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英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與其他學科不一樣,注重實踐,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上機演示、學生上機練習為主,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目的性。上好一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應根據教學目標安排好相應的學習任務,多進行演示操作、指導。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目標?學習任務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學院的公共必修課之一,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在其它專業中的運用能力。本課程反映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最新動態,加強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應用性、實踐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學生為適應在信息化的社會里更好地工作、學習所必需具備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應用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下面對上好一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是成功上好一堂課關鍵,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就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分析評價其結果的過程。教學設計分為教學目標的編制、教材的分析和處理、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教法的選擇、教案的編寫五個部分。在設計過程中要吃透大綱,明確培養目標,圍繞目標進行教學。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依據,只有明確目標,教學設計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特別用目標教學法時更是如此,教學目標一般分為“知識目標、情感目標、能力目標三大類”。在設計過程中還要深鉆教材,把準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因材施教。“重點”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點。如Excel函數部分,公式和函數的區別及應用就是重點。?“難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二是學生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內容。“關鍵點”是指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個鑰匙,其余內容便會迎刃而解。教學中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時間、下力氣,讓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
二、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完善教案,并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并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于課堂,做到學有所用。
三、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任務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與其他學科不一樣,注重實踐,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上機演示、學生上機練習為主,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目的性。上好一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應根據教學目標安排好相應的學習任務,多進行演示操作、指導。例如:模塊四?使用Excel2010制作電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數的使用及數據的分析與管理一節,目標是掌握公式和函數的使用及數據的分析與管理,為此,我們可以制定任務:完成員工工資報表的統計及銷售統計表的數據分析。打開素材?“員工工資管理報表”,完成工資表的統計(包括獎金、全勤獎、個人所得稅、應發工資、實發工資、工資排名、超過平均工資人數、最高和最低工資等)。打開素材?“宏發公司商品銷售表”,按月對銷售金額降序排序、按銷售部門對銷售金額降序排序、篩選出“第一經銷處”“1月份”銷售數量超過70臺及“索尼-EA35”在“3月份”銷售情況、統計各銷售部門1~3月的平均銷售額并同時匯總各部門的月銷售額、對三個經銷處的商品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進行合并計算。
四、認真講解相關理論及演示操作
本任務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較多,比如公式和函數的區別與聯系,Excel函數即是預先定義,執行計算、分析等處理數據任務的特殊公式。函數與公式既有區別又互相聯系。如果說前者是Excel預先定義好的特殊公式,后者就是由用戶自行設計對工作表進行計算和處理的公式。以公式“=SUM(E1:H1)*A1+26”為例,它要以等號“=”開始,其內部可以包括函數、引用、運算符和常量。本任務涉及到的函數SUM—求和、MAX—求最大值、AVERAGE—求平均值、IF—條件函數、COUNT—計算數字個數、MIN—求最小、RANK、COUNTIF等。本任務還涉及到數據排序、數據篩選、分類匯總、合并計算、數據透視表等。應結合操作演示,把有關的函數公式和理論知識點講得精準透徹,能讓學生獨立完成驅動任務。當然在演示講解過程中要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課前預習、課后提問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中培養了理解記憶思維方式。
五、加強學生上機練習指導
在安排好學習任務,演示操作之后,接下來是學生的實踐操作練習,一定要安排充足的練習時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方面、盡量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采取各種方式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教師應該加強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錯指導,對于多個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要及時提出來以防其他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重復錯誤,浪費課堂時間。在指導學生操作的時候不要替學生做,而是指導學生該如何做,這是咱們很多教師經常犯的毛病。另一方面能夠掌握學生對操作的熟練程度,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任務。在時間足夠的情況下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點評和展示。
六、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是上好一堂課的完美結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只重視開頭,導入,追求課堂的精彩,而忽視課堂教學中的結束階段。如果說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畫龍點晴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