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立
【摘 要】 目的:研究整體護理在老年冠心病伴房顫患者護理中的作用,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選擇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伴房顫患者納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數字隨機分方式將其劃分成2組,命名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有2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接受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結果:經比較,實驗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整體護理在老年冠心病伴房顫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顯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臨床推廣應用價值明顯。
【關鍵詞】 整體護理;冠心病;房顫;護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53-01
冠心病是老年群體高發疾病,而房顫則是常見的冠心病心律失常表現。由于房顫持續時間長,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為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采用護理措施,不斷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整體護理在老年冠心病伴房顫患者護理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基礎資料和方法
1.1 基礎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及40例患者家屬知情后開展研究,隨機將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40例老年冠心病伴房顫患者分為實驗組(20例)、對照組(20例)。
實驗組20例患者年齡為61-82(74.75±2.73)歲,男女分別為11(55%)、9(45%)例。
對照組20例患者年齡為60-84(74.80±2.69)歲,男女分別為10(50%)、10(50%)例。
納入依據:①自愿參與研究;②經臨床檢查確診為冠心病且伴有房顫。
排除依據: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治療依從性差。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資料,經對比顯示統計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采取藥物指導與疾病宣教措施,開展基礎性護理工作[2]。
實驗組接受整體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第1,護理工作人員要與患者溝通交流,結合患者性格特征進行個性化解釋。安慰患者的語言要溫和,使患者能夠積極面對治療。同時,要不斷鼓勵患者表達個人的情感,進而采取針對性引導方法,使患者心理狀態得到改善。
第2,向患者告知有關老年冠心病伴房顫的知識,語言要通俗易懂,具體包括病因、危險因素、用藥方法等等,確保患者能夠正確認知疾病,并逐漸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積極配合臨床治療[3]。
第3,在飲食方面引導患者,叮囑其盡量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膽固醇含量要低且清淡,盡量多食用蔬菜與水果等。另外,要及時糾正患者不正確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進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第4,客觀評價患者心功能,對其各項生命體征與心電圖的變化進行監測,對相關指標進行記錄。如果患者的呼吸急促且心律失常,需向醫生及時告知,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有效保護其臟器功能[4]。
1.3 評價指標
對實驗組、對照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與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文中涉及的有關數據在計算以及整理時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計數資料以及計量資料為數據表現形式,卡方和t值為數據檢驗形式,組間數據經過比較后,如P<0.05,說明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通過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發現,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臨床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根據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結果了解到,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老年人發生動脈硬化幾率較大,且病情相對嚴重。而且老年人的心臟容易發生退行性的變化,使其冠脈血管病變復雜性更明顯,手術治療風險系數明顯提高。在臨床中,房顫發病率也較高,是心律失常類型的疾病,且病因十分復雜,而誘因主要包括器質性心臟病與精神因素等等[5]。若發生房顫,患者心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為此,需在臨床治療中合理采用護理措施,以確保患者病情的改善。
整理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方法,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具精細化的護理服務,盡量降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加快病情的康復速度,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高。較之于常規護理,其臨床應用的價值更突出,且改善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病情的控制效果也相對顯著。
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接受整體護理,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由此證實,整體護理應用于冠心病伴房顫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不僅可以優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同樣也提高了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使得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復速度,推廣可行性顯著。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伴房顫臨床治療中合理應用整體護理,可以不斷改善患者的病情,預后效果理想,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闕靜,楊巧芳.延續護理對老年冠心病PCI術后氯吡格雷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5):1793-1796.
[2] 于漫,袁彬彬,張慶偉等.皮下出血風險管理在冠心病監護室抗栓治療患者動靜脈穿刺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7):2002-2005.
[3] 曹癸蘭,梁靜,陶寶明等.醫院-社區-家庭聯動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其在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10):1157-1162.
[4] 何成雨,甘秀妮,王小琳等.基于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延續護理成效評價指標[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249-254.
[5] 劉靜,邢楊波,許芬娟等.延續性4C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7):200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