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真
【摘要】轉讓金融商品主要涉及的稅種有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還有營業稅。本文對金融商品轉讓涉稅進行分析。
【關鍵詞】金融商品?轉讓?涉稅
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所有權的行為,包括股票轉讓、債券轉讓、外匯轉讓、其他金融商品轉讓包括基金、信托、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和各種金融衍生品的轉讓。新三板股票轉讓參照上市公司股票進行納稅處理。轉讓金融商品主要涉及的稅種有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還有營業稅。
一、非保本收益:不繳增值稅
根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第36號文及財稅【2016】第140文的規定,1、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
二、金融商品轉讓業務中,持有至到期的資管產品免增值稅
財稅【2016】第140文第二條表明“納稅人購入基金、信托、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理產品持有至到期”的并不屬于金融商品轉讓業務,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也就是說,在符合不為保本產品的情況下,資管產品如果持有至到期,則到期所兌付的收益不用繳納增值稅。而對于非持有到期的產品,買賣中間的價差收入將按照金融商品轉讓來繳納增值稅。
三、轉讓限售股應該繳納增值稅
國稅發【2016】第53號公告規定,單位將其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流通后對外轉讓的,需按照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
(一)明確了增值稅的應稅行為
國稅發【2016】第53號公告規定,企業將其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流通后對外轉讓的……。這里明確規定的要作為增值稅應稅行為處理的是限售股的轉讓,而不是股權或者股份的轉讓。在目前的增值稅政策中對于按照不同階段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股權或股份、限售股、上市流通股票),已經明確了轉讓規定范圍內的限售股和上市流通股票買賣行為征收增值稅,就目前的情況來判斷,對未上市企業的股權或者股份的轉讓行為不屬于增值稅的應稅行為范圍,并且原來的營業稅時代也是不征收的。
(二)轉讓限售股行為征收增值稅適用主體
增值稅的主要納稅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企業性單位,比如公司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合伙企業等,另外一類為個人,即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國稅發【2016】第53號公告規定的限售股轉讓行為的納稅人為單位,也就是個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轉讓限售股行為免征增值稅。免稅的原因就是財稅【2016】第36號文附件4規定,個人從事金融商品轉讓業務免征增值稅,因此,常見的持股主體集團性企業、投資公司以及合伙制私募基金等轉讓限售股都是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三)買入價確認
根據國稅發【2016】第53號公告規定,并按照以下規定確定買入價:(1)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時,在股票復牌之前形成的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該上市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后股票復牌首日的開盤價為買入價。(2)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該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的發行價為買入價。(3)因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形成的限售股,以及股票復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以該上市公司因重大資產重組股票停牌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為買入價。
(四)關于政策執行時間及稅種稅率問題
國稅發【2016】第53號公告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發生未處理的事項,按照本公告規定執行。2016年5月1日前,納稅人發生本公告第二條、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應稅行為,此前未處理的,比照本公告規定繳納營業稅。
2015年我公司以每股16元出售,按當時政策2009年1月1日起執行修訂后的《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修訂后的《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條例第五條第(四)項所稱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是指納稅人從事的外匯、有價證券、非貨物期貨和其他金融商品買賣業務要繳納營業稅,但對于限售股,尤其是原始股股東,在公司上市后,轉讓股票,是否按照轉讓股票,計算價差征收營業稅或增值稅呢,一直處于模糊地帶,國稅發【2016】第53號公告明確了轉讓限售股,應該繳納增值稅以及如何確定限售股的買入價,同時規定以前沒有繳納營業稅的,也要比照執行繳納營業稅。自2016年5月1日前發生的應稅事項,繳納營業稅,稅率5%;2016年5月1日后發生的應稅事項,繳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稅率3%,一般納稅人6%。
四、新三板掛牌企業股票轉讓增值稅問題
新三板掛牌企業作為非上市公眾公司,掛牌后其股票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與主板交易規則存在一定差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是國務院批設、納入中國證監會監管的全國性證券市場,是公開市場,是繼上交所和深交所后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企業掛牌后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轉讓行為不征收增值。
五、合伙人或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企業股票個人所得稅繳納問題
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法規中,如果對于“新三板”的政策和上市公司一樣,會單獨發文或者在文件里明確規定,比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于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5〕101號)第四條規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按照本通知規定執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規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按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執行。這兩個政策有明確規定,符合一定條件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
六、金融商品轉讓所得稅問題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是以每股轉讓價減去投資成本價來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和增值稅轉讓限售股的計算方式又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