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曉 蘇麗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國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院校需要加強與智能制造企業戰略合作,共同協作培養人才,形成高校與企業的技術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本文以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為例,雙方合作成立專業教學校企指導委員會,對學生實行訂單式培養、頂崗實習,達到校企雙贏、企業助力學生與社會的無縫對接,同時也為企業提供高水平人才。
【關鍵詞】校企合作 ?工業機器人專業
人類社會進入工業4.0時代,端裝備制造產業已列入“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總量將不斷增長,同時信息化與全球化融合、個性化和定制化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大數據、云計算、虛擬化生活等等新技術的和理念的涌現,都給現代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帶來新的挑戰。因此,高校需要加強與智能制造企業校企合作,提升機器人工程師培養的實效性。本文首先針對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進行簡要介紹,然后闡述校企合作機器人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的前瞻性與融合性, 最后嘗試構建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培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介
(一)海南省技師學院
海南省技師學院是1958年成立的一所國家級高級技工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示范院校。學校著力加強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校校合作建設,目前學校與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系。
(二)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 公司成立以來和國內幾家院校提供實訓基地整體建設方案以及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工業4.0概念智能工廠等實訓設備。公司是中國工業4.0產業聯盟成員,中國教育裝備行業理事單位,深圳市智能制造產業促進會會員單位。
二、校企合作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前瞻性與融合性
(一)校企合作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前瞻性
前瞻性是國家職業教育發展形勢初見端倪的產物,符合國家經濟發展和我國職業教育形勢的需要,它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校企合作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契合了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具有前瞻性。
(二)校企合作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融合性
校企合作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貼近市場就一起需求,增強了學習的層次性,分類指導學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選擇,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了教師進入企業的機會,企業的高級人才進入學校的通道,最終培養了新型高級技能、智能化制造人才。
三、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注重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的優化和完善
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職業需求量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各大企業內部自動化水平提升,相應的對各種機器的維護與操作人員的要求就會更多,這種高精度的配件的維護需要極高的專業水平。因此,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加強合作,按照機器人工程師培養的能力與素養要求,校企雙方共同優化和完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
(二)重視公司需求的立體化實踐體系
高校培養的機器人工程師難以滿足社會企業對于人才的創新世紀安能力。因此,海南省技師學院需要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構建立體化的實踐體系,分析社會對于機器人工程師的需求層次和特點,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實踐教學模式,搭建實踐教學保障平臺。
(三)搭建校企雙方共同研發與交流平臺
充分了解機器工程師人才的市場需求,海南省技師學院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效合作,搭建校企雙方共同研發和交流平臺,加快學校師生能與公司深入交流,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深入研究行業發展最新前沿領域,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意識,提升學生的機器人知識水平,進而促進校企合作目標實現。
(四)校企聯合舉辦機器人大賽
加快學校改革,轉向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建立、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真正的一所應用技術型院校,特別是在機器人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已經與深圳天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合作,雙方可以共同舉辦機器人方面的大賽,通過大賽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開拓海南省技師學院學生的視野、加強交流,為學生搭建更寬廣的平臺,共同打培育真正的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艷霞,王登峰.智能制造背景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培養方案探析[J].管理工程師, 2016,(01).
[2] 姚鋼.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科技視界, 2016,(25).
作者簡介:蘇利曉,男,籍貫:海南東方,大學本科,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