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 要:本文對氣排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狀況作了概述,對高職院校開設氣排球項目的優勢進行了梳理,對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氣排球運動開設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結論是:氣排球運動本身的特點吸引學生參與;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能夠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城建學院師資力量滿足教學要求;高職院校氣排球的形式多樣;發展氣排球運動,對于充實學生在校園的文化生活,極具一定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項目;氣排球;研究
就氣排球這項體育項目而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從國內出現不斷發展的趨勢,這項體育運動項目將娛樂與競技、健身三者結為一體,充分展示了其中的規則簡單、場地簡便、球體柔軟輕便、初學者易掌握等特點而受參與者的接受和喜愛,作為一項簡單同時又能帶來娛樂和健身價值的項目,必須積極推廣和參與。
一、氣排球運動的發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呼和浩特鐵路局的一名退休人員在業余時間喜歡利用氣球玩游戲。他這種游戲形式非常像排球,但是其所使用的氣球質量十分輕,并且很容易產生破裂,導致后面將這種氣球換成了兒童塑料玩具球后,開始不斷在其單位內部發展起來。并且隨后對于這項游戲項目的規則進行定制,十分簡單,且玩起來非常方便,他們將其命名為氣排球。而在90年代開始的時候,氣排球的相關競賽規則才開始出現,并且在上海地區中,對于氣排球的選擇進行了特制作。從1993年開始,氣排球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至此,氣排球活動在我國正式開展起來,這項運動的誕生給我國排球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幾年來,氣排球運動迅速發展,老少皆宜。至2016年全國氣排球聯賽統計,氣排球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參與群眾最多的大眾排球賽事,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口超過2000萬,各地舉辦的賽事超過200個,氣排球已經被視為民間體育項目和產業相結合的典范。
二、高職院校開設氣排球項目的優勢
中國女排在2016年的巴西奧運會上奪取了排球冠軍,全國上下開始揭起一陣排球風,人人都在學習排球運動,盡管排球深受許多人所喜愛,但是其中的專業要求與技術成為了許多人的門檻,同時,由于我國許多城市地區對排球的運動空間場地十分缺乏,也有一部分校園怕這項運動項目出現事故,從而導致排球這項體育運動在國內遲遲沒有較大的發展,但是氣排球的出現,顯然將這些門檻進行大幅度地縮減,氣排球無論是體積還是在玩法上,都要比傳統排球更加適合民眾,且男女老少皆適宜,受到了許多人們的追捧,尤其就南方地區而言,氣排球受歡迎程度十分高。
三、高職院校開設氣排球項目的現狀
首先,在現如今的高職院校當中,許多校領導以及體育教師對于開設氣排球的認識不足,氣排球運動對于學生們的健身價值以及社會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時,許多學生也認為,氣排球運動不適合年輕人娛樂,玩氣排球的多是老年人,很多學生對此不屑一顧,導致氣排球運動開設的困難,這就是很明顯的自上到下的認知度出現不足的現象。
其次,許多高職院校本身在體育活動中所具有的體育項目十分多,對于球類運動的種類通常情況下十分豐富,單獨沒有氣排球這樣的球類運動,導致很多時候,學生在選擇球類運動的時候,多以籃球、足球、乒乓球這樣的主流球類運動去開展活動,而不是在較為冷門或者認知度顯著不足的氣排球當中開展活動。
最后,由于氣排球在運動規則中設置的非常簡單,并且氣排球多為輕質球體,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比如一旦刮風或者下雨,氣排球無論是在運動還是學生在運動當中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些方面的因素都會將氣排球在高職院校中開設的順利性得到一定的抑制與制約作用,導致開設氣排球運動始終比較困難。
四、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氣排球運動開設的可行性分析
(一)氣排球運動本身的特點吸引學生參與
氣排球的玩法在很多細節當中其實與傳統排球相差并不大,但是氣排球的球體較于傳統排球來講,不僅更大,且更加輕軟,極具彈性,無論是男女老少,都十分適宜這項運動項目,同時,氣排球所需要的運動場地要比一般的排球場地少,并且許多常見的運動項目場地都可以用來玩氣排球,比如說羽毛球場地,同時,對于其戰術的要求也相對比較低,球體的特點讓氣排球在運動中非常容易使練習者迅速上手。
(二)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
現在的體育課不好管理,部分學生上體育課的目的是完成考勤任務,部分學生是為了自由放松,多數學生身體素質差,平時又不注重鍛煉,兩節課的內容根本勝任不了,加之校園網絡覆蓋,手機游戲的吸引力遠勝于體育運動,學生沒興趣疲于應付,老師頭疼為了完成任務,陳舊的體育課完全失去了鍛煉和提高身體素質的意義。氣排球的出現會吸引大量學生參與,這項運動會加深學生間的友誼,使得許多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減少在課堂獨自玩手機的時間去進行氣排球運動。
(三)提高團隊合作精神
氣排球是一項團體項目,經常參加團體項目的練習和比賽,不僅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同時對于與他人的配合默契性、學會欣賞、學會包容等特性均有著顯著的提高作用。
(四)師資力量滿足教學要求
由于氣排球自身具備質量輕、扣球時不會傷人、學生沒有壓力、技術方面要求低,入門不難等特點,使得教師教學時不會有太大困難。教研室有專任教師12名,大學時主修排球專業的有4名,因課程設置的需要,老師們傳統排球教學的授課內容,教研活動我們有時會安排排球比賽,切磋技藝,掌握一定的排球技術。氣排球的技術動作相對傳統排球技術更靈活寬松,比較容易掌握。學習和練習都容易上手,易于學生接受,能讓學生體會運動的興趣,所以教與學沒有問題。
(五)氣排球的形式多樣
氣排球運動嬉戲方式多樣,可以自娛自樂,可以多人墊玩,可以隔網比賽,還可以改變其中的擊球手法,同時對于技術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在戰術的安排當中即可以簡單指揮,又可以周密規劃,對于不同的比賽需求都具有十足的友好性,就拿校內比賽來講,可以根據人數的變化、對擊球的次數作補充規定,這樣可以使比賽更加具有觀賞性和趣味性,這種沒有太多人數和形式上的制約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使氣排球更具吸引力,也能使這項運動更好地普及。
(六)發展氣排球運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良好的鍛煉氛圍能提高身體素質和加強氣排球交流有很大幫助,在校內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氣排球比賽。如班級與班級、學院與學院、老師與學生之間以及校外比賽等,通過練習和比賽,活躍校園氣氛,增進院校之間的友誼,更多的是豐富了師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結語
氣排球在與硬質排球對比當中,我們可以發現,氣排球的柔軟度十分高,同時質地比較輕,盡管對氣排球施加的力有多大,對于人體在撞擊當中所受到的疼痛感顯著比硬質排球輕出許多。但是在實際的氣排球教學當中,氣排球運動的運動負荷肯定要比硬質排球更大,并且在這種獨特的運動當中,對于高職院校來講,其意義與作用十分顯著,同時,這種運動在高職院校當中的運動難度比較低,尤其對于女生來講,其趣味性比較高,在男女皆宜的氣排球運動當中,不斷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樣對于異性學生們之間的團隊協作與團結性都有著十分顯著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 丁一,劉偉.關于環保設備設計及發展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9):1271.
[2] 黨子建.環保工程設計中綠色環保理念運用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2013(7):62.
[3] 符丁友.長沙市中小學開設氣排球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36):187.
[4] 原建軍,田國勝.高校開設“氣排球課程”創新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4(4):123-127.
[5] 向青松.湖南高校開設氣排球課程可行性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