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沙夜龍
摘 要:國家級質檢中心在推動地方產業集群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級質檢中心建設要與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趨勢相匹配,在調研統計近年來區域工業總產值的情況下,分析判斷區域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整體規劃建設國家級質檢中心。本文分析了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區域建設現狀,提出加強國家級質檢中心區域建設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國家級質檢中心;區域建設;地方經濟;技術服務
國家質檢中心是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簡稱,在國內屬于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質量安全檢驗機構。國家級質檢中心主要為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提供產業技術服務,包括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服務、認證產品檢驗、質量仲裁檢驗、委托檢驗、質量認證咨詢、技術咨詢、檢驗人員培訓等服務項目,能夠引導地方企業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和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促使企業構建起產品標準、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以標準化的體系引領企業轉型升級。為此,各地方要積極推進國家級質檢中心建設,不斷提高質檢中心的技術服務能力。
1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區域建設現狀
1.1分布不均衡
我國除西藏外,其省市自治區均設立了國家級質檢中心,多分布于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和中部地位,其中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省份和直轄市的國家級質檢中心數量較多。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分布現狀與區域產業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也暴露出質檢中心在全國各地分布不均衡的現狀,導致某些地區出現了質檢中心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問題。
1.2技術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在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區域建設中,質檢中心缺乏為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技術服務能力,只有部分國家級質檢中心實現了對國際認證檢測機構的對接,使得質檢中心的檢測技術、檢測標準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同時,國家級質檢中心與區域內企業高精尖技術資源的共享力度不足,缺乏與本行業企業的合作,降低了質檢中心促進產業發展的技術服務力。
1.3市場主體意識不強
國家級質檢中心對市場需求和產業經濟發展需求不敏感,在質檢中心建設中多以科研水平提升為主,缺乏業務服務拓展,導致國家級質檢中心缺乏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國大部分國家級質檢中心沒有實施品牌戰略,使國家級質檢中心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遠遠低于SGS、BV、ITS等國外第三方檢測機構。
2加強國家級質檢中心區域建設的實踐路徑
2.1規劃國家級質檢中心的整體布局
國家要從整體層面出發規劃國家級質檢中心在各區域的分布,通過比較各地區各行業的產值,選取每個行業類別中總產值靠前的15個省份,確定該省份工業總產值較高的地區,在該地區建立國家級質檢中心,以確保國家級質檢中心數據與區域內行業工業總產值相匹配。如,河南省的紡織業、鞋帽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較高,可在河南省建立以化纖類產品、紡織品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山東省、河北省、浙江省、上海市的石油加工業、煉焦工業的總產值較高,可在這些省份建設以石油類產品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山東省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的總產值較高,可在山東省建設以化學制品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的造紙業和紙制品業的總產值較高,可在這些省份建設以紙制品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廣東省的專用設備制造業總產值較高,可在廣東省建設以專業設備類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山東省的通信設備、計算機、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的總產值較高,可在山東省建設以電子設備檢測、儀器儀表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山東省、天津市的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業、金屬制品業的總產值較高,可在山東省和天津市建設以金屬類檢測為主的質檢中心。
2.2加強國家級質檢中心的技術服務能力建設
國家級質檢中心作為公共檢測服務機構,要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中,不斷提高區域經濟的技術服務能力,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2.2.1對接國際認證檢測機構。各區域建設的國家級質檢中心要積極與歐盟等境外檢測機構建立起合作關系,為國內檢測數據在國際上的認可打下基礎,打破國內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技術貿易壁壘。如,深圳建設的國家數字電子產品質檢中心,與美國NTS合作,其檢測數據得到了亞洲和北美市場的認可,實現了電子產品的本地化檢測。
2.2.2對接產業發展。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建設與服務要對接區域產業發展,與區域企業共享共用檢驗檢測技術,幫助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如,中山市建設的國家燈具質檢中心,為本地區的照明企業自主創新提供了技術資源,其與松浦照明公司合作,共用共享高精儀器設備和檢驗檢測方法,縮短了節能型照明產品的研發周期。
2.2.3對接標準化組織。國家級質檢中心要與標準化組織加強溝通聯系,使質檢中心能夠參與國家、行業和地方的標準制定,賦予質檢中心在重點產業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如,珠海市建設的國家印刷及辦公自動化消耗材料質檢中心,參與了國家油墨標準的制定,推進了該區域耗材產業向資源節約化方向發展。
2.2.4擴大技術服務范圍。國家級質檢中心要找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加強自身檢測技術能力建設,使其達到國際檢測技術水平。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國家級質檢中心的服務范圍,延伸質量技術服務的內涵和外延,從市場需求出發,為企業提供集產品質量檢驗、國際認證、體系認證、標準物資采購等一站式技術服務,塑造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品牌形象。
2.3加強國家級質檢中心的人才隊伍建設
國家級質檢中心要結合“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研能力,解決質檢中心發展的短板,進而增強國家級質檢中心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具體措施如下:一是開展實驗室命名活動。國家級質檢中心應著重于培養檢驗技術帶頭人,打造區域研發團隊,形成檢測骨干力量,并以檢測技術帶頭人命名實驗室,樹立質檢中心工作人員的學習榜樣。二是加強技能培訓。國家級質檢中心的工作人員要積極參加技術培訓,使其掌握檢測工作范圍、崗位職責、檢測儀器設備操作方法等,夯實質檢中心工作基礎。三是引入關鍵技術人才。國家級質檢中心要引入行業領域具有知名度的權威專家、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高端人才,構建起層次合理的質量監督檢驗隊伍結構,積極推進科研工作,不斷提高質檢中心的科研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家級質檢中心是區域經濟技術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行業總產值和區域分布特點,圍繞地方產業優勢建設相應技術服務項目的國家級質檢中心,推進質檢中心與國際認證檢測機構、區域產業和標準化組織實現對接,確保質檢中心的檢驗服務項目有助于促進配套產業發展,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服務支撐。
參考文獻:
[1]賴明河,陳向標.關于國家質檢中心能力建設和質量管理的探討[J].福建質量管理,2018(18):82-84.
[2]徐蓉蓉.內控視角下國家質檢中心能力建設的風險管理分析 ——基于貴州國家質檢中心能力建設[J].財會學習,2019(4):109-110.
[3]賴明河,陳向標.關于國家質檢中心能力建設和質量管理的探討[J].福建質量管理,2018(1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