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彤
【摘要】舞臺對很多人而言是一個充滿了新奇與神秘的地方,很多人在聚光燈下、在群眾目光聚焦之下,反映出的既有興奮,也有緊張。然而舞臺的魅力也在于此,如何克服緊張,將自己在舞臺上發揮地更好,是展現一個表演者能力和素養十分關鍵的因素。對于歌者而言,舞臺是夢想起航的地方,是歌者無法逃避的挑戰,能否成功、能否被他人認可,都取決于歌者的舞臺實踐與舞臺表現。
【關鍵詞】舞臺實踐;歌者;知與行;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623.3 【文獻標識碼】A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舞臺實踐對于歌者而言是成長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只有將日常所學、所得通過舞臺實踐展現出來,歌者的努力、汗水才會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因此,作為一個歌者,必須要知道什么是舞臺實踐、舞臺實踐的心理要求,以及舞臺實踐的要點等。
一、什么是舞臺實踐
要知道舞臺實踐是什么,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藝術實踐。藝術實踐,顧名思義,就是指從事藝術工作者或藝術專業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劇目排練、演出、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將日常所學習和掌握的專業理論技巧進行實踐和使用,在實踐過程中找出自身在理論聯系實踐、藝術表演展現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而不斷提高自我、提高能力。
舞臺實踐則是藝術實踐的重要形式之一。從舞臺本身而言,它是真實的、實際的,是能夠看得到、摸得到的。在很久之前,舞臺就已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并逐漸以各種形式擴散開來,尤其是以前的村莊中,幾張木板就是人們的舞臺,參加的人們既是演員也是群眾,你下我上,你演我看,是鄰里之間交流、娛樂的重要方式,也是自我欣賞、自我放松和自我展現的一個平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從舞臺性質到舞臺實踐的內容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當前的舞臺更主要是指為專業表演者提供的特定空間,具有更強的指向性和針對性,而舞臺的設施、涵蓋的功能、整體的效果也發生了極大改變,舞臺類型更多、功能更全、效果更佳絢麗,如當前較為常用的伸展式舞臺、圓環型舞臺、旋轉型舞臺等,都是以前的舞臺無法媲美的,尤其是配上燈光效果,將舞臺展現得更加豐富、更加燦爛。因此,從當下舞臺特征來看,舞臺實踐內容也有了極大的進步與豐富,歌者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對自身的演唱技巧進行把握,更要結合舞臺功能、燈光變換等,以更加完美的姿態進行歌曲的展現與詮釋。歌者在進行舞臺反復實踐的過程中,將對舞臺環境更加適應和了解,并逐漸能夠熟悉,才能最終達到能夠支配舞臺的效果。
二、歌者舞臺實踐的心理分析
歌者在進行舞臺實踐過程中,大體上需要經歷幾個階段才能夠使得自己舞臺心智真正成熟起來,大體可分為緊張階段、適應階段和熟練階段。
(一)緊張階段
緊張階段主要發生在歌者初期進行舞臺實踐階段,尤其對于一些初次登臺表演的歌者更為明顯。緊張階段時,歌者主要的表現為:在后臺準備時不斷進行對照練習,反復校驗動作和歌唱技巧,在即將上臺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雙腳發抖、心中忐忑等,上臺表演時出現腦中空白、表演失誤等,這些都是初上舞臺時歌者較為常見的緊張表現。緊張程度和緊張表現不同的人有所不同,這一階段是絕大多數歌者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因人不同而需要的時間也有差距。緊張階段并非都是不好與消極的適當的緊張能夠提高歌者表演時的興奮度,甚至發揮出超出平常的表演水平。因此,歌者在初入舞臺時,無需過度擔心緊張問題,只要把握住緊張度即可,要在緊張和實踐過程中,逐漸找到適合自己表演和發揮的節奏,讓自己的歌唱水平進一步提升,讓自己更加適應舞臺、展現自己。
