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荻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需要的人才也逐漸走向多元化,創新創業的重大意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高等院校要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讓大學生充分了解創新,掌握技巧,學會創新創業基本技能,讓大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鍛煉。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高校教育
創新是科學房屋的生命力,“距離已經消失,要么創新、要么死亡”這句話說出了創新的重要。眾所周知,我們當前中國的教育體制相對于國外,在創新方面做得并不夠好。我想這是有原因的。我們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文明古國。正是因為我們的文明高度發達,領先于其他各國,所以我們有了非常嚴格的體制。而這種體制產生的副作用就是束縛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如今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思想也漸漸開放了,我們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成為創新強國。至于怎樣創新,我認為,創新就是要做到與眾不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對提升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有一定幫助的都是創新。在這里,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指甲刀都是平口的,而我們的手指甲卻是彎的。而德國人設計的指甲刀就是有弧度的。這種人性化的設計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這就是創新。
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說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比較薄弱、導師隊伍力量的缺乏、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不夠深入等等。中共十九大后,加快了我國實現教育的進一步信息化發展與進步,在此次會議上,重點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將教育放在發展的第一位,也就是說我國已經開啟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建成成功的教育事業能夠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我國必須要重視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教育的信息化,使得人民群眾滿意國家實施的教育工作。實現教育信息化是為了加快我國教育的創新發展與變革,改革進程中要始終堅持共產黨制定的教育原則,要以培養國家棟梁為己任。促進公平教育環境的形成,發展全面教育,將祖國的花朵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梁。
現如今,21新世紀社會越來越需要我們大學生做一些創新型的企業,而且中國更加迫切需要的是懂得創新、敢于變革的復合型棟梁。要想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確立以創新為主題的教育,在高校培養學生自己創業,使得他們敢于拼搏、勇于創新。
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1.創新創業教育普及不廣、定位不太明確。
目前雖然各大高校開展了創新創業的相關教育以及相關之類的比賽,但是卻沒有作為高校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沒有重點去培養這方面的比較有興趣和特長的大學生,大部分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只是有所了解,根本沒有讓大學生體會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及其意義。
2.當代大學生比較缺乏創新創業的思維與觀念。
近年來,高等院校以及教育部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創新創業的比賽,各大高校積極宣傳,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雖然鍛煉了學生與導師,但是沒有長遠的發展,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賽后就會各奔東西,很難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深刻的影響。
3.高校缺乏經驗豐富的導師。
現在的高校應聘教師時,最關心的不是應聘者的綜合能力,而是太過于追求高學歷。很多教師在授課時,發現授課內容并非自己所擅長的內容,所以會感到力不從心。主要是這些老師缺乏相關的授課經驗,講課大多是紙上談兵,學生們沒有完全的接受,也沒有體會到創新創業的樂趣,更不用說從其所授課程之中獲得創新的意識。
4.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不夠深入。
大部分的大學在創新課程方面涉及到的內容很淺薄,基本上以講座和網課或者選修課的形式進行,并沒有做為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來中重點集中教育,老師也不太重視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意義
1.領導者與追隨者的區別就是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只有創新才能使企業、國家不斷的進步。目前我國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他們是國家進步的橋梁。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說道“創業的過程即創新的過程,也是與困難搏斗的過程,大學生需要在困境中磨練自己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在韶華之年創造不一樣的人生,實現人生價值。”重點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又可以推進國家的發展。
2.緩解就業壓力。
要促進大學生培養自主創新創業的思想和能力,順應時代潮流。自從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就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學校需要開展大學生創業的活動,在他們還在學校的時候,就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好的規劃,使得大學生的就業率可以升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的增加以及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本科畢業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只不過所能夠提供的職位卻沒有增多,導致了人才的浪費,以至于出現大學生搬磚,擺地攤等現象。學校需要不斷展開大學生創業的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既可以減少就業壓力,還能提供就業,一舉兩得。
3.提升大學生的競爭與生存能力。
中國目前已經注意到改革創新對于經濟發展的重大積極作用,我們國家要想實現科教興國的偉大創舉,就必須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21世紀是創新的時代。對于大學生的培養計劃而言,需要讓他們養成積極創業的意識,這是學校應該承擔的責任。這幾年,中國的很多大學都在擴招學生,大學生就業變得越來越難,只有復合型人才才可以被企業招收。就業市場充滿競爭,大學生只有學好基礎知識,積極參加工作實踐,嘗試不同的職業,敢于跨界,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帶著敢于創業的心完成人生的歷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三、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法
1.高校開展專門的課程以及大力宣傳。
(1)高等學校可以通過官網、QQ群、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校園網之類的方法,將創新創業的精神發揚光大,讓全國的大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進來。
(2)學校可以經常舉辦一些創業競賽活動、專家座談會議,鼓勵學生參加,開設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從而拓寬大學生的眼界,鼓勵他們主動創業。
(3)構建一套完整的規則來激勵大學參與創業的活動,比方說為創業設置學分要求或者給予額外的獎勵。甚至可以通過一定的獎勵措施,引導大學生勇敢地創業,并對創業過程中各方面能力較強的大學生給以獎勵。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的比賽
學校可以做出規定:如果大學生參加發明創造類、技術研發類等競賽并且獲獎的,可以得到額外的學分;與此同時,如果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參與國際交流會議、發表過優秀論文的也有資格競爭學校的獎學金。如果大學生在創業活動中表現的很突出、很優秀,而且作出了一定的成果,學校可以給他們一些其他方面的獎勵。學校可以采取彈性管理的管理方法,學生可以一邊在學校學習,一邊在企業工作,及時地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實踐上。
3.完善高校的師資隊伍力量
教師對于大學生的作用很大,要培養有創新意識的大學生就需要他們的引導。創業活動應該是靈活機動的,無論是什么專業、什么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合作創業,這也有利于學生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對他們日后的發展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曾水英 . 創新創業教育 :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內容 —— — 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內涵與關系理論爭論狀況分析 [J].黑龍 江教育 :高教研究與評估 ,2009,(10):7-8.
[2]曾偉 , 白鳳玲 .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淺析 [J].赤 峰 學 院 學報 ,2009,30(2):175-176.
[3]肖建忠.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屬性和對策[J].企業導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