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要:成品油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加油站是成品油銷售的主要前端市場。加油站在改革收購過程中容易出現產權歸屬不清晰、債務債權關系復雜、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溢價金額過大等風險,本文從法律和稅務兩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防范此類風險,從而更好的規避以上風險,利于銷售企業收購后合規經營。
關鍵詞:加油站;資產收購;法律風險
一、背景
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迅速、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加油站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據統計,2017年底,全國加油站數量約在10萬座,其中中石油下屬加油站約有2.2萬座,占比22.34%;中石化下屬加油站約有3.1萬座,占比31.47%;其他社會加油站4.55萬座,占比46.19%[1]。作為成品油銷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消費市場的前沿陣地,如何在日益開放的環境中,確保石油銷售企業在加油站市場中的地位,如何適應未來發展趨勢、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是石油銷售企業最為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目前情況下,出讓加油站的多為民營企業,因企業自身經營狀況不良、企業資金流短缺或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混亂、無法達到政府規定的各類管控標準,需要尋求資金實力雄厚、信用良好的國有企業出售,以獲取現金扭轉企業不良經營局面或達到企業轉型的目的。但在收購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產權歸屬不清晰、債務債權關系復雜、證照資料不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溢價金額過大、稅務手續不完備、原有員工素質偏低等現象。為更好的規避以上風險,利于銷售企業收購后合規經營,本文從法律和稅務兩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防范此類風險的有效措施。
二、收購加油站形式選擇
我國《公司法》規定,企業并購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多方位界定了企業的產權交易行為[2]。公司合并的特征是會致使一方或者雙方喪失法人資格。收購以用產權交易行為的方式(現金或股權收購)取得對目標公司的控制權力為特征。
結合銷售企業收購民營加油站中出現的諸多現象,一般選擇資產收購模式居多,具有以下法律特征[3]:
(1)資產收購協議的主體不包括公司股東,是作為買賣雙方的兩家公司,故控制權收購、股權收購的主體和資產收購有著本質的區別。
(2)資產收購的目標是不包括該公司的負債及人員的某一特定資產
(3)資產收購完成后,目標公司與收購公司各自擁有自己的獨立法律人格。
(4)資產收購的法律關系有可能會發生相應的交易成本。
三、企業法律風險的概念和特征及防范措施
(一)企業法律風險的概念
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下,由于法律主體的變化或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的變化,而對企業產生的負面法律責任或后果的可能性,稱為企業法律風險。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特征
1.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必然與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有關
2.法律風險發生的結果具有強制性
3.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領域十分廣泛
4.企業法律風險具有較強的可預見性
(三)企業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為了有效應對收購項目風險,銷售公司通常會根據收購項目管理流程,委托專業機構對該項目進行資產評估、可研報告編制和法律盡職調查,采取排除或降低風險的措施。
(1)明晰產權的歸屬問題,確認轉讓主體
產權包括占有權、所有權、使用權、支配權、收益權、處置權這六種形式,它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權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力。
收購加油站的產權人應為相關產權證上記載的所有權人,其為轉讓主體;若無權屬證照,應以資產實際所有權人為轉讓主體,簽訂轉讓協議。
(2)明確財產權利風險
收購加油站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特許經營權、設備等是否存在產權糾紛或潛在糾紛;建站初期以何種方式取得所有權,是否有權屬證照,若無,應以什么標準簽訂轉讓協議;收購資產是否存在擔保或其他權利受到限制的情況。
(3)明細資產交付、驗收
資產交付主要包括動產、不動產的交付。被收購加油站應提供收購標的物土地、房屋、設備的圖紙及明細清單作為收購合同的有效附件。交付時收購雙方應現場清點、逐一核對驗收,并簽字確認。
(4)及時辦理證照資料移交
證照資料移交主要包括《營業執照》、《開戶許可證》、《機構信用代碼證》、相關許可證及建站資料,制作移交清單,并作為收購合同的有效附件。及時辦理證照名稱變更。
(5)約定保證期和違約責任
約定在保證期內協議資產的完整和質量符合要求,資產、證照交付及變更前不會受到任何第三方主張權利或其他任何足以損害買方得以依據收購合同獲得權利的情形。
(6)明確水電暖等責任
資產交付時,買賣雙方還應根據水電暖供應方式明確責任,保證收購后加油站正常運營。若為國家供電單位等直接供應,買賣雙方應及時抄表、變更戶名信息,明確雙方費用承擔期限;若水電暖為政府、企業等間接供應(即二次供水供電),賣方應協助買方辦理相關手續,確保水電暖等正常供應。
四、企業稅務風險的概念和特征及防范措施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概念
因為企業的涉稅行為而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規定,并導致企業利益的可能損失,稱為企業稅務風險。企業稅務風險有兩方面內容包含:(a)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b)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承擔了不必要稅收負擔。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特征
(1)客觀性
稅后凈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終目標,而稅收本身所具備的強制性會導致二者間的信息不對稱。同時,企業管理者對國家稅收政策理解的局限性,會使企業無法完全規避稅務風險。
(2)主觀性
稅務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企業和稅務機關主體需求不同,往往對同一涉稅業務存在不同理解,且差異有大有小。
(3)預先性
稅務風險貫穿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先于企業履行稅務責任,在企業繳納各項稅費之前。企業因樹立防控稅務風險觀,及時掌握最新稅收政策,合理降低企業稅負,規避企業稅務風險。
(三)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資產收購涉及的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動產及不動產產權變動所涉及的各項稅負及是否依法合規納稅,貫穿于整個收購過程當中。
為有效規避企業涉稅風險,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明細開具發票
在收購項目中,銷售企業應要求賣方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加企業進項稅額抵扣,降低企業稅負。且發票應根據轉讓資產的類型分具體明細開具(明細項目稅率不同),附稅控系統打印《資產明細清單》。不能統一開具項目為“整體轉讓”、0%稅率發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整體轉讓包括企業全部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若接收此種發票,會增加銷售企業債務債權風險。
(2)分支付節點付款
收購項目涉及收購資金數額較大、交付資產證照資料多、合同約定事項繁雜、合同履行時限長,為確保銷售企業權益,有效控制風險,應控制付款節奏,分支付節點設置相應違約賠償責任。
(3)做好溢價管理
溢價,是指銷售企業收購加油站過程中,收購資產的總價格高出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溢價金額往往占收購總價款的比重較大。做好溢價管理,對于收購項目的風險防范,保證企業利益,顯得尤為重要。
五、結語
風險防范是收購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強化基礎管理的重要體現。做好加油站收購項目中的法律和稅務風險防范,將監督從事后向事前、事中轉變,嚴把合同審核關,將風險降到最低,實現規模與質量、效率與效益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2019-2024年中國互聯網+加油站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年2月.
[2]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中國政府網,2013年1月.
[3]李偉民.金融大辭典[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