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山東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腎內科,山東 濰坊 261200
腎功能衰竭,為腎內科常見病,患者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發病后,及早給予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控制飲食等常規治療,可取得顯著的效果。但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將持續血液凈化治療聯合應用到治療期間,可進一步促進腎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本文闡述了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的方法,觀察了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腎內科患者中,隨機選取64例作為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組,觀察組(n=32)性別:男/女=18/14,年齡(53.2±11.3)歲。對照組(n=32)性別:男/女=19/13,年齡(54.2±12.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差無幾,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已確診為腎功能衰竭。②無持續血液凈化禁忌癥。③患者依從性強。④知情同意。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治療,伴有感染者,給予抗生素。伴水電解質紊亂者,應予以糾正。治療期間,患者應妥善休息,積極控制飲食。此外,還需對患者的血鉀等指標進行觀察,預防高鉀血癥以及酸中毒,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給予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方法如下:①采用Prismaflex凈化機,給予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②根據患者的病情,確定透析次數,將其控制在4-8次之間。③靜脈穿刺,使用雙腔導管透析。④給予0.5 mg/kg肝素抗凝,視病情調整劑量,血泵轉速25-1,000 mL/min,透析時間3-5 mg/h。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腎功能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Cr、Ccr、BUN、Ser,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治療結局對比 觀察組存活率、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1 腎功能對比(Mean±SD)

表2 治療結局對比[n(%)]
近些年來,我國腎內科患者的數量明顯增加。腎內科患者,疾病類型以腎功能衰竭居多。罹患該疾病的患者,腎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患者通常可見尿量異常(少尿或多尿)、氮質血癥等癥狀[1]。發病后,給予血常規檢查,通常可見WBC計數增高的感染類疾病常見現象。給予腎功能檢查,同樣可見明顯異常。
腎內科患者,多伴有感染、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發病后,如未及早治療,易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疾病的常規治療方法以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控制飲食等為主[2]。
為進一步降低腎內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預后,本院將持續血液凈化治療聯合應用到了治療過程中。腎內科疾病患者,均伴有腎小球濾過功能障礙,患者可見水鈉潴留等癥狀。給予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可有效清除水鈉潴留,使腎小球濾過性恢復。此外,該治療方式同樣有助于降低血壓,進一步減輕病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給予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Cr、Ccr、BUN、Ser,為臨床用于評價腎功能的四項主要指標。Cr、BUN、Ser指標升高,Ccr指標降低,提示患者伴有腎功能障礙。本文的研究成果,證實了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在腎內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將持續血液凈化治療聯合應用到腎內科患者疾病的治療中,有助于改善腎功能,提升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未來,臨床應于確診疾病后,優選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的方式,對疾病進行治療,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