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民
【摘要】鄉風文明建設在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應該把農村的道德建設放在首位,應該積極促進農村文化建設,黨員干部要做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倡導者和促進者。
【關鍵詞】鄉風?文明?道德?文化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重提鄉風文明建設。可見,鄉風文明建設在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以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呢?
一、應該把農村的道德建設放在首位
孔子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國家是這樣,村莊也是這樣。老百姓和村干部都要講究道德,這個村子才能治理好。首先村干部要講究以道德治村,就是要在村里提倡社會主義道德,使全體村民自覺遵守社會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而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是村民都應該自覺遵守的。
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首先就要講文明講禮貌,說話的語言要文明,要改變說話粗魯,說臟話,要禮貌待人,不管辦什么事接觸什么人,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態度,要和藹可親,切忌出口傷人。要講究助人為樂。農村人是互相幫助的,一家有事大家幫忙。比如說:卸蘋果,摘繭、扒繭,賣苞米等等,一家忙不過來,大家都去幫忙,還有紅白喜事,大家都去撈忙。愛護公物,就是對待一些公共設施,集體財產要像自己家的東西一樣愛護保護。保護環境,這一條很重要。農村人也需要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而不是臟亂差的環境。首先要求我們把自己家的環境搞好了,搞整潔了,自己家的周圍環境也搞得很整潔。然后大家齊心協力把公共環境搞好。公共環境搞好以后要求大家來保持和保護,人人都不能亂倒垃圾,要按照指定的地點倒垃圾。人人都要自覺遵守,形成一種習慣。還有遵紀守法。村民也要遵紀守法,首先要懂法,然后要守法,不能違法。
家庭美德的內容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尊老愛幼,這個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也有個別人做的不好甚至十分惡劣。比如,有的不孝之子對待父母冷若冰霜,自己在外邊享清福不管父母的冷暖溫飽。有這么一個兒子,自己住在溫暖的正房里,讓80多歲的老父親住在偏房里,冬天取暖不行,就做一個塑料罩子,晚上睡覺時用罩子扣上。百善孝為先,一個不孝之子,你指望他其他方面都好那不可能。所以,道德建設首先要倡導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關于男女平等,農村男尊女卑比城市更為嚴重,所以要徹底摒棄大男子主義,男人打老婆現象要堅決杜絕,要群起而攻之。夫妻要和睦,家庭要和諧。只有家庭和諧,整個社會才能和諧。勤儉持家,就是杜絕浪費,切忌大手大腳。不能浪費一粒糧食。要提倡辦事情節儉,切忌大吃大喝。遼寧省大石橋市黃土嶺鎮七一村,禁止紅白喜事以外的任何操辦待客收禮隨禮,這項規定得到了全體村民的一致擁護和好評。鄰里團結,這是農村社會和諧的關鍵。農村村民經常為了一壟地,一堵墻而打得不可開交。確實有少數自私自利的人想方設法占人家的地,偷著移動交界石。要對這樣的村民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要通過人的感情投入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鄰里團結了,農村社會就和諧了。所以我們應該積極促進鄰里團結,和諧相處。
二、積極促進農村文化建設
農民也有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別是現在溫飽問題早已解決,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改善,那么,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就提到了日程上來了。另外農村的文化建設能夠活躍農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百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農村除了種地打糧,養殖賺錢,吃喝拉撒,就沒有別的了,那就是一片死氣沉沉,萬馬齊喑的狀態。村民們精神生活的欠缺,必然導致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出現,比如打麻將,打撲克等等賭博,這些即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又造成農村社會的不和諧。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促進農村的文化建設。目前各個村子的廣場舞,就是很好的文化生活,應該堅持下去,發揚光大。應該逐步提高廣場舞的水平水準,不僅婦女跳廣場舞,男村民也應該跳。另外農村的文化生活也不能僅僅局限一個廣場舞,而應該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發展。讀書活動、文藝、體育等方面也應該搞起來。可以搞搞體育比賽,比如乒乓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項目。通過體育活動,使村民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以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再就是文藝活動也應該適當搞一些,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搞唱歌、舞蹈、快板、朗誦、三句半等等,各種形式都可以,內容要積極健康。藝術總是為政治服務的,我們可以用這些藝術的形式進行黨的富民政策以及黨的各方面方針政策的宣傳。這樣對提高全體村民的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其實農村民間有一些藝術修養很深的人,每個村都有這樣的人,我們就應該發揮和調動這部分人的積極作用,帶頭開展各種文藝活動。有條件的村子,可以組織成立一個小樂隊,吹拉彈唱,伴奏唱歌。另外,民間藝術也是很好的文化資源,應該發揚光大。有的人瞧不起民間藝術,說它不是什么藝術,是下三濫的東西,是糟蹋藝術。筆者不這么看。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積極創造者,他們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我們要積極地保護民間藝術,傳播民間藝術,不能使它失傳。民間藝術包括皮影戲、大鼓書(我們遼南主要是東北大鼓)、高蹺舞、剪紙等等,應該去深入挖掘,一旦發現有這些技藝的老人,就應該馬上搶救這些民間藝術,培養傳承者,一定不要使得民間藝術失傳。活躍的文化生活一定能夠促進大家心情舒暢,精神飽滿,從而增強勞動的熱情,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黨員干部要做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倡導者和促進者
如果黨員和干部不重視鄉風文明建設,那么鄉風文明就不可能搞好。所以,我們應該確實轉變一個觀念:就是長期以來認為農村的主要工作是抓經濟,抓產量,抓致富。只要多打糧食,農副產品的產量上去了就行了。那些唱啊,跳啊所謂的文化娛樂活動和所謂的道德說教,都是務虛的,都是沒有用的。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普遍存在的一個觀念。這個觀念必須轉變,如果不轉變,那么鄉風文明建設就無從談起。
黨員干部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關鍵。所以我們黨員干部必須從自身做起,積極地去倡導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要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它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反作用即推動作用。真正把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