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動漫文學是一門將文學與藝術緊密結合的學科。本文從日本動漫文學的概念及各要素入手,輔以部分實例,淺顯清晰地指出了日本動漫文學的基本構成要素。
關鍵詞:動漫文學;構成探索
作者簡介:曾好(1997.10-),男,漢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市高新西區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本科生,專業:日語。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6--02
1. 前言
日本動漫文學是日本特有的一門學科。此處的“動漫”,多指日本的原創動畫、輕小說改編動畫和漫畫改編動畫。因游戲改編動畫作品較少,本文不作敘述。日本動漫文學指的是以上由類型的作品中衍生的文學性,或是其原作輕小說作品。分析日本動漫文學中的部分作品,使我們能對日本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對提高日語水平、文學素養和文學、藝術方面的創作與想象能力也很有益處。
2. 日本動漫文學的概念及要素
日本動漫文學是指將日本的原創動畫作品、輕小說改編動畫作品、漫畫改編動畫作品轉化為文學作品或文字,結合動畫本身與原作來研究其文學性的學科,能夠培養學習者的文字轉化分析與表達能力、想象能力、藝術表達能力,也對提高日語水平、日本文化的認知度有所幫助。
日本動漫文學有數種分析要素,主要分為靜態(文字)要素與動態(畫面)要素兩類。其中,靜態(文字)要素包含的內容有:作品設定(環境)、作品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動態(畫面)要素包含的內容有:OP(開場主題曲,opening的簡稱)、ED(結尾主題曲,ending的簡稱)、插入曲。
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品中出現的細節也會成為賞析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由于目前日本動畫行業日趨商業化,故本文暫不考慮作品的創作背景。此外,分析劇場版動畫作品所需的綜合性較強,本文中不作敘述。
3. 日本動漫文學靜態(文字)要素的構成探索
動漫文學作品中的各靜態要素,即文字要素的研究可類比于小說的研究,都是以人物為中心,從設定(環境)、情節、人物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的,主題思想則有所不同。
3.1 作品設定(環境)
該要素在一般的小說作品中被稱為環境,而在動漫文學作品中通常被稱為設定,一般包括三個方面:時代背景、主要人物信息、主要事件場所。設定的作用一般是為情節發展提供合理性或進行限制,并對故事的開端進行暗示。如《食戟之靈》[1]的時代背景為以日本為主的崇尚料理品嘗、料理制作的當代世界,主要人物信息為“廚師”或稱“料理人”,主要事件場所為世界頂級料理學?!斑h月料理學院”。這樣的設定所起到的作用即為限定故事的主線均圍繞著“料理”來展開,為一些夸張的料理描寫提供了合理性,暗示了“為取得更高成就而進入遠月料理學院”這一開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日本動漫文學題材多樣,創作自由度大,故在討論作品設定時通常不與現實因素結合。
3.2 作品情節
與一般的小說作品類似,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但不同的是,由于動畫作品以及原作的輕小說或漫畫作品的性質特點,這四部分在分析時需考慮各自的階段性,每個階段中所體現出來的內容會有不同。并且,動漫文學中依據情節細節來分析人物的情況更多。此外,“奠定基調”這一作用通常體現在開端而非設定(環境)。如《迷家》[2]的開端為一群人自認被社會或家庭所疏離而渴望逃離現實,共同前往無人知曉的隱秘之地——納鳴村;發展為他們到達納鳴村后進行探索、發現當地的各種秘密;高潮部分為每個人在體會到納鳴村的危險并與自身不愿面對的過去進行抗爭而獲得成長;結局為每個人都戰勝了自己的陰暗過去并得到成長后,部分人選擇重新回歸社會,另一部分人則留在納鳴村繼續生活與探索。整體基調沉重而緊迫,敘事結構緊湊,重點表現了男主人公光宗單純善良、為他人著想、勇于追求愛情的少年形象。
