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強
浙江省天臺縣平橋醫院,浙江 臺州 317200
流行性腮腺炎屬于兒童和青少年較常出現的呼吸道傳染病,其俗稱痄腮,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主要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1]。其臨床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腮腺腫大,且表面發熱,觸碰有痛感,目前對此病的研究表明,其屬于自限性疾病,尚無相關特效藥,而較常用的藥物如炎琥寧,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存有用藥后不良反應較多的情況[2]。有學者在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方法研究中指出,運用奧司他韋進行治療可取得較好效果,但其是否屬實尚待驗證[3]。本次研究即為驗證奧司他韋對流行腮腺炎的治療效果,特選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24例進行對比實驗,現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前來本院就醫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24例,納入患者已知情本次研究內容,且征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支持,運用區組隨機化分組法將其分為奧司他韋組及常規治療組,奧司他韋組的6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齡5-22歲,平均15.36±3.24歲,發病1-3 d,平均1.98±0.24 d,常規治療組的62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齡4-23歲,平均15.64±3.07歲,發病1-3 d,平均1.89±0.31 d。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對比發現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治療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其主要用藥為炎琥寧注射液(湖南中啟制藥有限公司岳陽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57578),具體用量用法為:根據患者體重調整,10 mg/kg·d,靜脈滴注。
奧司他韋組則使用過奧司他韋(磷酸奧司他韋膠囊,Roche S.p.A,國藥準字J20140121;磷酸奧司他韋顆粒)進行治療,根據患者體重及年齡調整劑量,13歲以上及體重>40 kg者75 mg/d,其余則按2 mg/kg/次,2次/d,持續服用5 d。
1.3 觀察指標 本次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級,其療效評定分級標準為:顯效:患者用藥后發熱及腮腺腫大情況在1 d內有所改善;有效:患者用藥后發熱及腮腺腫大情況在1 d-4 d之間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用藥后發熱及腮腺腫大情況在4 d內依舊無好轉,乃至出現并發癥。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x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運用χ2進行檢驗,需P<0.05組間數據差異方才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奧司他韋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組(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奧司他韋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治療組(P<0.05)。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
奧司他韋作為一種特異性抑制劑,對流感病毒性疾病有抑制傳播和治療的作用。奧司他韋作用點主要為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經氨酸酶,而神經氨酸酶在病毒生活周期中至關重要。目前關于奧司他韋的運用已較為廣泛,有大量研究表明,奧司他韋藥代動力學較好,患者口服0.5 h后即可吸收,75%藥物以碳酸鹽形式進入患者體內循環系統,僅有5%未成鹽進入循環,一般2 h-3 h即可達到血藥濃度高峰,一般6 h-10 h的清除半衰期。將奧司他韋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中,可有效遏制患者病情,加快患者恢復,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本次研究中,奧司他韋組治療有效率高于使用炎琥寧進行治療的常規治療組,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且差異均為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此前部分關于奧司他韋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研究為真。
綜上所述,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治療中使用奧司他韋進行治療較炎琥寧更好,其治療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具有大力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