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愛云
摘要:小微企業是我國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是由于受到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影響,大多數小微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本文從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的基本特點入手,通過分析小微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困境,提出了小微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微企業;經營困境;競爭策略
小微企業指用工規模、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在我國小微企業通常可以由單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共同出資合伙組成,其用工人數與營業額都較小,因此在經營上大多是由業主本人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較少。小微企業是目前我國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有數據顯示,在我國,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可以說小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大。然而,由于受到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影響,大多數小微企業的管理呈現簡單、隨意和粗放的狀態,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同時也制約了小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我國小微企業的基本特點
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相比較而言,主要有以下基本特點:
(1)小微企業通常投入產出規模較小,而且資本和技術構成也較低,因此市場競爭力較弱。我國小微企業一般自有資金較少,資產規模也不大,抗風險能力弱;生命周期短,經營比較單一,市場淘汰率高,經營風險較高。
(2)小微企業總體管理水平相對都較低,所以受市場和外部沖擊的影響較大。相比那些大、中型企業的成熟完善,小微企業在管理體系、資源配置和資本管控方面都有著較大差距,這些成為了企業應用信息化的主要障礙。據統計,我國目前總計有超過兩千萬的小微企業,而其中實現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由于缺乏信息化的支持,大多數小微企業的管理呈現粗放、混亂的狀態,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下風,很容易在市場競爭中倒閉破產。
(3)小微企業多為家族式經營與管理,“家族”色彩濃厚。眾所周知,家族企業一般來說公司治理都不夠完善,“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所以管理都相對不正規,缺乏長遠的規劃。
(4)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結構簡單和組織精干,所以體制靈活、轉產也靈活,適應性較強,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各種各樣的需求。同時,小微企業在促進市場競爭、推動經濟增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小微企業由于數量眾多,分布面廣,所以有利于為社會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是增加就業的主要渠道,也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在我國的城市、鄉鎮、農村等廣大區域都隨處可見小微企業的身影。同時,小微企業還是推動技術創新的主導力量,是培育企業家的搖籃。在高新技術產業化、市場化方面比大企業做得好,平均周期僅為1~2年,而大企業則需要4~5年。
二、我國小微企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困境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小微企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小微型企業出現數量加速擴張和質量漸進提升的趨勢,但是,在小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
(1)新時期,國家對外開放越來越大,政府對小微企業的特殊保護逐漸減少,這就造成小微企業必然面臨很大壓力。關稅大幅降低,除少數幼稚產業外,政府不可能采取非關稅措施對小微企業進行保護;五年內配額、許可證、特定招標等非關稅保護措施將被徹底取消;三年內流通領域國內經營權和進出口經營權將開放,外資設立分銷企業的地區、數量和股比限制將不存在,尤其是允許外企在華設立分銷體系;單純高科技中小企業將面臨國外同類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強烈沖擊;再加上高效率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代替一定的手工勞動,部分單純性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將喪失勞動力成本優勢,一大批檔次低、管理粗放、經營混亂的小微企業將被遭淘汰出局。
(2)小微企業的先天性缺陷也使其必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除外企競爭壓力加劇之外,當前我國小微企業的自身內部缺陷,比如產權制度不盡合理,產品結構嚴重雷同,低水平重復建設,技術含量低,產品檔次低,缺少科學的經營戰略等結構性問題,嚴重制約了小微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而制度性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所導致小微企業資金短缺、生產經營投入不足,進而致使技術創新投入不足、技術研發能力薄弱,這嚴重影響了小企業的發展后勁。
(3)宏觀環境方面,我國小微企業同樣面臨諸多困難。政府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針對性的小企業發展的產業指導和發展規劃,相關扶持小企業的法規也一直沒有出臺,這致使小微企業喪失了許多發展良機。對小微企業的國家政策扶植體系也尚未形成,按照企業規模和所有制制定扶持政策的格局尚未徹底改變,稅收、土地、資產負債的調整等政策適用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4)小微企業的融資方面也一直是個難題。正常融資渠道不暢,融資難是小企業的首要難題。盡管近些年來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權重持續加大,但融資難度大仍是小微企業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我國金融體制決定了國家銀行占據金融業的主導地位,大銀行更傾向與大型企業合作,加之小微企業交易成本高、經營風險較大,影響其信用評級;小微企業的銀行信貸缺乏擔保,符合擔保要求的抵押品也少,客戶一般與銀行沒有過貸款關系,致使其在信貸篩選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大量的小微企業只能從事高利率、高風險的非規范的民間融資。盡管我國已經頒布了《中小企業促進法》,但我國的政策與法律對小微企業的市場平等關系、平等待遇還缺乏具體規定和充分保護,很難保護小微企業的利益不被侵犯。
三、小微企業的競爭策略
小微企業盡管面臨著宏觀政策、外部環境和自身缺陷等所造成的諸多困難,但小微企業也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競爭策略。
(一)“避實就虛”的競爭策略
此策略指小微企業避開強者的鋒芒,以自己整體劣勢中的局部優勢戰勝具有整體優勢的對手,近似于“田忌賽馬”。現代市場競爭中,任何強大的企業總有弱勢,任何弱小的企業也總有優勢。因此,小微企業采用此種策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見縫插針”的競爭策略
小微企業可以憑借自己經營靈活的優勢去尋找各種市場空隙,在市場“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在現代市場中,總有一些大企業不愿意經營的市場空白,為小微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經營機會。比如,大企業一般會將注意力和競爭的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對于一些小城鎮,則往往不屑顧及或無暇顧及,因而可以成為小微企業進攻的理想領域。這種策略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對于小微企業積累資金、逐漸擴大規模產生著巨大的作用。但這種策略也會帶來不穩定性,需要企業經常變更產品和經營方式,在管理上很不方便,經營風險也較大。因此,為了確保這種策略的有效性,小微企業應當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信息,密切關注市場的形勢。
(三)聯合競爭策略
我們都知道“市場如戰場”,市場競爭相當殘酷,但是并不是說企業與企業間就只存在著競爭關系,只能是你死我活的斗爭。事實上,企業與企業之間既有競爭同時又存在一定的合作可能。目前,經濟趨向一體化,企業收購、兼并的浪潮風起云涌,國際商界興起了共生營銷戰略,即通過兩個或更多個相互獨立的商業組織之間在資源或項目上的合作,達到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目的。所以,小微企業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可以廣泛取長補短,共同開發市場,突破市場霸主的壟斷控制,爭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
目前,我國許多小微企業已經認識到聯合的優勢、聯合的范圍也日益拓寬,不但包括小企業之間的聯合,而且還包括小企業與其他經濟實體的聯合。聯合的方式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緊密型的,無論采取那種聯合方式,都需要小微企業具有一定的經濟技術實力,具有一定的專業化協作能力。
(四)“產學研”合作策略
“產學研”合作是企業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按照“互惠互利、風險共擔、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開展的技術創新活動,“產學研”合作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微企業由于資金不足,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市場競爭力不強。所以小微企業可以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與自主創新能力,使小微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現在,許多小微企業注重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合作主體意識增強,“產學研”合作開始趨向實體化,出現了一批卓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在智能裝備、機器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方面,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持續的創新能力。總之,“產學研”合作策略不失為小微企業行之有效地提高競爭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