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陜西 西安 710061
兒童細菌性肺炎是一種在任何年齡段的小兒都易患的一種病,癥狀常見于肺泡出血、水腫等滲出性炎癥,如不及時救治還會出現高燒不退等現象,嚴重可影響患兒生命。G+是兒童細菌性肺炎常見的病原體,肺炎鏈球菌和金黃葡萄球菌也較為多見[1]。小兒感染上兒童細菌性肺炎的臨床癥狀表現為:氣短、氣促、發熱等現象,嚴重的患者還會伴隨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現象。兒童一旦患上細菌性肺炎如果能夠及時救治就能減少肺炎帶來的其他病變[2]。目前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查看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的含量對兒童細菌性肺炎進行診治。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的含量能夠向醫生傳達出兒童細菌性肺炎的嚴重程度,本文主要探討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在兒童細菌性肺炎中的應用及實際意義[3]。具體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本院2016年-2018年收治的152例患兒作為觀察組,同時將同期收錄在我院治療的115例患兒作為對照組。將兩組分別進行觀察統計。其中,觀察組的年齡在3歲-8歲,男女比例為:83:69,對照組患兒的年齡在4歲-7歲,男女比例為64:51,兩組成員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兩組參與實驗人員均為兒童肺炎并且年齡不超過10周歲;②患兒大便次數每日超過3次,且均伴有腹瀉等現象;③患病時長超過兩周以上。此研究先天性細菌性肺炎患者不計算在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接受治療后的第二天早上空腹抽取靜脈血并檢測,檢查C反應蛋白含量的方法是免疫比濁法,檢測降鈣素含量的方法是固相免疫層分析法[4]。
1.3.2 觀察組 同樣是接受治療后的第二天早上空腹抽取靜脈血并檢測,檢查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的方法也與對照組相同。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含量的變化對病情的影響。
1.5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值SPSS 20.0分析,計算數值用χ2,資料用t表示,僅在P<0.05代表明顯差異。
2.1 兩組CRP、PTC對比(見表1)

表1 兩組 CRP、PTC對比(Mean±SD)
2.2 兩組CRP、PTC陽性檢出率對比(見表2) 由表可知,觀察組患兒的CRP、PTC的陽性檢出率大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CRP、PTC陽性檢出率對比[n(%)]
目前兒童細菌性肺炎常見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其主要發病因多是空氣污染、旁人傳染等,目前的兒童細菌性肺炎發病快、病情猛,如果不能及時并且盡早的控制,很有可能會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安全。查看近幾年這個病的發病特點,尤其是在一些醫療水平不發達的偏遠地區,治療的難度較大以及使用檢測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含量的新手段很難傳播,影響患兒痊愈速度。
C反應蛋白以及降鈣素能夠很好的反應出細菌性肺炎的指標,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的含量較高,提示細菌性肺炎的癥狀更為嚴重,且觀察組的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所以此實驗能夠證實C反應蛋白、降鈣素的含量能夠有效反應細菌性肺炎的病情。
綜上所述,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均可以檢測出細菌性肺炎,此實驗的研究結果對臨床醫學有一定的意義,能夠準確確診疾病,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