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紅,劉海濤
吉林省四平市結核病醫院,吉林 四平 136001
肺結核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傳染病,隨著現階段環境的惡化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肺結核的發病率呈現了逐年遞增的趨勢。肺結核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本次研究了68例肺結核患者,分析了利福噴丁與利福平在肺結核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68例肺結核患者,所有患者均為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患者。其中,對照組34例患者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患者的年齡在23歲-66歲;平均年齡(45.37±3.64)歲;研究組34例患者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5例,患者的年齡在24歲-65歲;平均年齡(46.21±4.49)歲;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肺結核患者,痰涂片檢查為陽性;且所有患者均能夠配合治療工作,無合并嚴重心、肝、腦等臟器疾病者;2組患者在各項資料中均可以進行對比。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利福平進行治療:①強化治療期:給予患者0.3 g/次異煙肼,1 d/次;1.25 g/次吡嗪酰胺,1 d/次;0.75 g/次乙胺丁醇,1 d/次;0.45 g/次利福平,1 d/次;共持續治療2個月;②鞏固治療期:給予患者0.3 g/次異煙肼,1 d/次;0.45 g/次利福平,1 d/次;共持續治療4個月。
研究組采用利福噴丁進行治療:①強化治療期:給予患者0.3 g/次異煙肼,1 d/次;1.25 g/次吡嗪酰胺,1 d/次;0.75 g/次乙胺丁醇,1 d/次;0.6 g/次利福噴丁,1 d/次;共持續治療2個月;②鞏固治療期:給予患者0.3 g/次異煙肼,1 d/次;0.6 g/次利福噴丁,1 d/次;共持續治療4個月。
1.3 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68例肺結核患者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9.0版本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2組患者在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率中均采用(%)進行計算,行χ2檢驗。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肺結核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具有病程長、病情嚴重等特點,若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則很容易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在現階段的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了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其中,最為常見的藥物便是利福平與利福噴丁[2]。兩種藥物雖然均屬于肺結核治療中的常規藥物,但利福噴丁的濃度顯著高于利福平,利福噴丁對于結核桿菌的最低抑制濃度為0.12-0.25 g/mL,最低抑制濃度在利福平的一倍以上。同時在結核桿菌的抑制效果中越是利福平的兩倍左右,且藥物持續效果更長,根據臨床研究表明,在使用利福噴丁7 h后,藥物的濃度仍舊能夠保持最高值,而利福平僅能夠保持3 h的藥物濃度水平。由此可見,相比于利福平,利福噴丁的藥效時間更長,藥物濃度更加穩定,且具有較高的抗菌效果。在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中,口服利福霉菌往往會造成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腸道反應、皮疹等,嚴重時甚至還會導致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3]。而采用利福噴丁進行治療,由于其藥效較好,給藥次數顯著低于利福平,因此對于患者造成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采用利福噴丁進行治療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高于采用利福平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利福平,利福噴丁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好,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在肺結核患者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