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虎
摘 要:專利權質押作為一種新興融資方式,對中小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分析我國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制度現狀的基礎上,就如何更好地發展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提出了一些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制度;對策
企業專利權質押是中小型企業融資的新形勢,專利質押的過程是各利益方博弈的過程。專利權質押涉及企業、銀行等各金融機構、各地政府。想要促進專利權質押的發展,不僅僅需要企業的努力,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在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規范的、有序的、有法可依的專利權質押市場。規范的專利權質押市場能夠有效保障各方利于,有效解決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加快經濟發展速度。
1 我國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制度現狀
目前,我國專利權質押制度尚存在許多缺陷,其中,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專利權質押缺乏特別規范
專利權質押在我國尚屬于新生事物,我國專利權質押制度相對歐美發達國家而言不夠完備,《專利法》《擔保法》《物權法》在內容上規定專利權中的財產 權可以在市場上流轉,但是對于其他方面卻無詳細的規定。《專利權質押登記辦法》法律效力不足,導致在實際操作中應用價值不高,不足以為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活動給予足夠的規范。
1.2 專利權業務流轉制度不完善
專利權雖然具有很高的收益價值但是其變現難,無法順利流轉,這使得專利權質押具有較高的風險性。目前,我國專利權質押交易流轉制度缺失,無論是借款的中小企業、還是金融機構,都沒有明確的權益保護或風險防范機制。
1.3 專利權評估制度不完善
專利權自身價值的變化性大、保值性差。從某種程度上說,專利權的價值受到技術更新的影響,從其出現的那一刻起便在不斷地變化,這使得價值評估帶有 不確定的風險性。目前我國專利權評估制度尚不完善,價值權威的評估機構和專業評估人士缺失,導致專利權價值評估結果的可參考性參差不齊,不準確的專利權價值評估結果對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均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
2 我國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發展策略
2.1 出臺地方性扶持政策
近年來,通過我們對專利權質押企業的分析發現,我國專利權質押的分布不均衡,其中中東部地區是主要的地區,西部地區權專利權質押較為集中的地區是四川、重慶、貴州等。專利權質押區域分布不均主要的原因有3個:首先,我國經濟發展本身存在區域不平衡現象;其次,各地政府對中小型科技企業的扶持力度和政策不同;最后,各地區的專利權質押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程度不同。例如,我國西部地區的貴州省,其專利權質押數量在西部地區遙遙領先,甚至會超過東部沿海的部分地區。近年來貴州省的專利權質押的增長速度雖然不及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省份,但是其一直保持著穩步增長的趨勢。就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貴州省的經濟并不拔尖,在在專利權質押方面貴州省的數量遠高于其他西部省份,主要原因在于貴州政府的支持,出臺了較為完善的專利權質押政策,且落實到位。因此,要推動專利權質押的發展,想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要加快相關政策的出臺,并完善配套細則。專利權質押政策的完善和落實,能有效解決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有利于激發中小企業地創新熱情,也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創新推動發展。各地政府加強對專利權質押的政府支持,有利于改善專利權質押地區分布不平衡的現象。
2.2 強化中小企業財務監督
中小科技企業利用專利權質押進行融資,是利用企業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對銀行等各大金融機構來說,這種無形資產的抵押具有很大的風險,因此很多金融機構在接觸后考慮風險問題會選擇放棄。目前,專利權質押的質押人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其他非金融結構的參與較少,這就造成我國專利權質押的參與主體單一的現象。對此,各地工商和稅務部門要發揮作用,加強監督力度和懲罰力度,加強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財務透明度,提高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財務可信度,提高銀行和金融機構對其的信任,以便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中小型科技企業在進行專利權質押貸款過程中提供的財務報表和申請進行審核。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誠信記錄制度,記錄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的行為,這樣能夠有效優化專利權質押市場的環境,降低金融機構的投資風險,提高非金融機構對專利權質押的投資熱情,從而解決專利權質押渠道單一的問題,提高優質中小企業融資成功率和資金額度。
2.3 平衡專利種類結構
目前,我國每年專利申請和授權的數量增長極快,但是能夠利用專利權質押進行融資的太少,其主要原因是專利的技術含量不足,據了解很多企業和個人都擁有很多專利,但是這些專利的技術含量較低,在質押融資過程中往往被淘汰,無法轉化為資金,實現可持續發展。專利權轉化資金率低的另一個原因是專利的種類,目前專利主要分為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而在專利權質押過程中,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的數量增長較快,發明專利的數量增長緩慢。眾所周知發明專利才是真正含有技術的一種專利,例如重大科技項目都屬于發明專利,發明專利才能真正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推動各地經濟的發展,是三大類型中受金融機構追捧的專利類型。目前專利權質押中,發明專利的數量增長相對緩慢,直接導致專利權質押獲得的融資金額較低。對此,中小企業想要利用專利權質押獲得更多的資金,就必須重視發明專利,向金融機構提供含有真正技術的專利。這樣,不僅能幫助企業融入更多的資金,解決企業資金壓力,還能推動發明專利進入資本市場,從而推動各區域科技創新,加快各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珂.論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法律風險的防范[J].企業經濟.2014 (9): 185-186.
[2] 豆晶雪.我國專利權質押的法律問題研究[D].廣東財經大學.2014:9.
[3] 張紅芳.專利權質押中專利出質企業指標體系構建初探[J].科學學研究.2017(7):15.
[4] 楊青、桑芝芳.中國專利權質押的困惑與出路[J].中國發明與專利[J].2018(10):16.
[5] 陳文佳.專利權質押不應有的法律限制[J].法制與社會.201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