3.3 人物形象
這一部分內容如前文所說,重視細節對人物的刻畫作用,并且在主要人物形象趨近于飽滿的時候,就會更著重刻畫其他角色(以新加入的主要角色為主)。如《魔法禁書目錄》[3]里,在眾多的超能力者為主要人群的社會,主人公上條當麻作為一個沒有超能力的普通人顯得極為渺小,而他卻在家里誤入了一名被追殺的人后,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選擇保護其安全。體現了他雖偶爾抱怨自己的不幸卻待人真誠、溫柔勇敢,以及有行動力、堅定頑強、不魯莽行事的形象特點,而這一人物形象在故事發展的前期便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到了作品后期,隨著故事主線的深入,人物越來越多,在各支線事件發生時對該事件中的主要人物進行刻畫,既能流暢敘事、完整突出人物形象,又不影響改變作品受眾對主人公的印象。這種方式被廣泛運用于各種動漫文學作品里。
另外,動漫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通常數量繁多,本文由于篇幅受限等原因,只對作品的主人公進行說明。
3.4 主題思想
與一般的小說不同的是,主題思想的表達途徑更多的是放在情節上,且切入點通常在故事的中間部分而非末尾。如《不愉快的物怪庵》[4]的主題思想在前期對人物事件(出現于第4話,共26話)的描寫上就已經被強調:萬物皆有靈性,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共處。同時,在故事的后期也不時地明示這一主題思想。但需要強調的是,對作品主題思想的探究仍應在通篇了解作品、對作品有較完整的認識、找出作者表達的重點后再進行。
3.5 綜合分析
為了更進一步地說明和實踐以上理論內容,下面將以一部比較典型的作品——《刀劍神域》[5]的部分內容為例進行上述內容的總體分析。
3.5.1 作品《刀劍神域》的設定(環境)
作品《刀劍神域》的時代背景設定為2022年VR完全潛行技術興起的日本,主要人物信息為“游戲玩家”,主要事件場所為“游戲世界”。此設定起到的作用,是為非現實的情節(如戰斗等)提供合理性,同時點明了故事主線將在游戲世界這一環境中進行,并暗示“以VR完全潛行技術踏入游戲世界”這一開端的一部分。
3.5.2 作品《刀劍神域》(第一季)的情節
《刀劍神域》第一季前半部分中,開端為主人公桐人進入游戲世界“艾恩葛朗特”后被卷入了無法登出游戲、必須以存活的狀態通關游戲才能回到現實世界的事件,發展為攻略游戲并結識伙伴,高潮為在攻略途中發現事件元兇并向其發起挑戰,結局為玩家們歷經兩年時間、以數千人的犧牲為代價通關了游戲;后半部分的開端是女主人公亞絲娜被人囚禁在了另一個游戲的虛擬世界,發展為桐人進入這個游戲尋找她的過程,高潮為找到對方并通過戰斗將其救出,結局是桐人成功救出亞絲娜并與家人打開心結。前半部分中,整體基調較沉重,表現出了桐人對VR世界強大適應力與旺盛的好奇心、有異于常人的游戲天賦與劍術實力、溫柔善良、容易自責、渴望伙伴的形象特點;而后半部分,則著重表現了他對愛情專一、意志堅定的形象。
3.5.3 作品《刀劍神域》的人物形象
《刀劍神域》第一季前半部分中,桐人為了復活某個同伴挑戰了一個難度極大、稍有不慎就會付出生命的任務,而對方的身亡與自身并無直接聯系,動畫和原作小說里對此部分的描寫也不多,由此可以看出桐人容易自責的溫柔性格,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第二季前后兩部分中分別增加了一名新的主要角色,其形象在此便得到了完整刻畫,且這類新角色都起到了升華該部分主題的作用。
