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鋒
【摘? 要】我國是最大的農業大國,農業領域一直處在國際的領先地位,針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農業屬于社會總體中關鍵部分,只有促進我國農業領域穩定發展,才能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我國的人口分布中農民的比例大約在50%以上,社會總體經濟如果想要實現穩定發展,就必須要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提升,而決定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就是農民。對此,在當前時代快速發展中,社會應提升對農民技術以及素質上的要求,這樣才能為適應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保障。所以,必須要增強農民整體能力,通過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使得農民掌握更多新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提升其農業生產水平,并為我國農業經濟以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農業領域 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完善和優化 策略
一、當前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存在的問題表現
(一)制度下達時間較晚,政策落實效率欠佳
從實際角度來看,其項目的下達時間比較晚,而且中間審批環節期限長,其資金的整合相對較慢,導致實施的時間難以滿足相應要求,這樣隨之導致培育的周期向后推移,難以針對產業周期來進行實踐指導,難以確保項目效益的有效提升。而且對于已經實施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的幾年中,一些地區尚未形成相應的扶持政策,一些農民雖然參與了培訓,并學習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可是因扶持政策未得到完善,使得很多農民的積極性并不高,難以確保長期培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農民文化水平偏低,經濟文化發展滯后
針對一些農村地區的農民,呈現出文化水平偏低的表現,他們一般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學習和掌握培訓中教授的新知識以及生產經營的技能,應添加跟蹤指導和服務的機會,由此能夠確保農民更加熟練的掌握相應知識和技能,但這也提升了培訓機構在培訓上的負擔以及成本。而且針對一些地區來說,其經濟文化的發展呈現滯后表現,農民文化素質以及思想意識都比較落后,很難確保其快速的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另外,就業后的從業也存在不穩定的現象,這也給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整體經費嚴重緊缺,培訓名額比較少
在農村開展農民教育培養工作,時常會因經費嚴重不足而對該工作帶來影響。對于該項目在實施中,有很多費用是不能在該項目經費中開支的,這使得培訓機構所承擔的項目任務變得更多,整體的經費過于緊張,這樣也嚴重的挫傷了很多培訓機構的工作積極性。加之培訓經費不足,整體的培訓名額也比較少,也難以滿足當前農民的培訓要求。
二、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完善和優化的策略
(一)合理選擇培育對象,確保培育活動有效性
其培訓機構應先做好調查摸底工作,落實招生宣傳工作,先制定好培訓專業內容,在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來選擇培訓對象,應以產業基礎鄉鎮為核心,落實招生工作。針對專業大戶、合作社的帶頭人以及農業工人等為主要部分,將農民專業的合作組織、農業莊園、基層農業社會化的服務機構業務骨干等視為重點的培育對象,優先選擇回鄉創業青壯農民、退伍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等為村組干部候選人。而且有著一定文化和培訓學習能力的,可以按時參加到培訓學習的,年齡在不超過55周歲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等,都可以在本人自愿的情況下參加到培訓學習活動當中,以此確保教育培訓活動可以有效開展。
(二)完善教育培訓機構,優化師資教育力量
針對相關政策要求,其各個地區應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構,其項目領導小組的辦公室應通過招標來明確農業教育培訓機構,在以各培訓機構以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項目辦公室來簽訂相應的培訓協議,在結合項目內容和鄉鎮農業的服務中心進行合作來開展培訓工作,在落實相關要求的同時提升培訓的質量,確保培訓工作有效開展。而且在培訓機構中,也要有完善的培訓指導教師為基礎,其教育培訓機構應通過聘請相應的培訓技術專家或是在各培訓機構來培養更多優質培訓師資力量,以此來為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保障,真正為農民提供良好教育培訓活動,使其掌握更多農業知識和技術,為農業生產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三)合理選擇指導參與,優化培訓教材內容
在當前我國農業領域中,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而種植業一般以糧食種植為主,而養殖業是將豬、牛、羊等養殖大戶為主。其各地區的培訓機構應與當地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來共同完成實際的新型農民培育培訓的任務,為農民農業教育活動有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另外,在培訓教育工作中,也要對培訓材料進行優化,主要就是以農業部頒布的新型農民培訓規范來訂購新型的農民教育培訓的教材,也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農業專家來編印一些適應農業培訓的教材,由此為農民教育培訓活動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教育依據;另外,教育工作者也要準備好相應的培訓課件以及視頻資料,更要準備相應的信息化教學內容以及學員參訓的學習資料等,由此更好地滿足培訓要求。而且也要建立完善班的級管理制度,班主任與指導員應明確自身日常管理責任,并引導那些有良好產業基礎、較強群眾影響力以及學習積極性強的學員,組成班委會,與培訓機構共同開展培訓活動,并為教育培訓活動有效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四)加強教育培訓管理,優化整體培育效果
應先制定完善的培訓基地,開展培訓活動前,必須要制定良好的培訓基地和動態化的管理體系,使得農民能夠在培訓基地下學習和掌握更多農業知識。也要對檔案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在培訓機構中應對每個學員進行檔案登記,在由完善的管理體系來確保檔案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另外,也要注重資金管理工作的開展。為確保實際工作可以根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要求來開展,就必須要對項目進行完善的管理,進而滿足資金項目的管理,確保資金運作的完善,實現項目資金的專款專用,為整體培訓效果的提升提供堅實保障。
結束語:
在當前我國農業領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應注重農民教育培訓活動的開展,有效增強農民農業知識和技能素質,為我國農業經驗穩定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揚. 瀾滄縣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河南農業, 2018, No.472(20):65-66.
[2]呂柏. 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 30(02):21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