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式語法理論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左右傳入國內,至今已經二十多年。其間很多國內學者對構式語法理論進行了研究和探索,成果頗豐。從總體上看,漢語構式語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漢語具體構式的研究和對構式語法理論的本體研究兩個方面。
關鍵詞:構式;構式語法;互動
作者簡介:楊帥(1988.7-),男,山東省臨沂市人,黑龍江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6--01
1.漢語構式語法研究小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喬姆斯基的句法理論和后來在漢語語法學界占統治地位的美國描寫主義的結構分析方法都讓漢語語法學家將句法具有遞歸性這一思想奉為圭臬,但是結構分析方法在分析漢語整體句式義和語言形式本身的關系時顯得力不從心,九十年代構式語法的傳入正好彌補了結構分析法的這一不足。在漢語語言學界,早在構式語法理論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有一些語言學家的研究體現出了構式思想,王力對“處置式”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對構式的形式和語義關系的早期探索。另外,朱德熙(1981)、張拱貴(1985)等對句式和語義關系的研究也體現出一定程度的構式觀。但是,國內的語法學家沒有將這種研究思路和語法觀念很好地系統化和理論化,所以最終沒有形成系統的語法理論。
最早在漢語語言學界引進西方構式語法理論并進行漢語具體實例分析的是張伯江。張伯江(1999)對漢語雙賓句進行了研究,文中張伯江總結了結構主義方法在解釋漢語雙賓句時的三點不足,認為對漢語雙賓句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以往從“位置”角度的定義,而是要轉變研究思路,從句式的角度進行研究,從而解決結構主義方法所不能完美解決的問題。張文中的“句式語法”即現在我們所說的“構式語法”。由此,構式語法開始進入國內語言研究者的視野。2011年之后,隨著王寅《構式語法研究》(上下卷)、牛保義《構式語法理論研究》和劉正光主編《構式語法研究》的出版以及大量構式語法研究論文的發表,構式語法研究不斷升溫。2016年之后,構式語法的研究熱度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有著可觀的研究論文數量。
2.漢語具體構式研究
在為數眾多的研究構式語法的論文中,研究漢語具體構式的占了很大比重。研究者往往以一個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句式為基礎,將之不變部分碼化,可替換部分用X表示,或者用其句式特點直接為構式命名,將句式歸納成一個構式并提煉出構式義。這樣,個別、零散的句式問題就變成了類化、統一的構式問題。構式之所以稱為“式”,必然有著類似于公式、程式的性質,是一個待輸入的生成裝置。由于語言作為人類交際工具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語言的構式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中,所以,一個原型構式可能會在使用中慢慢擴展出其他一系列子構式,這些構式組成構式群(吳為善2016)。因此,擴展承繼性是構式語法研究者關注的構式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者研究一個構式往往從產生源流、生成機制、語義和句法功能、構式的擴展承繼等方面進行論述。在漢語具體構式的研究上,有些學者對現代漢語的典型句式進行構式解讀,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張伯江(1999)對漢語雙及物結構式的研究,沈家煊(2002)對漢語處置義構式的研究等;還有些學者用構式語法思想分析現代漢語新興語言結構,如劉丹、陳一(2014)對“最美+X”構式的研究等。
3.構式語法理論本體研究
構式語法理論目前還是一個方興未艾的語言學研究理論,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圍繞構式語法理論本體的討論和分歧依然不斷。大的方面來講,國內學者對構式語法存在的理論分歧和討論的焦點問題主要有構式應該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構式是否具有擴展承繼性、構式是否具有多義性等,具體參見張佳慧、吳長安(2018)。在構式理論本體研究方面,除了對理論分歧進行探討之外,有些學者的研究對于構式理論的發展和構式理論的本土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邵敬敏對框式結構的研究;李勇忠、施春宏等對構式壓制理論的研究;施春宏對構式互動性的研究;陸儉明提出的“構式—組塊”分析法;吳長安等學者的構式泛化思想;王寅、劉大為等對修辭構式的研究。這些學者的相關研究,都對構式語法理論的發展和本土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我們認為,構式語法發展到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尚未體現出明確且統一的方法論價值。因此,陸儉明提出的“構式—組塊”分析法和施春宏基于互動構式觀提出的一系列方法論主張可謂在構式語法方法論探索方面的務實之舉。值得一提的是,施春宏出版于2018年10月的《形式和意義互動的句式系統研究——互動構式語法探索》一書,在第十章和第十二章里專門系統探討了構式語法研究的方法論原則問題,可謂對構式語法理論的發展和應用做出的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劉丹,陳一.關于極度評價構式“最美+X”的考察與解析[J].北方論叢,2014(05):50-53.
[2]沈家煊.如何處置“處置式”?——論把字句的主觀性[J].中國語文,2002(05):387-399+478.
[3]施春宏.形式和意義互動的句式系統研究--互動構式語法探索[M].商務印書館,2018.
[4]吳為善.構式語法與漢語構式[M].學林出版社,2016.
[5]張伯江.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J].中國語文,1999(03):175-184.
[6]張伯江.構式語法應用于漢語研究的若干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04):2-11.
[7]張佳慧,吳長安.近二十年國內構式語法研究之論評[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05):111-115.
[8]朱德熙.“在黑板上寫字”及相關句式[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01):4-18.
[9]張拱貴.語法格式和語匯格式——《現代漢語“格式”初探》序[J].漢語學習,1985(0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