(二)適應階段
適應階段主要是歌者經過幾次或多次上臺表演后,對于舞臺實踐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心理情緒相對穩定,面對壓力時能夠較好地調整自己。適應階段時,歌者主要的表現有:在表演前去舞臺找找感覺,適應下舞臺的環境,在舞臺上進行簡單動作的演練,這種行為通常被稱為“走臺”,是對登臺演出的預演。適應階段的歌者相比緊張階段而言,更加從容和平穩一些,但這一階段的歌者有時也會出現緊張等情緒,但能夠通過深呼吸等方式來緩解自己、降低壓力、平復心態。適應階段的歌者更能夠通過實踐,理性地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將日常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融會貫通。可以說,適應階段是歌者提升能力十分重要和快速的階段。
(三)熟練階段
熟練階段主要是歌者通過大量的舞臺實踐,逐漸積累和總結了自己的舞臺技巧,能夠將自身的能力水平進行很好的發揮,對于舞臺上出現的臨時情況能夠從容應對,表演更加純熟和自如。熟練階段時,歌者主要的表現有:在演出前,歌者能夠主動地進行走臺適應,能夠較快地適應舞臺環境,同時能夠根據舞臺情況及時對將要演唱的內容和表演的方式進行微調,使之更好地適應舞臺氛圍,發揮舞臺與表演內容相互襯托、相互提升的作用。熟練階段,是一個歌者完全適應舞臺、熟悉舞臺,并掌握自己表演節奏的一種表現,歌者只有進入到熟練階段,才算是真正地從舞臺實踐“邁入”到舞臺表演,將更加淋漓盡致地發揮自我的能力,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尋求新的發展和突破。
三、歌者舞臺實踐的要點
歌者舞臺實踐的目的是為了把歌者的能力素養通過舞臺激發出來,培養歌者的表演水平。歌者舞臺實踐是歌者成長的必要過程,僅僅通過理論研究是無法將歌曲與生活、世界聯系起來的,更無法與聽者產生共鳴。歌者要熟練掌握舞臺技能,重點需要掌握以下內容。
(一)舞臺表演程式
舞臺表演程式主要是指對舞臺功能區規定和劃分的掌握以及表演的具體過程、整體動作等。舞臺表演程式一般是在表演前就規定好的,歌者需要通過彩排和自我理解,不斷增強對舞臺表演程式的掌握,能夠在配合燈光、音效以及其他人方面“踩準點”。歌者舞臺實踐與日常聯系最大的不同,也在于表演程式上要綜合考慮多個元素,使自己成為舞臺運轉的軸心,帶動并調節舞臺整體效果。
(二)舞臺表演特點
舞臺表演特點體現在舞臺實踐的每一個環節。歌者在進行舞臺實踐中,首先應該選取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即能夠有效發揮自己演唱優勢的歌曲,這一點對于初入舞臺的歌者十分重要。由淺入深、由簡到難,才能有效緩解歌者的壓力與負擔,讓歌者逐漸培養起舞臺自信。同時,歌者舞臺表演時,雖然以唱為主,但要根據自己歌唱題材、內容、形式的不同融入一些“表演性”內容,內容不一定要夸張、要大幅度,但一定要與歌曲相得益彰,在風格、音色、動作等方面達成一致。
(三)舞臺表演技巧
歌者舞臺表演技巧,主要是歌者在進行舞臺實踐過程中,對演唱內容、舞臺表現、情況處理等方面的技巧能力。舞臺技巧能力的養成,需要歌者經過大量的舞臺實踐進行摸索,找出適合自己的表演形式。同時,舞臺技巧中對歌者對于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要求更高,因為舞臺表演時是現場的、是即時性的,突發情況時有發生,很難完全按照“劇本”進行表演,這時就需要歌者有較強的舞臺掌控能力和調節能力,在不影響表演的情況下進行妥善處理。
舞臺實踐是歌者進步的必要環節,雖然其中充滿了困難和險阻,但更多的是機遇和挑戰,歌者要通過舞臺來展現自我、提升自我和認識自我,在舞臺實踐中不斷完善唱歌技能、提高舞臺能力、增強表演技巧,才能從稚嫩走向成熟,才能將歌聲傳遞出去。
參考文獻
[1]郭建民,趙世蘭.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音樂專業舞臺實踐的必要性[J].人民音樂,2005(6):58-59.
[2]武婷.論音樂表演專業舞臺實踐教學的價值[J].鴨綠江月刊,2016(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