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高級職業農民培養路徑探索

2019-11-04 05:59:53李秀慧何超群
成人教育 2019年9期

李秀慧 何超群

【摘 要】當前大部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只是普適性的素質提升,對于發展現代、多元、綠色農業具有引領、帶動作用,有新思維、有情懷、有擔當的高級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甚少,其等級認定、職稱評定工作也尚未全面展開。文章立足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狀,提出以培養高級職業農民促進農民職業化的構思,以期在福建省內貫通新型職業農民“專、本、碩”培養機制,開發高層次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項目與開展農民高級職稱評定工作。

【關鍵詞】農民教育;高級職業農民;職業化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19)09-0038-07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民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主力軍,2018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再次強調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1]同時,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用“三個讓”描繪了鄉村振興美好愿景:一是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二是要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三是要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2]因此,在新時代,伴隨著對三大愿景的向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邁入新階段。六年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已為“三農”工作隊伍形成規模奠定了基礎,但是目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數量與質量還很難跟上新時代發展的步伐,農民培育除了“量”的增長,更需要“質”的提升,高精尖、高學歷的農業人才隊伍建設是人才振興的當務之急。高級職業農民培養問題必將成為新趨勢,提上日程。

一、新時代高級職業農民的意蘊

高級職業農民是新時代的新產物,應當被賦予全新的理念。其有別于普通新型職業農民的關鍵在于“高級”。何為高級?高級不在于身份,不在于地位,而更多地體現為對新時代責任與使命承擔的綜合能力。用KSAIBs五項指標來評判的話,[3]高級職業農民應具有以下五方面能力:

第一項指標為知識(Knowledge),知識體現于學歷。在終身學習的新時代潮流下,高級職業農民應當具備高等學歷,大專學歷是最低門檻。

第二項指標為技能(Skills),技能是高級職業農民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體現,因此,他們應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

第三項指標為素質(Ability),一方面是身體素質,可將其與年齡相掛鉤,18至50周歲的健康人士都應歸于此范疇;另一方面則是示范能力,高級職業農民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領頭羊,其經營規模、產業收益與輻射帶動能力應當作為重要評判標準。

第四項指標為態度(Intervening Variables),高級職業農民作為“三農”工作隊伍的精英,應具有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情懷,同時還應兼具深厚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最后一項指標為具體行為(Behavior),高級職業農民與普通新型職業農民的區別還體現在其從事農業活動的具體行為中,需具備十年以上的從業年限,熟悉農業農村政策法規(特別是對生態農業具備深刻了解),并以此為行為準繩與底線。高級職業農民應當有新思維、有情懷、有擔當,對發展現代農業、多元農業、綠色農業具有引領、帶動作用。

二、新時代培養高級職業農民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就新時代我國的發展而言,培養高級職業農民是十分必要的。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必要途徑,是促進農民職業化的有力舉措,也是解決農業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問題的有益嘗試。同時,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在新時代也具有可行性。前期的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為高級職業農民培養奠定了人才基礎;不斷完善的政策條件創建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農民自身強烈的意愿為高級職業農民培養提供了可能。

(一)培養高級職業農民的必要性分析

新時代是“三農”工作攻堅克難的關鍵期,高級職業農民作為新時代的產物,能滿足新時代對新型職業農民提出的新要求,也能進一步促進農民職業化進程,同時也有助于解決當前農業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因此,新時代培育高級職業農民具有較大的必要性。

1.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必要途徑

為實現鄉村振興美好愿景,新時代對農民與農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高級職業農民正是適應這些新要求的必要途徑。一是新時代要求農業現代化、多元化與綠色化。高級職業農民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具備發展現代、多元、綠色農業的必要素質,培養高級職業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二是新時代要求農民新風貌。新時代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新要求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為新思維。新時代的農民須承擔新使命,運用現代化技術建設美好生態家園,因此應當具備新思維。于其本代而言,終身學習是順應全球終身教育理念的新思維。高級職業農民的培育正是農民適應新時代的重要途徑。于其后代而言,綠色思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只有農民具備綠色思維,才能真正實現綠色生態農業,造福后代。二為新作為。新時代是扶貧攻堅的關鍵期,農民自身的發展已然滿足不了時代的需求。高級職業農民的強大示范帶動作用,正是扶貧時代的重要助力。因此,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必要途徑。

