邱勝 李浩 周阿華 黃竹青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醫療保險管理辦公室,武漢,430022
醫務人員是醫療保險政策落實和費用控制的關鍵環節,對醫務人員進行醫保培訓是醫院醫保管理的重要內容。醫院通過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醫保培訓來提高其對醫保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增強其醫保觀念,使患者享受良好的醫保待遇,同時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確保醫保政策的執行與落實[1-2]。本研究通過醫務人員醫保認知狀況和學習需求調查,探索醫療機構提升醫保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為醫療機構開展醫保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武漢市某三甲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管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2018年9月,該醫院全面加入武漢市醫保。本研究以在崗醫生和護士為研究對象,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隨機發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67份,問卷有效率96.8%。
以醫院醫保辦已開展的PDCA循環管理為研究基礎,運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所有調查對象進行自填式無記名問卷調查。問卷包括3個部分:社會學特征、醫保認知現狀、醫保培訓需求情況。醫保認知現狀涉及醫保政策規定、醫保管理、醫保行業環境和院內工作流程4個方面,每個方面滿分5分,總分20分,得分超過3分(包括3分)即為合格。
采用EpiDate3.1錄入數據,使用SPSS19.0進行數據描述性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和卡方檢驗。檢驗水平α=0.05。
接受調查的667名醫務人員中男性188人(28.2%),女性479人(71.8%);年齡25歲以下48人(7.2%),26-35歲347人(56.1%),36-45歲188人(28.2%),46-55歲49人(7.3%),56歲以上8人(1.2%);醫生316人(47.4%),護士351人(52.6%);工齡0-5年的218人(32.7%),6-10年的216人(32.4%),11-15年的107人(16.0),16-20年的51人(7.6),20年以上的75人(11.2%);科室性質為外科的353人(52.9%),內科的314人(47.1%)。
醫務人員的醫保認知平均得分是14.28分,合格率66.7%。其中醫保政策規定類知識平均得分最高,合格率最高;醫保行業環境類知識平均得分最低,合格率最低。見表1。

表1 醫務人員醫保認知現狀
接受調查的醫務人員中,不同職業、性別和科室性質的醫務人員醫保認知得分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職業為醫生、性別為男、科室性質為內科的醫務人員的醫保認知平均得分較高。不同年齡和工齡的醫務人員醫保認知得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類別醫務人員的醫保認知得分
注:標*為方差值,未標*為t值。
醫保學習需求內容涉及系統操作使用、醫保相關流程、武漢市醫保政策和商業醫療保險簡介4個方面。659名醫務人員(98.8%)存在醫保學習需求。醫保相關流程知識需求人數最多,占比最高,其次是武漢市醫保政策。見表3。
對不同類別醫務人員的醫保相關流程學習需求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科室性質、工齡的醫務人員對醫保相關流程學習需求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性別為女、科室性質為外科、工齡為11-15年的醫務人員對醫保相關流程學習需求較高。不同年齡、職業和醫保認知程度的醫務人員對醫保相關流程的學習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醫保學習需求情況

表4 不同類別醫務人員的醫保相關流程學習需求 n(%)
對醫保相關流程有學習需求的醫務人員的醫保認知得分較低(P<0.05)。見表1。
對不同類別醫務人員的武漢市醫保政策學習需求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職業和性別的醫務人員對武漢市醫保政策學習需求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職業為護士、性別為女的醫務人員對武漢市醫保政策的學習需求較高。不同年齡、工齡、科室性質和醫保認知程度的醫務人員對武漢市醫保政策的學習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不同類別醫務人員的武漢市醫保政策學習需求 n(%)
對武漢市醫保政策有學習需求的醫務人員的醫保認知得分較低(P<0.05)。見表1。
當問及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時,選擇自己上網搜索自學的有16人(2.4%),選擇醫保辦提供電子資料自學的130人(19.5%),選擇醫保辦提供手冊自學的173人(25.9%),選擇有問題再電話咨詢的88人(13.2%),選擇醫保辦工作人員前往科室面對面講座的202人(30.3%),選擇全院集中培訓的58人(8.7%)。當問及定期培訓的學習周期時,選擇1年的112人(16.8%),選擇半年的231人(34.6%),選擇季度的244人(36.6%),選擇月度的80人(12.0%)。
醫務人員對醫保政策規定認知得分較高(4.27±0.046),對醫保管理和院內工作流程的認知得分均已及格,對醫保行業環境的知識掌握情況較差。這個結果與醫務人員對醫保各部分內容的關注程度相一致。醫保政策規定與醫務人員實際工作密切相關,醫務人員對這部分內容最為關注,同時醫保管理部門針對這部分進行了較多培訓,因此認知程度較高。
男性、內科、醫生這部分人群相較于其他人群的醫保認知得分較高,這可能與是否接受醫保培訓有關。實際工作中,外科醫生和護士往往因為工作繁忙而缺席醫保培訓。這個結果與冷家驊等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進行的認知調查結果不同,該研究結果表明10年工齡以上、中級職稱的人群對醫保的認知程度最高,主要原因可能是醫保培訓和醫?;颊咴\療工作經驗均影響醫保認知得分[3]。
98.8%的醫務人員存在醫保學習需求,其中對醫保相關流程和武漢市醫保政策的學習需求較高。女性、外科、工齡為11-15年的醫務人員對醫保相關流程的學習需求較高,女性、護士這一群體相較于其他群體對武漢市醫保政策的學習需求更高。究其原因,一方面醫保認知程度影響醫務人員對醫保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承擔更多醫保管理工作和責任的醫務人員具有較高的醫保學習需求。
61.3%的醫務人員對于醫保管理部門組織的既往醫保培訓的認可程度較高,大多數醫務人員傾向于面對面講座(30.3%)、紙質資料自學 (25.9%)和電子資料自學(19.5%)的學習方式,且培訓周期為季度(36.6%)或半年(34.6%)一次最佳。可見,醫保管理部門應在既往培訓成果的基礎上加強醫保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對醫保培訓的認可程度。
抓好醫保政策的宣傳培訓是做好醫保管理和政策執行的前提[4]。有研究表明,通過完善醫院醫保培訓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醫保培訓和考核,可以使醫院領導主動調整醫保管理工作思路,提高全院學習醫保的自覺性,提高患者滿意度,使醫務人員自覺執行醫保規定[5]。醫保管理部門應制定醫保培訓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建立培訓檔案,使培訓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積極提高各級人員對醫保培訓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知,對在崗內科醫生、外科醫生、護士、承擔醫保工作人員分別制定培訓方案,對新入職醫務人員可以利用崗前培訓期集中進行醫保入職培訓。建立醫保培訓考核體系,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
調查表明,45.4%的醫務人員傾向于通過自學的方式進行醫保學習。醫保管理部門可以依托醫院信息化平臺提高醫保知識可及性,使醫務人員隨時隨地獲取醫保知識進行自學。編寫《醫保應知應會手冊》,使醫務人員在工作之余更有效地進行自學或在有需要時進行醫保政策依據的查找。學習手冊應包含參保患者入院醫保待遇判別標準,醫保辦理流程,治療過程中的藥品、材料、項目使用原則,醫保智能審核規則,常見醫保智能審核違規規則及對應的案例分析等內容。將該手冊的電子版資料植入醫院的醫生站、護士站及移動端等信息系統中,方便醫務人員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隨時學習與查詢。同時利用醫院的醫保信息管理系統、手機移動端APP應用、第三方手機應用平臺、醫院官方網站等定期更新醫保學習資料,使醫務人員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資料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