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清
近年來,消費升級、政策扶持、技術發展推動旅游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面臨市場、行業乃至產業結構調整的巨大挑戰,創新經營模式、優化旅游產業鏈資金配置、實現上中下游各方利益最大化,提供特色服務將成為發展的重要任務。本文從旅游消費角度,研究商業銀行旅游消費金融產品的開發路徑,從而實現旅游與金融業共贏。
旅游金融是旅游和金融業相互融合,通過把旅游資源、資產、產權和未來收益等旅游要素資本化來實現旅游產業的快速增值方式。國內旅游金融行業起步于2013年,涉足旅游消費金融領域的有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OTA(Online Travel Agent) 在線旅游平臺,以商業銀行為主。
商業銀行的旅游金融產品主要包括以面向旅游企業的信貸融資支持服務和面向旅游者個人的旅游消費金融服務。旅游消費金融是指針對旅游者旅游活動中各種消費行為所提供的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旅游準備階段涉及資金預算支持、出境游外匯兌換、票務預定及旅游保險等;旅游活動階段涉及目的地存取款服務、旅游服務套餐和商品購買、快捷支付等;旅游結束階段涉及旅游積分兌換、旅游保險事宜等。
目前,商業銀行所提供的旅游消費金融主要包括旅游信用卡模式、旅游消費信貸模式、旅游保險代理模式、在線旅游金融平臺模式——衍生品模式等。其主要形式包括如招行攜程旅行信用卡、金穗漢庭東方萬里行銀聯卡等形式的旅游聯名卡、金穗旅游卡為代表的商業銀行旅游卡、以招商銀行信用卡為代表的旅游信貸服務、以招商銀行代理旗下保險公司“招商信諾”的各類旅游意外險、以驢媽媽網“小驢分期”,途牛網的“首付出發”,攜程網的“攜程寶”為代表的在線旅游金融平臺模式——衍生品模式等。
由于我國旅游消費金融起步較晚,國內信用制度暫不完善,市場發展尚不成熟,仍存在許多問題。
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結構調整時期,社會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尚未健全,居民高儲蓄、低消費的保守的消費觀念,抑制了旅游消費信貸的發展。同時,消費者對旅游保險產品缺乏系統認知,對相關旅游保險服務了解有限,旅游企業更愿意低價吸引客戶,而不是向客戶主動推薦旅游保險業務,因此旅游金融業務的市場推廣受限,市場規模偏低,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
發達國家金融服務產品本身就是旅游服務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業運行和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旅游服務金融產品仍以基礎金融服務為主,產品單一,創新能力不足,服務水平較低,制約市場拓展,影響商業銀行的多樣化經營。如國內旅游保險業務主要有旅行社責任保險、人身意外險和旅游救援保險,保險責任范圍小,選擇余地小,實用性差,難以滿足自助游、特種旅游等新型旅游市場的要求。
由于旅游項目的開發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消費者征信體系還不完善、在線旅游分期支付和保險等金融固有的風險、旅游金融信息不對稱及道德風險等,導致商業銀行對旅游金融采取謹慎的態度,抑制了旅游金融市場的發展。特別是旅游消費金融以方便快捷、個人信用作為貸款的保證方式,易出現不能償付貸款本息的情況,增大貸款風險。

商業銀行應建立包括信息溝通、資源共享等在內的客戶服務體系,大力推進資產、負債、中間業務集合化產品供給和本外幣一體化經營模式,延伸服務領域,滿足旅游客戶的各類旅游金融需求。構建旅游客戶增值服務體系,強化企業金融與消費金融聯動、線上線下聯動、信貸與投行功能聯動等業務。構建集流程控制、信息收集和工具應用于一體的信貸管理與風險控制體系,提高個貸業務經營管理的專業程度和審查審批效率。設計研發面向高端客戶的特色信貸服務,如高爾夫、游艇俱樂部會員按揭業務、“房車”旅游消費貸款業務以及專屬客戶服務聯名卡、特約商戶聯名卡等。
針對旅游產業和市場特征,發展旅游項目貸款、旅游消費信貸等金融產品,形成結構互補、價值延伸和具有規模優勢的旅游金融服務鏈。(1)加快網上銀行業務推廣,提高文化旅游、休閑娛樂等行業的網絡支付應用水平,通過消費支付的移動化、金融服務跨界化、客戶信用數據化實現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運營載體。(2)加強同旅游中介機構合作,發展按揭旅游、分期付款等創新型旅游消費金融服務。(3)以“文化+旅游+金融”產業融合為出發點,發展合適的信貸產品,培育文化產業消費信貸市場,如新型養老金融產品。
建立高效的信貸作業機制,推進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建設。發展旅游消費金融的基礎是加快個人征信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一方面,在政府主導的征信體系基礎上,銀行建立和完善消費者個人的信用等級評價體系,消除由于信息不對稱性而帶來的種種弊端,從而逐步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另一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個人收入增長預期,增強市場消費意愿,為消費金融業務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基礎。
基于征信體系的風控體系構建是商業銀行旅游金融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前提。商業銀行應基于大數據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科學高效管理客戶的價值分析、營銷策略、風險控制、績效考評等,加強系統標準化的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多元分層化的信息交流平臺,建立客戶管理信息共享機制。如銀行運用大數據技術,對信用卡客戶消費及電子商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全面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旅游消費需求的個性化時代已經到來,本地化、特色化和差異化是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的戰略選擇。互聯網快速發展下,商業銀行必須研究客戶金融需求,注重開發場景化消費模式下的旅游金融服務項目,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和便捷安全的高質量的旅游消費金融產品體系,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建設互聯網旅游金融領域商業的生態系統,完善客戶體系、信用體系、風控系統及高效的管理體系,將互聯網平臺上下資源與旅游金融對接,提升商業銀行旅游金融產品差異化競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