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祖芬
摘 要: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真正無污染的食品,都期待著生活在無污染的環境中,因此發展生態農業就成了必由之路,而發展現代物理農業則是實現生態農業的主要途徑之一,因為物理農業可以有效推進生態農業進程。這就要求全世界農業必須由化學農業向物理農業轉型,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設施大棚蔬菜物理農業技術應用加以分析,同時給出該項技術的應用推廣策略。
關鍵詞:大棚蔬菜;物理農業;技術應用;推廣策略
一、物理農業技術的簡述。
20世紀末21世紀初人們提出了物理農業的概念,起初物理農業僅僅是想利用簡單的設備獲得高產。后來隨著一些力、聲、光裝置的農業實踐,人們把物理農業理解為是物理技術和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應的聲、光、熱等物理因子控制動、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其生活環境,促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對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抗生素等化學品的依賴以及自然環境的束縛,最終獲取高產、優質、無毒農產品的環境調控型農業。
物理農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的設備型、設施型、工藝型的農業產業,是一個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它要求技術、設備、動植物三者高度相關,并以生物物理因子作為調控對象,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并且杜絕使用農藥以及其他有害于人類的化學品。
對于大棚蔬菜而言,物理農業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蔬菜產品質量,提高食品安全,是發展綠色無公害優質蔬菜的必然選擇,也是農業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對全面提升大棚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大棚蔬菜物理技術應用及推廣。
設施農業大棚蔬菜物理技術的應用,對蔬菜產品品質及產量都有顯著提高。下面就主要的物理農業技術在大棚蔬菜生產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提高鄉鎮上的農技人員的種植技術水平,
然后再進行推廣應用。
1.靜電除霧除塵。
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可用于溫室、大棚生產,對植物的氣傳病害綜合防效大于80%。空間電場電靜化防病防疫設備應用于畜禽舍內,通過建立空間電場以及電極線放電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臭氧、氮氧化物來實現畜禽舍整體空間的空氣凈化和滅菌消毒,對靜化粉塵、空氣微生物、有害氣體具有較好的作用,這樣顯著降低了畜禽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
2.種子磁化處理技術。
種子磁化處理技術是一項很有價值的農業增產技術,它是在播種前用磁場對農作物種子進行磁化處理后,能激發種子酶的活力,提高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和幼苗素質,使根系發達、活力增強,改善作物的新陳代謝功能,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增強抗病蟲害能力,使其穩健生長,以達到作物增產的目的。
3.聲波促長。
聲波助長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項農業高新技術,是目前物理農業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利用聲波助長器發出的聲波對植物進行特殊處理,可促進植物增產、優質、抗病、早熟,這是現代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成功范例之一。該項工程可用于大田和溫室的作物、蔬菜、花卉等,同時也可以用于水果的儲存保鮮。通過聲波激發蔬菜的活力,不僅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性,而且能夠較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4.二氧化碳氣肥及電子殺蟲燈的應用。
煙氣電凈化二氧化碳系統的應用可使果菜、根菜類產品的糖度提高3%--30%,生長速度提高20%以上。而電子殺蟲燈的利用,采用具有特定光譜的光源和滅殺裝置,誘殺害蟲,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達到保護農作物的目的。
三、大棚蔬菜物理技術推廣中的問題及推廣策略。
1.大棚蔬菜物理農業設備一次性投入較高,而回收期長。
若在一個大棚中配置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空間電場防病促生裝置、聲波助長儀、溫室大棚及電子殺蟲設備等,那么所花費的投入資金一定是巨大的。并且大棚內的蔬菜有一定的生長周期及產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很難將成本收回。
因此,只有充分運用好中央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優惠政策,爭取提高機具購置補貼額度,增加機具補貼種類和數量、在實施設施農業機具購置補貼資金的基礎上,對使用物理農業裝備的農戶,再研究制訂出符合本地區實際又切實可行的累加補貼政策,提高菜農使用物理農業裝備的積極性。
2.大棚蔬菜物理農業裝備作業面積少,利用率低。
有些大棚蔬菜物理農機技術裝備具有特殊性,調試安裝完成后就要固定在一個大棚里,完成從種到收一季蔬菜種植作業,一般綠葉菜生產期在70至100天左右,果實菜一般在120至160天左右,因此機具作業面積少、利用率低、生產率不高,加大了蔬菜生產的成本,導致菜農應用物理農業技術裝備積極性不高。
因此,必須加大大棚蔬菜物理農業裝備的推廣,應由農機技術部門牽頭協調,引導有經濟實力的農機公司、生產企業及大棚農戶多方參與,由農機經銷公司和農機生產企業對接,由農機技術推廣部門擔保,幫助種植戶把物理農業裝備投放安裝到示范推廣點大棚中。加強鄉鎮上的農技人員隨時、隨地的進行技術服務,對物理農業裝備的使用、管理、維修等進行全程跟蹤技術服務,以點帶面促進大棚蔬菜物理農業技術的大面積推廣。
3.難于形成統一市場。
從農業物理技術來講,應用推廣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和規模,僅有幾個大棚應用物理農業技術,生產的蔬菜品種單一、產量低、難于形成市場。
因此,要加大對大棚蔬菜物理農業技術農機具的宣傳推廣力度 ,機槍技術服務、指導,通過廣泛宣傳,讓廣大的消費者接受認可綠色、無公害蔬菜產品,提高消費者的健康生活理念。同時,建立綠色、無公害蔬菜產品的銷售渠道,確立蔬菜市場銷售定位,讓綠色、無公害蔬菜實現品質和效益雙贏。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農業技術是農業生產中一種有效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模式,對于全球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都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一定要物理農業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讓這一極具綜合效益的生產模式發揮出它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牟勇如.設施大棚蔬菜物理農業技術應用推廣的建議[J].農業與技術, 2014(12).
[2]武星星.物理農業技術在設施蔬菜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8, 345(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