2.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的有力舉措

農民職業化是農民由身份象征向職業標識的轉化,其實質是職業農民的生成。新時代,農民回歸職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是大勢所趨。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與評定是農民職業化的必然途徑,也是農民職業化的重要體現。高級職業農民的存在,標志著農民身份標簽的徹底撕除——農民與其他體面工作一般無二,在這個社會上享受同等地位與尊嚴,同第二產業人員、科研人員、醫生、教師等職業一樣享受職稱評定的待遇。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標志著農民這一職業的規范化、專業化與標準化——加入職業農民隊伍需要門檻,人員隊伍穩定,有一套專業規范的管理制度,具備完善的配套措施。這兩個標志正是農民職業化的最終愿景。因此,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的有力舉措。

3.解決農業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有益嘗試

農業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問題貫穿農業隊伍建設的全進程,使得我國農業人才培育工作效果不佳,農業人才新生力量后續不足。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解決農業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有益嘗試。一方面,通過院校從在校涉農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這類高素質人才中定向培養新一代職業農民,助推“三農”人才沉下基層。另一方面,通過高級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完善系列配套措施,以政策、資金、項目等支持吸引新一代農業人才,并提升存量農民的綜合素質。高級職業農民培養以推力、吸力雙管齊下,真正做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雙向動員,解決鄉村農業人才缺失與流失問題。

(二)培養高級職業農民的可行性分析

盡管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迫在眉睫,但要大范圍開展,將其落地生根,卻需要成熟的條件。當前,福建省高級職業農民培養內在條件與外部環境都趨于成熟,存在較強可行性。

1.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為高級職業農民培養奠定了人才基礎

從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狀來看,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形成一支約40萬人規模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省農業農村廳李岱一副廳長在2018年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推進工作培訓班上指出,今年全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是32 320人。[4]從全國培養情況來看,截至目前,我國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規模已經超過1 400萬人,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將達到2 000萬人。[5]我省乃至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已然形成一定規模,但是離現代農業發展對職業農民的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學部委員張曉山提出,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模應保持1億人,若是穩步發展,還需24年完成任務。[6]那么,在未來的24年,這些新型職業農民便是高級職業農民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他們的縱深教育是高級職業農民培養的重要內容。

2.不斷完善政策條件,創建良好外部環境

自2012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開始,每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對其進行了強調。此外,《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設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意見》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做出詳細指導,2017年出臺了《“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提出了至2020年在全國培養2 000萬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目標。隨后,全國各地市陸續出臺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與扶持辦法,明確具體支持措施。福建省于2018年5月正式出臺《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和扶持辦法》,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新型職業農民分級認定細則。之后,《福建省農業廳關于下達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省級示范培育辦班計劃的通知》一文又明確部署,按照鄉村振興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創新形式推進分層分類培訓,對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等高級職業農民實施重點培育。這些不斷出臺的政策文件,為高級職業農民培育奠定環境基礎。

3.高級職業農民培養的可能性分析

筆者針對農業從業者設計的“高級職業農民培養調查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農業從業者對學歷提升與職稱評定意愿較為強烈。在對福建省1 560名農業從業者的調查中得知,98.08%的人都有繼續接受成人本科教育的愿望,還有部分人想在完成本科教育后再攻讀非全日制碩士,其中,有極其強烈意愿并愿意付諸行動的人數超過一半。關于高級職業農民職稱評定方面,89.74%的人想要進行職稱評定。因此,農業從業者對學歷提升與職稱評定的強烈意愿為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三、福建省高級職業農民培養路徑