3.5.4 作品《刀劍神域》(第三季)的主題思想
《刀劍神域》第三季的主旨通常被認為是“人類可以探索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但不應將其作為單純的道具使用”,而這早在故事前期(出現于第5話,共24話)便已點明。
4. 日本動漫文學動態(畫面)要素的構成探索
動畫作品比輕小說、漫畫多出的要素就是聲音,分成配音和音樂。配音幾乎不作研究。音樂以OP和ED、插入曲這三類為主,均需要結合畫面內容來進行分析。OP重點在于畫面,ED有時會更側重于歌詞方面。插入歌因其不定性較強故不作討論。劇場版動畫通常只有ED且畫面多為正片中出現過的內容,因此一般只賞析歌詞。另外,受動畫制作的影響,作品不同階段(篇章)的OP、ED也會不同,因而也具有階段性。
此外,由于這部分的分析必須結合相應的畫面,僅用文字敘述較為抽象,故僅供參考。
4.1 OP(開場主題曲)
OP畫面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和動態性,作用也有很多,常見的有:提前指出部分設定,點明重要人物及體現一定的人物關系(勢力),暗示情節和結局性質。如作品《盾之勇者成名錄》[6]OP1(第一首OP),一開始指出了時代背景并非現代,人物具有非現實能力等設定;隨后暗示開端(主人公被孤立)、發展(主人公結識伙伴并展開冒險)、高潮(主人公一行合力對抗外敵)和結局(主人公墮落)并指出于各個部分初次登場的主要人物及大致的勢力關系;畫面整體色彩偏暗但歌詞又較為積極向上,暗示作品基調較為沉重而熱血、該階段的結局性質或不為喜劇。
4.2 ED(結尾主題曲)
ED的畫面動態性通常并不強,作用也較為簡單,最主要的就是強調重要人物及關系、重要物品(或該階段的主要人物及關系、重要物品),有時會暗示情節發展,在動畫最后一集時也有升華或強調主題的作用。如作品《月色真美》[7]的ED,畫面里只出現了男女主人公兩人,出現的物品是兩人的聊天記錄,強調兩人的戀人關系;景色流動和兩人服裝由春裝變為夏裝再變為冬裝等喻指二人一路走來的經歷;背景的月亮由一開始的月牙逐漸變成最后的滿月,暗示了兩人本來不夠成熟的感情或將走向圓滿的結局。歌詞點題“月色”,以女主人公的視角回憶兩人相遇的經過,表達對男主人公的愛意?;{甜蜜溫馨,并且于最后一集出現時升華主題——對純潔戀愛的渴望與贊美,為這樣的感情獻上祝福。
5. 結語
總之,日本動漫文學作為一門文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特殊學科,了解其構成要素是學習該學科的第一步。希望本文能幫助日本動漫文學的學習愛好者更好地掌握其構成要素,讓動漫文學的學習過程更為輕松有效率。
注釋:
[1]《食戟之靈》:2012年11月開始連載的日本漫畫作品,作者是附田祐斗(原作)、佐伯?。ㄗ鳟嫞?、森崎友紀(指導);2015年4月開始播出的日本漫畫改編動畫作品.
[2]《迷家》:2016年4月開始播出的日本原創動畫作品.
[3]《魔法禁書目錄》:2004年4月開始發行的日本輕小說系列作品,作者是鐮池和馬;2008年10月開始播出的日本輕小說改編動畫作品.
[4]《不愉快的物怪庵》:2013年9月開始連載的日本漫畫作品,作者是ワザワキリ;2016年6月開始播出的日本漫畫改編動畫作品.
[5]《刀劍神域》:2009年4月開始發行的日本輕小說系列作品,作者是川原礫;2012年7月開始播出的日本輕小說改編動畫作品.
[6]《盾之勇者成名錄》:2013年8月開始發行的日本輕小說系列作品,作者是Aneko Yusagi;2019年1月開始播出的日本輕小說改編動畫作品.
[7]《月色真美》:2017年4月開始播出的日本原創動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張旗.動漫文學專業教程[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9.
[2]丁海洋,姚桂萍.動漫影視作品賞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