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碩樑
【摘 要】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紡織品出口仍居世界前列,但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品不需要提供過多的售后服務,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大部分消費者對于高、精、尖技術,如智能穿戴紡織品,買單、消化的意愿不強。再加上時尚潮流易被吸收、模仿、轉化,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核心競爭力,紡織品出口全球競爭日趨激烈。面對他國競爭,我國紡織品企業的發展仍需著眼于“開源、節流”這四個字。在利用經濟全球化的便利,全球采購低價紡織品原材料,如棉花、石油基產品的同時,為現有產品拓展國際貿易出口渠道被認為是企業利潤增加的根本途徑。本文旨在結合紡織品國際貿易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在全球競爭條件下,以紡織品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對紡織品出口渠道進行探索,從而促進我國紡織品企業在通過開展國際貿易提質、增收。
【關鍵詞】 全球競爭 紡織品 出口渠道
一、紡織消費者需求分析
紡織品國際貿易的根本目的是向消費者讓度價值并獲得利潤,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尤為關鍵。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將消費者對紡織品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這對探索紡織品國際貿易的渠道有著重要啟示:
(一)生存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避寒取暖衣物都屬于生存需求。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是否還有對紡織品有生存需求的國家和地區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那些戰亂、極度貧困的地區,希望通過進口紡織品來滿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借助新聞和網絡,雖然這些國家和地區很容易被紡織品企業發現,但問題是這些地區普遍缺乏購買力。如何讓他們的需求轉換為對我國紡織品的購買力呢?借助他人的幫助是條捷徑,這也為我國紡織品的出口提供了商機,即關注“捐贈者”。
(二)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保障這些都屬于安全需求。當今社會,通過多年的研發,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安全的平價紡織品已被我國紡織品企業掌握,如輕便、美觀、價格親民的防彈背心、低價有效的防爆頭盔,透氣的防水鞋都有企業在生產。毋容置疑,相對國內市場,世界上的戰亂地區對這類紡織品需求更加迫切。
(三)歸屬需求。歸屬需求包括友情、愛情、家庭等。由此類需求衍生出來的情侶紡織品、家庭類紡織品、旅行類紡織品在海外都有著一定需求。眼下,國內紡織企業在生產此類產品時,并未考慮國外消費者需求,如男裝尺寸、顏色避忌、孩子數量、兒童年齡、性別差異,只是簡單機械地提供均碼、均性別產品,很多海外客戶望而卻步。
(四)尊重需求。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的尊重需求,在紡織品消費者的收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逐步釋放。對原材料稀缺的、設計高端、時尚的,知名品牌的,能夠體現其社會地位的產品的需求將增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融入高科技元素但無法確保體現消費者較高社會地位的產品的需求并無直觀的提升,這就導致消費者的需求與大部分當代紡織品科研方向相左。
(五)自我實現。自我實現需求體現在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證度、接受現實的能力。消費者的此類需求對于出口紡織品的要求相對較高,但通過抓住并滿足目標市場具有代表性、號召力頭面人物的需求,為其定制產品,對于產品的國際推廣將大有裨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紡織品國際貿易“新”出口渠道的探索
(一)參加國際性的紡織行業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在借助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等國內紡織類協會平臺走向世界的同時,可以通過關注國際性紡織行業協會,如歐洲紡織大學聯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類高校聯盟,成員遍布全球。通過將產、學、研融為一體,尋找國際貿易出口新資源。
(二)關注非企業類B2B客戶。以往中國紡織品企業對于非盈利組織、非政府組織、政府類客戶關注不夠。然而,正是這些組織,通過招標采購以援助的形式向戰亂、貧困地區提供人道主義紡織品物資,滿足當地消費者對紡織品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因其較大的需求量以及較少競爭帶來的較高利潤,將成為中國紡織品企業出口的新增長點。
(三)向小語種國家,新建友好關系國家投入資源。中國紡織品企業存在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在國際貿易出口中扎頓經營屢見不鮮,對于出口市場的也主要關注英語普及率較高的國家。對于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等小語種國家,基本采取使用英語“就和”的方式,并未做到深度開發?,F實國際貿易中,尚未完全實現英語走變天下,母語溝通,有利于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提高溝通效率,占領新的市場。每個新建或恢復友好關系的國家,對于紡織品企業而言都是不可錯過的良機。
(四)靈活變換出口形式。產品形式、設計應因地制宜,根據目標市場資源稟賦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對于原料產地、勞動力低廉地區,可以考慮技術輸出或銷售半成品。通過免費為目標市場頭面人物定制個性化、高端產品,滿足其尊重需求,打開市場。
(五)構筑“當地”品牌,形成組合拳。注意打造既屬于自己又有目標市場元素的國際知名品牌,可以采取組合搭配銷售的形式,利用品牌效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歸屬需求和尊重需求。
三、結語
雖然全球競爭加劇,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造成一定的挑戰,但仍有很多紡織品國際貿易出口渠道尚未得到企業的重視。通過深入剖析全球消費者特別是紡織品剛需群體的不同需求層次,向其提供不同產品,有利于我國紡織品企業進一步拓展貿易渠道,打開商機,為其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葛江華 蔣效宇, 金磚國家紡織品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毛紡科技,2018年第7期
[2] 董圓圓 潘生林 我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分析,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
[3] 劉勇生,王琨,張慧,突破綠色貿易壁壘 增強我國紡織品國際競爭力,專題與論述,2014年第5期
[4] 賴曉瑾,新時代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山東紡織經濟,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