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霞
績效管理是企業管理層與員工明確企業發展的階段性及長期戰略目標,之后通過一系列激勵制度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從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一種管理方式,即通過制定計劃、實施效果、檢查成果、改進問題等提升各部門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效率。
績效管理作為當前企業實施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強績效管理,有利于企業全面掌握各部門指標完成情況,為管理層與員工的溝通、反饋提供渠道,使員工明確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層獲知基層員工的改進建議,提升企業組織管理效率。同時,員工通過績效管理了解自身的崗位職責,通過完成指標獲取企業認可,提升自身的成就感,并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提升工作效率、獲取企業支持,進一步謀求自身的發展。此外,企業的崗位培訓、薪酬制度等都與績效管理相關,強化績效管理有利于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1]。
市場經濟背景下為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多數管理者積極引進績效管理體系,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益。但當前我國多數民營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思想認知不足問題,即管理者對績效管理缺乏正確的認識,將績效管理與考核制度混淆,其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一般而言,企業多通過績效管理及時發現并處理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依據績效管理結果設計個性化的管理方案,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但日常管理中企業只注重績效考核對員工薪酬水平的影響,忽視技術培訓及崗位調換等工作的開展,且未就考核結果與員工進行溝通,致使企業績效管理效果不佳。
一般而言,績效考核指標包括素質考核標準與任務考核標準,科學完善的考核指標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現階段我國民營企業的績效管理考核標準及評價標準等缺乏統一性,部分企業雖通過制度明確規定了績效評價及考核標準,但其以員工的出勤、日常工作行為為準,缺乏量化指標,且其考核內容多傾向于財務指標,忽視員工職業道德素養等非財務指標的考核,致使員工工作態度等存在極大問題。同時,隨著民營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部門分工不斷精細化。但企業現行的績效考核機制未依據部門及員工職能制定針對性的績效考核指標,致使部門績效目標不明晰,制約了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2]。
現階段我國民營企業的績效管理實施滿意度較低,部分企業的績效考核甚至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績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與企業戰略目標不匹配。同時,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的績效管理多體現在扣工資、扣獎金等方面,忽略了績效管理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單一的管理方式及落后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績效管理水平。雖然部分企業管理者在生產經營中意識到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及制度。但其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發展現狀,致使績效考核與企業發展不匹配,制約了企業績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民營企業運營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聯合其他部門制定績效管理標準及體系,通過各部門的參與提升績效管理標準的可行性。但其在運行中忽略了績效管理的實施,未充分運用績效考核結果改善管理制度。績效管理結束后,工作人員只將考核結果遞交給部門,未對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分析與反饋,致使績效管理中考核結果的分析反饋缺位,制約了管理層與員工的溝通,多數問題無法有效解決,降低了員工的工作質量及企業績效管理水平[3]。
當前民營企業要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提升自身的績效管理水平,就要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全方位實施績效管理制度。同時在企業內部進行績效管理宣傳與培訓,使員工明確績效考核目標、內容及主體等,增強其績效管理理念。在引進先進的績效管理體系后加強與員工的溝通,通過溝通了解體系的科學性。此外,企業還需積極聘請職業道德素養及業務水平相對較高的專業人員組建績效管理團隊,并定期組織其參與專業培訓。通過專業知識及相關技能的學習提升其績效管理工作質量,提高績效考核及評級標準的科學性,最終促進企業績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新形勢下民營企業要摒棄落后的績效管理體系,明確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績效評價的區別,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并結合企業的發展現狀制定科學健全的績效管理體系及制度,完善績效管理的具體流程,實現全員參與績效管理局面。同時,管理者作為總策劃人需通過全局分析精準闡述企業的績效管理標準及戰略目標,人力資源部門作為績效管理體系的主要參與者與建設者需發揮自身的參謀職責,結合各部門人力資源及崗位配置進一步補充、調整績效管理體系。業務部門需將各部門的績效管理現狀遞交給管理層,增強績效考核反饋效果,員工作為績效管理的主體及主要參與者需結合自身的績效考核結果積極指出完善建議,促使績效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備,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及管理風險[4]。
當前我國多數企業強調績效管理模式的創新,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行業先進的績效管理方法及企業現狀等創新績效管理手段,制定科學有效的績效管理模式,推動企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此,民營企業要依據企業現狀選用針對性較強的績效管理方法,通過目標管理法、OKR、平衡計分卡、敏感績效管理、述職報告等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及工具等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在這一過程中管理者要注重績效溝通反饋機制的完善,在績效目標確定前期積極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其工作績效現狀及問題,在此基礎上制定雙方意見一致的績效管理標準,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其工作熱情。同時,管理層還需依據績效管理標準指導員工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其績效水平,進一步推動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績效考核指標設置環節企業要確保量化指標的占比,并依據企業的發展需求及現狀制定獨特的績效考核標準體系,同時考核指標要具有針對性,部門及員工崗位職責不同,其績效考核指標也不盡相同。此外,企業還需明確主次指標,注重關鍵指標的設定,使員工在面對多項工作任務時明確自身績效考核關鍵點,在績效考核指標指導下高效完成工作任務。另外,績效指標要反映各部門的運營情況及價值鏈運作現狀,通過全局性角度評價部門及員工的績效水平,強化績效管理動態評價機制的構建,通過融合內部考核與外部考核確定績效考核的定性及定量指標。
民營企業的績效考核通過計劃、溝通、考核及反饋流程實現員工績效的提升,這一過程中,企業要注重對各部門績效管理成果的評價,通過考核結果的充分應用提升個人績效與組織績效。個人績效方面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的薪酬水平、崗位調配等掛鉤,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積極參與績效管理,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推動企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組織績效方面通過績效考核結果合理配置資金及資源,強化生產損耗管理,進一步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
綜上所述,民營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對此,企業要樹立新型績效管理理念,優化績效體系機制,創新績效管理模式,科學設置績效指標,強化績效結果運用,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績效管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