當前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勢頭良好。因此,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一直是政府與農民的愿景,讓這個愿景變成現實,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關鍵。而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實質上是對其人生道路的規劃。從培養對象上看,要兩條腿走路,牢牢把握存量與增量農民的培育。從形式上,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在農民發展的不同階段,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選擇適當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培養的同時,通過外部保障,滿足他們接受教育及進行職稱評定的需要。

(一)堅持存量農民與增量農民的培育雙管齊下

當前,我國農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新型職業農民、存量農民與增量農民。“存量農民”指的是正在進行轉型或者有希望轉型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傳統農民,也就是待改造的傳統農民。這類群體以農業為生,長時期從事農業生產。“增量農民”指的是當前并未從事農業但將來可能成為農民的群體或者正在被參照新型職業農民標準培養的涉農專業學生,也就是潛在的未來農民。對于存量農民與增量農民的培育應當有所區別,通過針對性培養提升效果。

1.推進存量農民徹底轉型

農業部對新型職業農民提出硬性條件有三:年齡范圍為18至50周歲;高中或同等學歷畢業;以農業收入為經濟來源。對存量農民的轉型改造,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1)轉變存量農民固有思想。加大宣傳力度、發揮“新農賢”與現有新型職業農民的帶頭引領作用、開展培訓教育等,提升他們自主學習意識,增強他們對科技與新事物的吸收能力,培養他們敏銳的市場觀念。

(2)提升存量農民知識水平。改造傳統農民的關鍵在于提升其學歷水平。繼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提升工程,優化遴選制度,讓真正有需要的農民接受學歷教育。同時,鼓勵農民接受多類型、多層次各類培訓,給予農民等一定教育補助。

(3)增強存量農民道德素質。通過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加大法制宣傳力度、豐富農民文化生活、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等方式,提升農民道德素質。要讓他們意識到農民是一種職業,把農民奉為正式職業,遵循職業道德,以職業標準要求自己。

2.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的增量農民

增量農民學歷高,能力強,但就是無法真正沉下基層,為“三農”服務。因此,可以從下面三方面著手,培養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的增量農民。

(1)開展涉農專業的定向培養。對涉農專業在校學生培養,不妨嘗試參照免費師范生模式。由政府出錢為那些愿意在畢業后下基層服務的學生提供高等教育機會,讓學生以服務“三農”為學習方向,在學習中有側重地接受系統農業教育而非普通素質教育,最終使得學有所成的農業人才真正投身“三農”工作,為農村與農業的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策傾斜力度,一在于資金鼓勵,二在于技術支持,三在于項目對接。解決“三農”問題,除了“三農”工作者的奉獻,還需要提供一定利益,讓他們有所盼望,助力其個人與產業發展。但是,政策傾斜一定要有針對性,因地、因人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在提供基金、技術與項目支持時,須制定細則,做到有據可循。

(3)加強農村與農業吸引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的未來農民,要大力加強農村與農業吸引力。一方面,加強農村與農業的“硬吸力”,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待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鄉村社會治理,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等。另一方面,加強農村與農業的“軟吸力”,即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挖掘“文化鄉愁”、傳承民族民俗,塑造淳樸向善的良好鄉風。

(二)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

“新型職業農民”要采取學歷與非學歷兩種教育形式,通過二者的互相補充,平衡高級職業農民多層次、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以期得到更佳成效。

1.注重學歷教育,創新學歷教育培養模式

(1)持續發力學歷提升工程,建立“專、本、碩”培養機制。全日制普通教育的“專、本、碩”培養機制已然建立,但是,成人函授教育及培養機制仍未完善,尤其是“專、本、碩”通道尚未貫通。筆者所在課題組調查研究了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等7所涉農院校承擔的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工程,發現當前福建省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函授學歷教育僅有函授中專與函授專科兩個層次,沒有提供進一步上升的通道。因此,在新時代,培養高級職業農民,我們不妨嘗試在繼續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函授專科學歷教育的基礎上,提升學歷教育層次,建立“專、本、碩”培養機制。

