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社會各界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了有效的應對來自于時代以及社會發展的挑戰,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革新的實施要求,明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方向,將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理念與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相結合,以此來更好的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以音樂為代表的學科備受關注。本文以音樂之中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為分析對象,了解兩大唱法的相同之處,以期為該環節的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美聲唱法;流行唱法;對比分析;應用淺談
【中圖分類號】J61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作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老師除了需要注重簡單理論知識的傳授之外,還需要立足于兩種唱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不斷調整后期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保障整個教學實踐活動的層次性和豐富性,從整體上促進演唱實踐效果水平的穩步提升。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老師需要將對比分析與實踐研究相聯系,抓住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兩大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以及形式,以此來實現針對性的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保障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一、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主要源自于意大利,這種獨特的演唱方式有不同演唱技巧的融入,其中以假真聲是整個演唱過程之中的應用要點和核心,演唱者必須要注重對假聲和真聲的合理管控和區分。如果站在微觀的角度了解美聲唱法之中的發音部位,那么可以看出這種唱法形式能夠更好的體現演唱者個人的情感追求,演唱者需要利用強勁的氣息來體現整個音樂表現的層次性和生動性。由此可以看出,美聲唱法對個人的綜合表現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演唱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音量和聲音的力度,保證整個演唱的質量,提高音樂的穿透力,演唱者個人必須要關注個人綜合技能的合理運用,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個人的音樂水平。
二、流行唱法
與美聲唱法相比,流行唱法的學習難度偏低,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流行歌曲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其中音色的一致性是流行歌曲演唱的重要要求,該演唱方法對演唱者個人的氣運要求較低,演唱者必須要關注個人個性化風格的有效呈現,保障整個演唱的飽滿度和協調性,其中情緒的控制最為關鍵。通過對現代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分析不難發現,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唱法技巧比較隨意,同時許多的演唱者結合個人對流行唱法的理解來進行有效闡述,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唱法存在許多的差距和不同之處,每一個人都可以表現不同的流行唱法,由此可以看出流行唱法的通俗性比較突出。因此學術界直接將流行唱法稱之為通俗唱法,從專業化的角度對流行歌曲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這種歌曲形式所涉及的旋律比較單一,因此能夠廣為流唱,演唱者必須要了解不同的演唱技巧和規律,將個性化的表達融入演唱之中,以此來提高演唱的效果和質量,實現與聽眾的有效共鳴。從目前來看,流行唱法在發展運作的過程之中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好評,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進行主動的演唱,同時掌握一些較為基礎的演唱技巧和方法,在后期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只需要進行簡單的點撥即可。
三、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對比分析及應用
通過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各有優勢和不足,在對這兩種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需要以細節判斷為主體,其中演唱共鳴、咬字方法以及氣息的應用最為關鍵。
(一)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演唱共鳴的對比
演唱共鳴是不同唱法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延長共鳴為基礎分析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之間的區別和相同之處的過程中必須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以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在實踐運作過程中的綜合表現為分析對象。從目前來看,美聲唱法在劇院內場所之中的表現效果更好,同時不需要擴音裝置和擴聲設備,只要能夠積極掌握基礎的演唱技巧,就能夠提高最終的演唱質量和效果,演唱者必須要注重體內共鳴效果的穩定提升,了解身體發聲的具體過程,不斷實現情緒與作品表現之間的有效連接,將個人的情感元素融入其中,更好的提高整個表現的技巧和水平。相比之下流行音樂則需要關注揚聲器和麥克風的利用,這些機器能夠實現聲音的合理處理,更好的體現演唱者與受眾之間的情感共鳴,對于演唱者個人來說則要利用個人身體內部腔體的共鳴來體現流行音樂唱法的重要作用和優勢,提高個人的演唱水平。
(二)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氣息運用的對比
不同唱法的氣息運用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為了對美聲唱法和流行唱法有一個深刻的感知和運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通過氣息運用的對比分析來實現針對性的教學。與流行唱法相比,美聲唱法對氣息的運用要求較高,不同的曲目特點和演唱環境都會直接影響氣息的控制,演唱者必須要提高個人的氣息掌控能力和應用能力,關注氣息的強弱控制,積極結合不同作品創作的實質要求對后續的氣息進行相應的調節。
在流行歌曲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需要注重個人個性化元素的融入,對氣息的要求相對偏低,即使沒有在前期接受專業的器械訓練也能夠演唱不同的流行歌曲,由此可以看出流行歌曲的唱法相對比較大眾和通俗,在演唱的過程中只需要借助一定的擴音設備就可以有效的展現不同音樂歌曲的魅力和精髓,其中流行唱法對演唱者個人身體的對抗性要求相對偏低,只要能夠保障其氣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就能夠掌握流行唱法的技巧和精髓。
(三)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咬字方式的分析
咬字方式是不同唱法分析的重點以及核心,在以這一點為基礎和分析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之間的差異時可以看出,美聲唱法對咬字的清晰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相比之下流行音樂則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在演唱流行歌曲的過程之中兩者只需要掌握不同的演唱技巧,將情感性元素融入個性化表達之中,提高整個歌曲演唱的效果。另外在對目前的流行音樂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咬字并不清晰,同時非常隨意,如果能夠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實現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之間的融合,那么就可以積極的體現兩大延長方法的作用和價值,積極提高個人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
四、結語
美聲唱法和流行唱法既存在許多的區分,也有一定的內在邏輯聯系,對此在實現兩大唱法融合應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演唱技巧和風格的融合,了解不同演唱風格的具體表現技巧,掌握正確的演唱技巧訓練方式,針對演唱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強化其的融合應用,既充分的體現美聲唱法的作用和優勢,又能夠積極的展現流行唱法的魅力,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研究來實現個人綜合表現能力的提升。其中演唱技巧與風格的融合最為關鍵,這種融合機制能夠更好的強化情感表達效果,保證演唱技巧的合理運用,加強與受眾在情感上的共鳴,演唱方法的應用對演唱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演唱者需要構建完整的融合唱法框架,加深對氣息駕馭能力的提升以及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演唱結構的自然性和流暢性。
參考文獻
[1]馮波.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演唱特點的分析與相互融合探討[J].音樂時空,2014(22):123.
[2]黃威.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對比分析及應用研究[J]. 當代音樂,2017(2):56-57.
[3]鄭昭玥.淺談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融合——以音樂劇《歌劇魅影》為例[J].北方音樂,2015(6):71-72.
作者簡介:胡紅永(1965— ),男,漢族,重慶人,本科,重慶藝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