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費之光
【摘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財政學的融合,必須從課程框架結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著手,建立起以“國家治理”為要旨的中國特色財政學課程,以實現大學生教育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的統一體。
【關鍵詞】 財政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方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財政學課程的體系融合
現代國家政治框架下的治國理政,首先體現為國家的基本活動。在國家治理結構的縱向維度中,必須推進國家治理分級分層分權改革。建立良好的財政管理體制,將直接影響到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社會公眾在滿足公共需要中的得益水平,因此首先必須圍繞本級承擔的公共職責進行分工、分責、分權,調動各級政府及政府部門積極性,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分析國家治理的基本維度。民主政治體制促使現代國家必須將社會納入政治框架中來,平衡國家立場與社會立場。社會治理強調政府與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社區等之間平等合作,將應由市場或社會承擔的事務交由市場主體或社會力量承擔,讓社會發揮自主治理作用[1]。現代財政制度的建設更要圍繞滿足社會公共需要這個核心內容來進行,一旦財政資金進入競爭性領域,政府職能部門將很自然地偏離其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共性軌道,并且在財政收支的安排上避免不了對各個經濟行為主體實行差別待遇,甚至可能會出現權錢交易,違背市場競爭的公正性。
國家治理在推進公共利益的過程中不斷改善私人利益,從而實現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協調。防范化解公共風險,根基在于調動人的積極性,實現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2]。公共財政必須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避免社會福利差距過大所可能導致的風險。財政應當定位在保障基本民生上,防止過度追求社會福利甚至陷入財政危機。只有保障所有人民的最根本權益,群眾才會自覺將價值觀念中的國家、社會層面與個人的工作、生活承接連貫起來。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財政學課程的內容融合
在國家層面,經濟發展是一切現代化建設的源頭,只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才可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當前財稅改革要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保持宏觀經濟穩定。財政收支的決策和組織需將協商民主置于財政活動主體的視界之中,讓公眾意愿能夠落實到預算文本上。預算民主要求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的現代預算制度。
在社會層面,民主政治體制希望借助公共財政緩解社會階層之間的經濟不平等。社會利益格局固化已成為新時期的社會矛盾,因此財政要更加關注于結構與利益的調整,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公平。財政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促進作用應注重機會公平,基本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建設應全面覆蓋、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的區域、企業和居民,資金和政策的指向性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財政投入力度。財政改革要完善各級政府相匹配的事權、財權、稅基、預算、產權及債權等配套機制,再加上自上而下的轉移支付和輔助性的橫向轉移支,形成一個滿足地方政府治理職能的網絡機制。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必須“法”字當頭,將財政運行全面納入法制化軌道。政府預算必須從形式上的法定邁向實質上的法定,將編制、審批、執行和決算全部置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的監督之下。
個人層面,要讓每個公民能夠將對于社會發展所做貢獻的潛力與活力充分地發揮出來。公共決策的制定與實施,不能以公共財政資金滿足個別利益為所欲為。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只有為社會提供好的投資環境與好的生存、成長環境,才能夠引導企業與居民誠信經營與誠實勞動。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財政學的教學方法選擇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財政學課教學相融合,既要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又要突出融入財政學教學各環節和各部分內容的具體特點,同時兼顧內容章節間的知識交叉、相互支撐以及教學環節間的相互照應[3]。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當注意處理好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在財政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既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又不能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而影響原有的教學內容;第二是價值觀教育不能在教學中直接灌輸,在方法上避免純粹的理論說教,而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內化于心并轉化為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必須從我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等問題出發,綜合運用經濟學、政治學與社會學分析方法,引導大學生關注于非市場性,理解現實的財政活動,并且啟發、鼓勵大學生通過討論社會事件、時事熱點、現實政策深入思考國家機關、財政官員在財政活動中的科學性。例如可以讓學生針對當前我國進行的部分稅法修正草案征求民意提交自己的見解提議。通過這種思維的訓練,通過從紛繁復雜的直觀現象認識到財政學抽象理論理解的過程,掌握事物的個性和共性。
【參考文獻】
[1] 劉穎.現代社會治理視閾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培育探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7(7):183-188.
[2] 劉尚希,傅志華.中國改革開放的財政邏輯(1978—201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
[3] 吳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礎”課教學探究[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17(4):95-101.
作者簡介:王麗麗(1970—),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財政理論與財政政策;
費之光(1979—),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商學院財稅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財政理論與財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