高級職業農民的培育,橫向隊伍發展壯大與縱向精英人才的培育不可或缺。福建省在近六年已形成一支約40萬人規模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其中,每年通過函授專科學歷教育培養2 000名新型職業農民。但學歷層次在此止步不前,不利于新型職業農民的進一步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在這一人群中挑選拔尖人才,接受進一步教育。如圖3,可每年在專科畢業生中挑選20%(也就是400名)優秀人才繼續參加專升本教育;在專升本畢業生中挑選10%(也就是40名)優秀人才攻讀碩士研究生,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學習需求。

然而,這一項目難度有三。一是部門協調問題。當前的新型職業農民函授專科學歷提升工程由農業部門主導,但學歷學籍卻歸教育部門管理,若是實施專升本與研究生教育,還需更多部門相互配合協調,難度也進一步增大。二是項目費用承擔問題。在對新型職業農民這一群體的調查中發現,近半數的人希望政府全部負擔教育費用(如圖4)。盡管50%的人愿意自己承擔部分費用,但這比例又該如何分配?食宿、學雜費全免,這對政府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三是質量保證問題。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新型職業農民函授學歷教育如若貫通本、碩渠道,如何把控其教育質量,如何促進函授教育與全日制本科與研究生教育銜接。這些問題都有待探究。

基于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加以改進。第一,成立新型職業農民高等繼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農業農村部牽頭,各相關部門與單位共同組成領導小組,根據新型職業農民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發展情況,自上而下規劃清晰的頂層設計,協調各部門的工作,明確主體責任,科學制定有關政策,為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掌舵護航。第二,多方共同承擔教育費用。當前新型職業農民函授專科學歷教育學雜費、書本費、食宿費及農業職業資格證書報名費全部由政府一力承擔,專科學費較低還能實現,專升本及研究生教育投入較高,若是全由財政支出,一方面加大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學生因免費學習而不懂珍惜。因此,可以通過政府提供部分資金、學生自己承擔部分費用以及社會支援來分攤教育費用。第三,建立動態管理機制,確保教育質量。函授教育質量一直頗受非議,為提升教育質量,需要“寬進嚴出”,通過改革招生方式、優化課程設置、增強師資力量、改革教學模式、加強過程管理、考試管理等手段嚴格保障與監控全程教育質量。

(2)在涉農院校中設立“鄉村振興創新班”。涉農專業全日制在校大學生是我國培養高級職業農民的強大后備軍,也是新型職業農民精英教育主要培育對象,涉農院校嘗試設立“鄉村振興”創新班大有可為。

在涉農院校全日制本科生中按照“自愿報名、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一定數量的學生參與項目。實行獨立班制和“小班化”教學,采取“案例+理論合作教學”、“項目+實踐活動教學”、“情景+產學研融合教學”等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由多領域校內外導師共同指導,提供全面的理論與實踐指導,培養具有“三農”品質情懷、跨學科綜合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新時代“三農”領軍人才,形成多維度農村精益人才培養體系。

在學生畢業后為其提供繼續深造與就業機會。為提升培養效果,可實行淘汰機制,對其進行年度考核,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重視非學歷教育,建立高級職業農民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機制

(1)開發高層次培訓項目。非學歷教育是高級職業農民培育的重要形式,對新型職業農民能力的提升,職業道德素質的增強,職業技能水平的提高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級職業農民培育,應當在滿足普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要求的基礎上有所提升,并形成長期的、穩定的、全面的制度。高級職業農民培訓有別于普通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應當是高層次、高要求的精英化培訓。因此,開發高層次的培訓項目是大力發展高級職業農民非學歷教育的必由之路。而此類高層次培訓項目的“高級”集中體現于培訓對象、培訓目標與培訓內容。

第一,遴選高層次培訓對象。高級職業農民培訓,顧名思義,培訓對象為高級職業農民,但當前又有哪類群體符合高級職業農民定義呢?農業職業經理人、青年農場主、村主干等這些大專及以上學歷,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高,經營規模、產業收益與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領頭羊”便是這類高層次培訓的主要對象。

