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杰
【摘要】中職數學課是一門基礎學科,而機械課的理論基礎又離不開數學。實行中職數學與機械課結合教學,將為機械的深入研究帶來更大的便利。本文通過對二者結合的必要性、教學現狀、以及解決方式等方面論述如何對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的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關鍵詞】中職數學 機械課 結合教學
數學問題機械化早已被運用于中國的古代數學,隨著計算機的出現更是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科技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新時代,數學機械化思想更是在實踐中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同時,對數學教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一直保持著這樣一個觀點,他說:“應用是數學的生命線。”他的這一觀點充分說明了數學與其它專業課有效結合的重要意義。中職數學課是一門基礎學科,而機械課的理論基礎又離不開數學。實行中職數學與機械課結合教學,將為機械的深入研究帶來更大的便利。
一、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結合教學的必要性
數學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在機械行業也是如此,利用數學知識開發的專業軟件為機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數學對于機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原理等都會廣泛地運用到專業的數學知識。同時,一些機械課題的研究規律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數學關系式和數學模型進行描述。中職院校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很多學生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成績平平,給機械課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困擾。有的學生高中數學基礎就沒有打好,學起中職數學來就會更感覺力不從心。還有的同學根本對數學不夠重視,認為機械課是獨立的學科,與數學關系不大,然而真正意識到機械與數學密不可分時,才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鑒于中職數學基礎差,又與機械課嚴重脫節的現象,開展二者的結合教學,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既然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結合教學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那么我們就應該努力探索二者結合教學的有效方式。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探索之前,首先要對中職機械專業的數學教學現狀有所了解,以便于對癥下藥,事半功倍。
二、中職機械專業數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薄弱。
中職學生數學基礎差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一方面,他們高中數學基礎較差,對數學早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一些中職院校對數學這門基礎課程的教學沒有予以充分重視,只是把它當作一門獨立的基礎學科,而并沒有將它與機械課進行有效地結合,導致學生也輕視了這門學科。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學生缺少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動力,致使機械課的數學成績難以提高。作為中職機械專業的學生,如果對數學不能夠做深入地研究,那么學好專業課只是一句空談,更別說將來在機械研究方面有所造詣。
(二)模式落后。
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讓學生失去了新鮮感,那些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使本來對數學就不感興趣的學生更是懶于動手動腦。枯燥的數學公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他們的情緒,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意愿,數學課對于他們來說,或者可有可無,或者如坐針氈。
(三)脫離實踐。
中國著名數學家吳文俊坦言,“實際上,我做的數學機械化工作,是用計算機來研究數學。”學數學不是只為了弄明白一串串數字或公式的來龍去脈,而是最終要應用于實踐,是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指導實踐。然而在現實的中職教學中,數學課的教學卻嚴重脫離了實踐。對于中職機械課來說,如何將數學知識運用到機械專業中,不僅需要學好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需要通過對實踐的認知和感悟,才能夠真正了解二者之間的密切聯系。而中職院校卻很少組織學生深入工廠或企業,去學習、去考察,去真正體會機械中的每一個齒輪,每一張圖紙甚至是每一次機械振動中所傳遞出來的數學能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難以從主觀意識上來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重視。
(四)沒有互動。
中職機械專業的數學課,課堂上缺少活躍的氣氛,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熱烈的討論,也沒有踴躍的提問。教師缺少責任心,備課時準備的只是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課堂上也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不考慮學生的思維和感受。而學生在教師這種情緒的帶動下,對數學越發的沒興趣,最終導致成績的不斷下滑。
(五)缺少更新。
這里所說的缺少更新指的是教學內容的更新。在處處講求與時俱進的時代,中職機械專業的數學課內容也要不斷地加以更新,才能滿足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然而,中職數學課大多還是在沿襲原有的內容,知識也比較零散,缺少與機械課的有效銜接和良好融合,數學課與機械課的內容在設計上缺少不夠同步,缺少一致性。
有問題就需要解決,為了更好地實現中職數學和機械課教學的有效結合,就需要多方努力,來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
三、如何實現中職數學和機械課教學的有效結合
(一)調動學生情緒。
愛因斯坦說:“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要使中職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就必須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他們從內心真正去接受數學。中職學生有理想有抱負,要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而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需要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機械課需要數學做理論支撐,數學學不好,一些機械原理、機械制圖、機械設計等環節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去引導學生重視數學的學習,用不同的方法來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改變教學模式。
新課改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一大背景下,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模式,來適應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的教學要求。現代的教學模式豐富多彩,可以采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模式來完成數學和機械課的學習。比如,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通過小組討論、競爭和互補等方式,來加強學生對數學課的認識,從中體會數學與機械課的密切聯系。
(三)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是為了指導實踐,只有通過聯系實際,才能使學生對機械與數學的聯系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參觀一些機械制造廠,通過觀察機械的生產過程,來了解機械加工的各個環節,從中體會機械制造的嚴謹和嚴密,以及數學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也可以到工廠去,目睹機械如何應用于實踐中,聽工人師傅講解電器元件、儀器儀表等精密程度,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對于機械精密程度的重要性。
(四)提高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的提高更多地體現在教師的責任心方面。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及時參透學生的心理活動,要明白他們的所思所想。在課堂上給他們展示個性的機會,要讓學生的智慧得以發揮,開拓他們的思維,使他們能夠樹立更加遠大的人生目標,并通過學好專業課向自己的目標努力。
(五)更新課本內容。
中職數學要與機械課程緊密銜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數學知識運用于機械課。要根據機械專業課程的實際來編制數學課程內容,使二者能夠在內容、進度、難易程度等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數學與機械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只重視機械課而忽視了數學的學習,將給專業課的學習帶來巨大的阻礙。要想在機械專業課方面有所建樹,就必須潛心學習數學,這樣學起機械課來才會得心應手。二者結合教學,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又可以為機械課的學習打造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戴曉英.機械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數學知識運用[J].機電信息,2016(33).
[2]樊天樂.中職數學與機械課程教學有效結合摭探[J].成才之路,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