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新
【摘 要】? 目的: 分析消毒滅菌物品管理期間實施可追溯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抽取我院消毒供應中心10名工作人員為對象,研究時間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抽選40件消毒滅菌物品進行管理,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觀察組實施可追溯管理,對比消毒滅菌質量。結果:觀察組物品消毒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工作人員工作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療物品消毒滅菌過程中落實可追溯管理效果更佳。
【關鍵詞】 可追溯管理;消毒滅菌;物品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041-0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during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articles was analyzed.Methods:? 10 staff members from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study time was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February 2017.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selected 40 pieces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items for manage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ly manag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Results:? The disinfection rate and sterilization pa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work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aff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products is better.
Key words:Traceability management;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I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本文以2017.1-2018.1我院消毒供應中心10名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可追溯管理的施行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針對我院消毒供應中心10名工作人員為對象,研究時間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參照抽簽結果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總計工作人員5名,均女性,其中最小年齡24歲,最大年齡49歲,平均年齡(31.8±1.2)歲,工齡短則1年,長則11年,平均(6.3±0.2)年。觀察組總計工作人員5名,均女性其中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50歲,平均年齡(31.9±1.3)歲,工齡短則1.5年,長則10年,平均(6.4±0.3)年。以統計軟件分析工作人員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研究。
1.2 方法
各組抽選40件消毒滅菌物品進行管理,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涉及內容有:物品發放、回收、登記等。
觀察組實施可追溯管理,涉及內容有:(1)創建科學、全面的管理標準及操作規程。院內消毒供應中心實施管理工作前,應參照規章制度要求、消毒滅菌標準等創建科學、全面的管理標準及操作規程,如物品回收規程、物品清洗、滅菌操作流程等,便于工作期間有據可依。(2)應用電腦追溯系統。以電子文檔形式記錄物品清洗操作流程,發放記錄等,保證內容真實有效,內容全面,對于特殊處理的物品予以重點標注,便于后續查驗,將記錄內容妥善保存。在系統中添加一體化信息追溯數據庫,其中包含了非一次性醫療設備使用后的回收、清洗、滅菌、檢驗、二次包裝、二次滅菌、滅菌后設備儲存位置、滅菌后設備發放方向等具體數據[1]。要求各數據環節中的操作人員、操作時間、物品處于各環節的狀態、是否發放向手術室等均需有明確記錄,記錄數據必須明確到每個人頭。(3)提高工作者專項能力及綜合素養。對于可追溯管理工作來講,其重點在于信息管理,實現追溯。那么就要求工作者自身具備極高的責任觀念及職業素養,同時定期組織其參與培訓,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4)追溯管理的落實。可通過三種方法落實追溯管理工作。①正反追溯。正追溯指的是由監管者實施追溯,反追溯指的是由物品使用者發覺問題后實施追溯;②內外追溯。醫療物品發放前均為內部,發放后為外部;③主動、被動追溯。主動追溯指的是在問題發覺前即實施追溯,被動追溯指的是問題已經出現后再開展追溯。三種方式聯用可實現互相滲透、互相補充的效果,管理者應靈活選擇追溯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質量[2]。
1.3 觀察指標
自制調查表評估工作質量,包括內容有環境管理、清潔管理、包裝管理、供給回收管理。每項總分均為25分,分值越高,管理質量越佳。記錄并計算各物品消毒、滅菌合格率。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2.0 統計軟件分析管理結果,以卡方值檢驗計數資料,以t值計量資料,以p值檢驗組間差異情況,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消毒、滅菌合格率比較
觀察組40件物品消毒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工作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工作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追溯管理是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對整個管理體制的運行質量進行監督[3]。將其應用在醫院物品消毒滅菌管理工作中,即是對消毒滅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重點排查,一旦發現問題可立即尋找到引發該問題的源頭,使管理體制能夠更好的運行,同時也為其不斷改進提供有力的依據。另外,追溯管理還能夠配合責任管理制度,使管理模式更加細致、具體,在運用時更加有參照性。同時,院內感染問題是當下醫用物品消毒滅菌管理中的重點問題,一旦此類問題發生,就可以通過追溯管理模式確定污染問題和物品類型,及時將還未使用的器械全部召回,采取二次消毒措施進行彌補,可使院內感染被控制在最小范圍內[4]。保證了每一件醫用物品均能夠追溯到期滅菌批次、滅菌人員、滅菌設備以及檢查人員等,做到有據可依,保證了患者就醫時的安全性。另外,植入型器材是醫用物品中對消毒要求最嚴格的一類,因為此類器材需要放置入患
者體內進行操作,且部分操作是在半封閉的環境中,如果消毒滅菌操作不當,就會導致手術患者發生術后感染情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安全。追溯管理模式應用在該類器材消毒滅菌管理中時,可更加嚴格的把控滅菌后器材上的微生物含量,相關追溯文件必須保存3年以上,為在醫療事故中的處理、舉證等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準確的質量依據,同時也避免了醫鬧的發生[5]。
總之,醫療物品消毒滅菌過程中落實可追溯管理效果更佳,可提高消毒滅菌合格率,強化工作者管理水平,保障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璐瑤,董軍,劉非, 等.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信息化閉環管理探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7,24(3):16-17.
[2] 朱慶芳.消毒供應中心實行信息化追溯管理的實踐探索[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5):102-103.
[3] 鄧永青,麥小娟.質量可追溯管理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體會[J].廣西醫學,2015,(6):881-882,885.
[4] 李苗苗,汪忠秀.基于條碼的消毒供應中心質量追溯系統應用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7):119-120.
[5] 李天翼.質量追溯信息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