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鵬 閆 嬌

下午兩點,烈日當頭,在天鎮縣某村的中心廣場上,我們幾個人被村民“里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著,傾聽、交談、記錄……一直持續了將近5 個小時。
今年5 月,大同市紀委監委啟動“聚焦群眾痛點難點焦點”專項監督調研。按照市紀委監委工作方案安排,第一階段任務是發現群眾身邊痛點難點焦點問題。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為了能聽到基層真實聲音,我們一大早便來到了縣城,兵分兩路,一路在縣紀委監委機關連續召開黨政干部、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人士、企業家代表三場座談會,收集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發現共性問題;一路深入鄉鎮村舍進行明察暗訪,發現個性問題。
雖然工作已四年有余,因為在辦公室工作,少有機會能深入到基層一線,尤其是到鄉村進行實地調研,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此類工作,內心難掩緊張與激動。
在縣紀委機關和另一隊同事分開后,我便與同事驅車三十多公里,來到了這個交通相對閉塞的“土村”。一個雖稍顯破舊但卻整齊有序的小廣場,幾個村民正在閑聊,我們遠遠地停下車,走過去與他們攀談。
出乎意料的是,無論我們問什么,村民們都態度冷淡,對我們的問題大都三緘其口。沒辦法,我們只好亮明身份并說明此行的目的。
村民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
“原來是紀委的人,俺們相信你們?!?/p>
“俺們村財務賬目很少公開,都不知道錢花哪兒了?!?/p>
“張某是我們村支書的小舅子,他開著小車,憑啥吃低保?”……
村民的“話匣子”一下子被打開了,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浮現出來,我們耐心認真地傾聽著,交談著,拿出本子詳細地記錄著。
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村民越聚越多,問題搜集的越來越多,日頭也越升越高,我們口干舌燥,雙腳也開始酸痛。
“你們辛苦了,怕你們不要,我偷偷給你們買了幾瓶水?!毖曂?,一位衣著破舊的老大爺正扯著嗓子喊著。他個頭不高,有點駝背,把水遞給人群外圍的人,還沒等反應過來,水已經被村民“強塞”到我們手里。
我的心里一陣熱流涌過:老大爺舍得給我們買水,自己手里卻沒有一瓶?我們口干舌燥,村民們又何嘗不是?我們牽掛他們,他們心里也時時想著我們。曾經在辦公室工作時,寫過很多次“黨群關系情如魚水”,而這一次,我理解、體會的最深刻!
在拿到水的一刻,我也迅速掏出兜里的錢,“強塞”回了村民手里。
望著一個個樸實而又充滿渴望的面龐,手里緊握著村民送來的水,內心感受到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光榮與自豪,更感受到肩上的責任真是沉甸甸的。
調研一結束,我們便趕緊利用周末時間把調研的記錄、錄音等一一整理出來,為下一步開展專項監督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我想,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監察職責,聚焦群眾痛點難點焦點,把群眾反映最直接的相關違紀問題快查快結,讓國家惠民政策真正在農村落地生根。這,就是對樸實的村民們最好的一種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