第二,制定階段性高層次培訓目標。高級職業農民的培訓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能力提升階段,也就是評定職稱前,此階段培訓旨在讓未取得高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各方面素質與能力得以提升,達到高級職業農民要求并取得高級職稱。第二階段為繼續教育階段,也就是評定職稱后。此階段培訓旨在讓已經取得高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接受繼續培養,鞏固并更新已有知識,進一步自我提升,從而通過職稱定期審核。

第三,設置“能力+職業道德”培訓課程。開展高級職業農民培訓,需根據不同項目要求,開發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課程,建設高層次新型職業農民的課程庫。在課程內容上,堅持能力提升課程與道德素質培養課程相配合,添加思想政治教育、公關禮儀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農業法律法規教育等課程,提升新型職業農民道德意識與綜合素質。在課程教學上,采取線上與線下課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云平臺與Moocs,優化線上課程。線下豐富課程教學形式,多依靠實訓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增強培訓效果。

(2)建立非學歷教育與學歷教育銜接機制。當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與學歷教育一直被視作兩個不同的個體,不存在太多關系,但這卻不是兩者間的應然狀態。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之間應該建立學習成果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培訓與學歷教育的銜接,從而推動完整農業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

首先,新型職業農民評定高級職稱必須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并參加一定學時的培訓,在評定職稱之后,仍然需要接受一定學時的繼續教育。這時候,若能在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間進行銜接,實現學習成果轉換,便可推進高級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的開展。首先,實現學習成果轉換。當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采用學時計算,學習滿一定學時并通過考核的學員可獲得結業證書,并未建立學分制。但是,學習成果轉換卻需要在學分銀行中實現,若以學時進行計算,便無法進行學分互認。新型職業農民若是參加學歷教育,則可將相關課程學分折算為培訓學時,而參加培訓的學員,也可同時參加學歷教育,將其中相關課程學時折算為學分,計入學歷教育。

其次,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高級職業農民培訓與學歷教育有諸多共同之處,因此,教育對象可以共享,其課程、實訓基地等也都是可以共享的。也就是說,培訓學員可以同時參加培訓項目與學歷教育,而培訓與學歷教育的教學環節緊扣,課程是共享的,可以二選一,實訓基地也可以是共享的,進一步推進職業能力與學歷層次的同步提升。

最后,成立專門評定機構。培訓與非學歷的學習成果轉換不是由新型職業農民說了算,也不是由承擔培訓教育的單位決定,而應當由專門的第三方評定機構來做決策,以確保成果轉換的公平性、公正性與科學性。

(三)堅持外部保障為高級職業農民培育保駕護航

高級職業農民培育,僅僅依靠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若是沒有形成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缺乏社會各界的配合,這項工作是無法順利開展的。此外,高級職業農民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先鋒隊,更應起引領示范作用,所以需要建立退出機制,以確保其在高強度的競爭之下不斷進步,得以發展。

1.配齊法律法規與政策措施,保護職業農民地位尊嚴

當前,我國教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醫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律師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然而,農民作為一種職業,卻沒有屬于自己的法律法規,在社會上仍然得不到尊重,權利得不到保障,地位受到挑戰,但同時,農民的行為舉止也受不到規約,部分農業從業人員違法犯罪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因此,應當制定新型職業農民法律法規,用以指引、評價、教育、預測和強制農民行為。

除了法律之外,還需要完善高級職業農民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比如制定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細則,明確規定職稱評定第三方權威機構,詳細闡述新型職業農民初級、中級與高級職稱評定所需條件,所經程序及獲取職稱后的待遇等。制定認定扶持辦法,分類型進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明晰認定條件,認定程序及具體扶持措施等等。

