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正 焦琳琳 陳騰飛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對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目前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農業水利施工過程中業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本文對農業水利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 施工過程 生態環境 影響
1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1對水環境的影響
水庫蓄水潛力會對下游水體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工程建設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為,生存環境的非正常改變,就會使部分動物無法遵循正常的自然規律遷徙越冬或繁殖,有些植物不適應變化,由此而出現慢慢退化的情況。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良好的現場管理必不可少,并且要將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1.2噪音問題
實現水利工程安全有序的建設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目標。農業水利工程在建設施工中,經常需要爆破、挖填作業等,這些都會給施工人員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給爆破人員、機器操作人員和周邊地區的居民生活造成麻煩。
1.3施工工地的空氣污染問題
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材料中,水泥、石灰等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水泥、石灰具有易揮散及易傳播等特點。所以,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一定會造成粉塵污染,施工人員及當地民眾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將呼吸到這些有害氣體,使他們的健康受到威脅。
2農業水利工程同環境影響的關系研究
2.1環境狀態的預先調查分析
環境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是進行環境狀態預先調查分析的前提,也是保證環境狀態調查結果科學性、權威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對于建設農業水利設施地區的環境各項指標作出檢測,獲得有關數據,對有關數據加以分析,主要包括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空氣潔凈度、微生物含量、植被覆蓋率、植物種類數、負離子濃度等多項指標,在對以上指標進行科學衡量后,形成數據,供有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及研究。
2.2環境狀況的詳細研究
環境的狀態主要包括環境承載力、環境壓力及環境響應能力三個方面。首先,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態環境承載力,擴大了環境的有益影響;其次,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壓力,即增強了生態環境的負荷,甚至引發鹽堿化等不良自然災害;最后,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增強了環境響應能力,即是社會公眾進一步明確的環境質量的測量指標,有利于生態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和保護。
2.3綜合分析評價
由以上對環境狀態和環境狀況的調查及研究可以看出,農業水利設施與環境狀況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即兩者之間相互影響。同時,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對于改善環境指標、優化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建立系統性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科學評價農業水利設施在不同時期對環境的影響,以此改進水利設施建設。
3解決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措施
3.1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必須以人們的實際需求為主,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要切實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工程的建設。施工前,在制訂施工方案計劃時必須做好環境預防保護工作,改善和調整對環境有影響的因素,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3.2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滲透到工程建設的每個環節中
在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必須按照生態環境檢測要求,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的相關制度。比如,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水土等資源進行嚴格的控制和規范,將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降至最低。對于施工過程中污水造成的污染,要及時做好廢棄物和污水的處理,將生態環境保護滲透到工程建設的每個施工環節中。不僅如此,配置相應的生態環境檢測設備十分必要,要以檢測的數據為基礎,對其進行系統的歸納和分析,積極尋找有力的措施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質量,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措施,使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3.3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力度
在農業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制訂施工規劃方案時必須將生態環境保護思想融入施工的每個環節中,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工程建設的重點任務,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過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如果在確定施工方案的過程中發現有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施工行為,必須及時提出并制訂可行的解決方法。另外,相關監督管理人員要加大監督力度,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對施工現場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從而使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將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廢棄物、垃圾和污水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從而保護生態環境。此外,還要對生產設備和施工材料進行科學的安排和放置,以降低噪音污染為基礎,嚴格控制施工周邊的水土資源,保證工程建設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
3.4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可循環使用資源的利用率
對不同的資源材料,運用不同的方式,使其能夠產生最大的價值。在施工過程中,對各種物品材料進行充分的運用,有效降低對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不同的資源進行循環利用,能夠使開發的新資源所產生的污染降到最低。
3.5增強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在進行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時,一定不能忘記加強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在進行施工時,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從而減少噪音污染,避免影響周邊居住的居民。而對于產生較大噪音的工程,則應盡量選擇白天進行,避免夜間施工。
3.6提高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
為了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建設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一方面要做好各個階段的施工管理,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生態環境承載力建設。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在對河流徑流和水文條件進行改變之前,需要確保河流自身的需水量,這是確保不對河流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關鍵措施。最近幾年,隨著現代農業不斷向前發展,水利工程被越來越多的建設起來,在工程建設進程中涉及到移民和耕地補償,并且移民數量和補償費用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水利工程規劃建設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建設前進行充分的論證分析,深入研究水庫的承載能力,制定合適的建設計劃。
結論:農業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要,涉及到居民人身財產安全和水土資源保護等工作。因此,農業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不但要實現農業水利工程施工的社會和工程效益,而且要實現農業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蘇時鵬.福建城鎮化進程中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