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熠
摘 要:美術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為學生的價值觀塑造奠定基礎。在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學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夠有效提升美術教學質量。現階段中職院校的美術教育中,教學策略應用還存在不足之處,影響了中職美術教育的質量。本文通過對中職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改工作的落實,我國教育模式發生了很大轉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了新時期教學工作的重點所在。在中職教育體系中,美術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學策略的科學性直接關系到了美術教學的質量,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夠保證美術教學互動的質量和效率。
一、教學策略對中職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改工作的不斷深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了新時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在學生全面培養過程中,離不開美術課程的教育,通過美術課程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為學生的價值觀塑造提供重要幫助[1]。在中職院校美術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習興趣為基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和學習專注度,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中職院校美術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應用是中職院校貫徹我國教改工作要求的必然途徑,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職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的先決條件就是教學模式。現階段中職美術教學中,對于課堂教學模式過于注重,造成美術教學過程中模式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降低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二)中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存在不足之處,對于美術教學重視程度不足。中職院校作為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在教學開展中更加重視學生的職業教育,對于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
(三)中職院校美術教師的美術教學能力有待提升。現階段的中職院校美術課程師資結構組成中,大多由剛畢業的學生組成,很多教師都是畢業即上崗,自身的教學能力水平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中職美術教學的質量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甚至在很多中職院校中,存在著美術教師由其他課程教師兼職的情況,難以給予學生深層次的美術理念指導,嚴重降低了中職院校美術教學的質量。
三、中職美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改變傳統美術教學模式,注重室外寫生教學方式的運用。在中職院校美術教學策略應用中,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多運用寫生教學模式,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2]。美術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自身藝術思維的散發,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美術藝術思維受到課堂局限,只能被動性的跟隨教師的教學思維去進行,嚴重影響了中職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寫生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藝術思維得到解放,將自身對美術的理解融入到美術作品中,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
(二)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中職院校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立足于我國教改工作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提升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通過美術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應用,保證美術課程的高質量開展。例如:中職院校提升美術課程的安排數量,提升美術課程的課程占比,將美術課程作為學生培養的重要課程體系,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三)強化師資力量,保證美術課程由專業教師指導。在中職院校美術課程開展中,要重視美術教師的專業執教能力,保證教師具有專業的美術教學素養,為美術教學開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定期培養的方式,提升美術教師的美術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美術理解,將美術教學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將最新的美術理念灌輸給學生,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
(四)加強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應用,提升學生的美術理解能力。新時期信息化教學高度發展,在中職美術教學中,也要注重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應用,通過信息化教學設備,帶領學生欣賞世界著名的優秀美術作品,提升學生對美術藝術的理解能力與美術欣賞能力, 進而為學生的價值觀塑造奠定藝術基礎。與此同時,還能夠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應用,實現教師的遠程教學經驗交流,強化教師的美術教學能力,并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實現學生碎片化美術學習,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新時期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職業人才。
四、結論
美術課程是新時期教改工作要求下的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課程,對于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提升和價值觀塑造有著重要意義。中職院校要提升對美術課程的重視,強化師資力量,運用現代教學模式,提升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穎穎.淺析中職美術設計教育的有效性策略[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23):132.
[2] 譚麗娜.高校美術藝術教學策略探究:評《美術藝術與教學實踐研究》[J]. 新聞愛好者, 2019, 493(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