2.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共同體,形成各方合力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僅依靠政府和農民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因此應當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共同體,形成各方合力,共同推進高級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這個共同體可由政府、農業企業單位、高校、農民協會、銀行、社區民間團體、新聞媒體界等組成,政府通過價值引導、資源調配與政策制度保障等手段,強有力引導、統籌社會各界共同承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主)則為新型農民培育提供一定金融支持。可圍繞回鄉創業人群,設計、推出更多靈活簡便的金融產品,從信貸資金、結算渠道及其他金融中介服務方面給予扶持;農民協會可組織農民開展學習培訓活動,比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交流會、學習論壇、實地考察等活動;農業企業單位可與高校合作,設置新型職業農民專項獎學金,實施項目對接。企業給在校學生提供實訓機會,高校則為農業企業定向培養并輸出人才,實現“訂單式”培養。新聞媒體界在社會輿論方面發揮著巨大影響,通過榜樣宣傳、政策法規普及、“三農”新聞報道等,在社會上形成高級職業農民學習培訓的良好氛圍。

3.實行“淘汰制”,推進高級職業農民動態管理

一個職業的存在,必然伴隨著劇烈的競爭,若是安于現狀,終究會被淘汰。為了促進新型職業農民的可持續發展,保持“三農”工作隊伍的先進性,應該對高級職業農民進行動態管理。

(1)成立監督評價委員會。監督評價委員會可由多方共同組成,比如政府部門、高校專家、所在農業協會成員、所在單位同事及同行代表等,共同監督其行為舉止。若是存在職業道德缺失或者違法犯罪等行為,監督評價委員會有權通過全體會議強制其退出,取消其職稱。

(2)實行年度考核。取得高級職業農民職稱不代表可以“一勞永逸”,只有接受繼續教育,才能保住職稱。每年對高級職業農民進行年度考核,要求農民每年至少參加一定學時的培訓學習,并且組織農民進行技能測試,對于不具備考核條件或拒不參加考核的,取消其高級職稱,5年內不得再次申報。

(3)建立重新培養機制。高級職業農民退出機制并非完全的只出不進,應該根據其行為的影響程度規定其“重入”期限。若是考核不合格或是輕度違反職業道德,則可以重新培養,若其通過審核,可以重新獲得高級職稱。

四、結束語

高級職業農民的培育是新時代“三農”攻堅的有力舉措,具有較強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鄉村振興”呼喚高級新型職業農民的崛起,新型職業農民向往更高水平的提升。精英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將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必由之路,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涉農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與“質量興農”的有益嘗試,也是新型職業農民擔當鄉村振興戰略大任的重要途徑。一旦形成規模,將大幅提升現代農業質量效益與競爭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

然而,新興事物的發展過程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我們必須認識到,一方面,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是曲折的,它畢竟是新時代一個新的探索,工作尚未起步,進程中也勢必會遇到種種問題,比如:如何保障高級職業農民教育質量?如何規范化、細則化實施高級職業農民職稱評定?……當前的路徑規劃還僅是設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加以調整優化。另一方面,高級職業農民的培養擁有光明的前景,作為研究者,我們需懷抱夢想,堅持信念,高級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定能有所突破,勢必能在新時代綻放花蕾,吐露芬芳,為“鄉村振興”宏圖增添濃厚的一筆。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8-02-04)[2018-10-09].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2]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等答記者問[EB/OL].人民網(2018-09-17)[2018-10-13].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8npc/GB/418165/418316/index.html.

[3]胡靜.基于KSAIBs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標準及實現路徑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18.

[4]鄭晶晶.2018年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推進工作培訓班在福州召開[EB/OL].海峽農業新聞網(2018-08-23)[2018-10-13].http://www.fjxdnyyjy.com/index.php?a=contact&id=479&m=News.

[5]新型職業農民超1400萬人[EB/OL].人民日報網(2018-01-28)[2018-10-13].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1/28/nw.D110000renmrb_20180128_4-01.htm.

[6]翟帆.1億新型職業農民打哪兒來[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2018-03-21)[2018-10-13].http://www.jyb.cn/zgjyb/201703/t20170321_581852.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av男人.com|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jizz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国产亚洲精|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网|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欧美成一级|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91偷拍一区|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麻豆精品在线|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91国语视频|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成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毛片久久久| 国产毛片基地| www亚洲精品|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蜜臀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97av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色婷婷成人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第一视频区|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swag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无码av三级|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国产99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少妇精品在线|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超碰免费91|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