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明
摘要: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學科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滲透,要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導,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遵紀守法、社會責任感的基本思想、行為。
關鍵詞:計算機課堂,德育滲透
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宗旨是“立德樹人”,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也是首要任務。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工作是我國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社會、家長甚至部分中職教師在內,他們對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還缺乏很多認識。他們往往簡單地認為學習差的、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到職業學校學門技術然后找個工作就行了。尤其是部分學科教師對學生教育工作缺乏正確認識,認為德育工作就是班主任、政教部門的事情,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只注重學科、專業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
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敗與否關系到中職學生的未來。
1.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
每名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的滲透德育工作。德育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主導性作用。
部分任課教師認識不足,只局限于上好自己的專業課,對于學生的思想、行為視而不見,他們往往認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老師和班主任的事,跟任課老師毫無關系。只要學生上課別違犯課堂紀律,他們做什么都可以。但是這樣的結果其實是事與愿違。一個不關注學生的教師是不會被學生喜歡的,他們的教學工作往往得不到學生的認可,課堂紀律往往不好,因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后走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后,決定他們成功與否的首先是思想品德,而不是專業技術水平。
社會上行行色色的網絡犯罪,行業欺詐等無不警示著我們。都對當前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培養未來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使他們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能夠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確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道德把他們的才能應用在各種事業的發展上,是每一個信息技術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為此,計算機專業任課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在專業課教學的課堂中充分地滲透德育工作。
2.計算機教師怎樣進行課堂德育滲透
首先,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率作用。
德育工作中最好的教育就是教師的表率作用,表率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塑造的形象應該是:整潔、端莊、文雅、大方。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我們常常發現部分學生留長發,穿著不得體等等現象。怎樣去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呢?光是一味的說教學生往往是無法心服口服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自身的榜樣力量,教師應該在學生中要展現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文雅大方,說話得體,談吐大方,和藹可親。一名優秀的教師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
其次,要在充分結合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計算機實訓教室是各中職校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學生行為習慣較差給機房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也給任課老師開展正常的教學工作造成了許多困擾。
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課堂行為規范就是德育工作開展的最佳契機。課堂教學中教育學生要愛護計算機設備,強調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同時,要教育學生遵守機房各項規則,幫助學生養成愛護機房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的好習慣。而且教師應該是道德修養的榜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位教師,不管你是否自覺,本身就是學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即教師在課堂示范教學和上機指導過程中,也應有良好的習慣。
最后,在計算機教學內容中滲透德育教育
(1)任課教師要加強學習,要對德育工作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每一位教師要對學校德育工作有所認識,思想道德問題的認識與指導他們的品德踐行結合起來。要明白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一定的政治理論、道德倫理,要求學生用學到的思想道德準則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并通過行動、實踐,加深對這些思想道德準則的理解,豐富其體驗,使認知、體驗、踐行結合,做到表里一致、言行一致,達到知、情、行的統一。教育者要把自己的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做到知行統一的表率。
(2)認真學習并研究教學大綱,找到教學內容中的德育滲透點。
比如,在課堂上講到《計算機的發展》時,可通過介紹我國在計算機事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又如,教材有《計算機病毒》的教學內容,這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道德行為教育的好材料,可用以教育學生認識“計算機安全問題的重要意義”,了解“計算機犯罪”的含義,通過實例使學生明白:計算機病毒一旦爆發,將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它會破壞計算機的數據信息,損壞計算機的硬件,造成系統崩潰,甚至使Internet癱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對于保障計算機安全,防止和制止計算機犯罪引起足夠的重視。再如,計算機教師可以將實訓項目內容安排到各個小組,充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通力合作的職業精神。
在中職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一項長期的、反復的、循序漸進的工作。每一名教師都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只教書不育人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赫爾巴特說:“教書如果沒進行德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特長,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強自身的修養,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教育,才能完成新時代賦予每一個教師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