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數學是小學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它對培養高層次小學教師有很大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小學新課改的實施,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教學內容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希望對小學教育專業高等數學的教學有所幫助,對我國的小學教育事業有所貢獻。
關鍵詞:教學改革;高等數學;小學教育專業;小學新課改
一、小學教育專業高等數學改革的必要性
國家有關志士指出:“現代產業的根本在基礎研究,基礎研究的根本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的根本在中小學教師,中小學教師的根本在師范教育?!?的確,師范教育擔負著培養教師的重任,關系著教師的素質,關系著基礎教育的質量,關系著少年的成長、祖國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睅煼督逃絹碓绞艿缴鐣闹匾暎腥撕粲酰骸白尳處煶蔀樽顐ゴ蟮穆殬I,成為優秀青年的向往。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無疑,師范教育應培養“最優秀的人”,為基礎教育培養最強的師資。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文明的發展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的師范教育已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就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教育來說,還存在著內容不對口、方法不科學、手段不靈活、評價不合理等問題。多年來,盡管有一些數學教育工作者對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提出了一些改革嘗試,但很多是換湯不換藥,教學內容與非數學專業理工科的高等數學簡直是雙胞胎,教學方法和手段基本上也和非數學專業一樣。這顯然忽視了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無法滿足“為小學教育培養更多‘最優秀小學教師”的要求。
二、小學教育專業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改革探索
(一)改革要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來進行
首先,小學教育專業屬于高等師范教育專業。高等師范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師范性是師范教育強調的第一屬性。《中國教師報》鐵華等也撰文指出:“高師院校課程改革的課程目標與理念應回歸師范性,課程設置與實踐應突出實踐性?!彼裕皫煼缎浴笔切W教育專業的首要屬性。
其次,小學教育專業不同于師范教育的其它專業。小學教育專業是培養小學教師的專業,應同師范專業中的數學教育專業區別開來。二者雖都屬于師范教育專業,但小學教育專業對數學的要求顯然沒有數學教育專業那么精深。通常,數學教育專業培養的是中學數學教師,而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小學全科教師。新的時代,小學教師要有從事多門課程教學的能力,要有組織多種課外活動的能力,有些學校已經要求小學教師能勝任一個班的多門課程的教學。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實踐與綜合應用”模塊,對小學教師的要求也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結構,而是要有綜合多方面知識的能力。因此,對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應是一種“通識文化教育”?!巴ㄗR性”是小學教育專業的又一屬性。
綜上,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不應定位于精且深,不應走“理論型” 、“學術型”的路子,不應過多強調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而應定位于廣而淺,應走“師范型”、“應用型”的路子,強調知識的思想性、思維的開放性,應充分體現“以當小學教師為目的,以夠用為度”的原則,體現“聯系實際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實際,深化概念,注重應用,重視創新,提高素質”的特色,應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所確定的教學內容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二)改革要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革新教學內容
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的人才是教育人才,是培養獻身教育、自強不息、廣采博納、業務精湛的小學教師?;谛W教師的數學素質要求,小學教育專業高等數學的教學,不應只是傳授數學知識,而更應是培養師范生的科學精神和理性思維方式,拓寬師范生的數學視野,增強師范生的數學素質。從內容上看既要介紹高等數學最基礎的知識,又要適當介紹一點數學發展史、經典數學問題、廣泛應用的數學方法和現代數學的點滴以及用高等數學思想理解小學數學的思想方法,通過史實來揭示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思想方法、對社會發展的推動、與其它學科的交叉等等,這樣才可能使學生終生受益。基礎知識方面應當以一元微積分、概率統計、數論等為主,當然都不應像數學專業那樣深刻,應把握好“度”。微積分有著廣泛而深刻的理論思想,對于極限、導數、微分、積分等基本概念,應關注相關的實際背景,突出概念的思想內涵;對于理論和計算,可不加證明地引入數學理論的重要結論,突出對結論的應用,突出計算蘊含的思想方法而不過于追求計算的技巧性。概率統計知識當然不需要全面學習,但具備一定的概率統計知識,是未來小學教師的基本要求。概率統計的初步知識應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必學的教學內容。數論知識與小學中的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問題有著直接聯系,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渠道,還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設計》等其它課程的重要基礎,所以小學教育專業的教師應適當選取一些數論知識優化教學內容,提高師范生的數學素質。
(三)改革要注意和高中內容的銜接
早期高中數學的有些內容,隨著高中數學的改革已“人去樓空”, 如果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仍以這些內容為基礎,那么顯然會出現知識的“斷層”現象,學生會感到非常突然、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例如,微積分中的六類基本初等函數,一般《高等數學》教材都以“中學學過”為由一筆帶過。然而調查的情況卻是:對于基本初等函數中的正割函數、余割函數、反三角函數,現在的學生在高中并沒有學過。的確,在早期的高中數學里,有正割函數、余割函數、反三角函數這些必修內容。但是現在的高中數學里,這些內容并不是必修的。所以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時,應補充正割函數、余割函數、反三角函數知識。
另外,高等數學的有些內容已下放到高中,如微積分中導數的概念、四則運算方法等,如果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繼續詳細開設這些內容,顯然是重復行為,某種程度上甚至會使學生產生一種疲倦現象。所以,像這些高中已有的高等數學知識,在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時,應適當簡略或一筆帶過,應重點補充完善中學沒有的微積分知識,如極限知識、導數運算中的轉化方法(反函數方法、復合函數求導法,簡介隱函數求導法)、尋找原函數的方法等,體現相應的數學思想。
總之,在教學內容的取舍上,應充分考慮和高中內容的銜接,盡量“少重不漏”,適合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畢文玲(1974-),男,河南南陽人,主要從事師范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