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含春
摘? 要:游戲作為3~6歲兒童的主要活動方式,同時也是幼兒園的主要教學方式,許多教學內容要通過游戲來展開。所以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游戲課程教學水平非常重要。該文闡述了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游戲課程教學現狀及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專業? 游戲課程?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150-02
游戲是人類基于物質需求滿足之上的,在一定范圍內遵循某種特定規則,通過游戲完成能達到精神世界需求的滿足,同時游戲也是人類的一種減壓方式。游戲活動是人類不管處于幼年期、發育期、成熟期甚至老年期都會需要的行為方式。特別是幼年期,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游戲是他們認識社會、學會交往的橋梁,良好的游戲設計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素質的快速提升。
同時,由于學齡前兒童年齡比較小,專注力以及自控力都非常低,幼兒教師主要通過興趣引導來開展教學工作,游戲就成了針對學齡前兒童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學方式,幼兒園的很多教學工作都需要通過游戲來完成。比如老師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以穿鞋為例,可以設計指導穿鞋的兒歌讓孩子學習,可以設計穿鞋比賽來幫助孩子進行穿鞋的練習。所以,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游戲課程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游戲課程教學現狀
游戲是在一定規則條件下自主性非常強的活動。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影響,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適應了“你教,我學”的教學方式,學生傾向于被動接受,教師則是主動傳授,課堂是教師主導的課堂,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腦子被每節課的內容填得滿滿的,沒有發揮想象的空間和時間,甚至沒有游戲的時間,造成很多學生自己都不會做游戲,體會不到游戲中的快樂,更別談設計充滿想象力的游戲開展幼兒教學了。所以,在高職院校游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學生游戲,把更多的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課程的學習中,自主設計游戲。
另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前兒童游戲》是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能課,可是很多院校仍然作為普通課程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學生的學習內容離實際應用太遠,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應用不到實際的幼兒園教學中。很多新畢業的幼兒教師根本不會設計游戲,認為游戲就是讓孩子玩玩具,或者將游戲課程上成了教師展示課,或者設計出的游戲孩子不會玩,不想玩,覺得沒意思、激發不起孩子的參與興趣。
2?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游戲課程教學對策
要想教好《學前兒童游戲》這門課,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參與設計游戲,并實際演練,體驗游戲教學的各個環節,這樣在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才能設計出孩子喜歡的游戲。同時,給予學生足夠的幼兒園實習實踐機會也是必須的。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案例教學、學生自己設計游戲、幼兒園實習來提升學生游戲課程教學水平。
2.1 案例教學
高職院校《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師要在課堂上多增加學齡前兒童游戲設計的案例教學。在案例教學開始時可先告訴學生設計游戲的要求和條件,比如游戲要鍛煉孩子什么方面的能力、參與人數、場地大小、孩子年齡段等,先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及要求自己思考可以設計什么游戲,之后教師再通過案例講解,讓學生學習游戲設計的各個環節,過程中學生自然就發現在自己思考設計游戲過程中的各種不足和考慮不周,幫助學生提升游戲設計水平。
此外,教師要盡量收集好玩的幼兒園游戲,挑選有趣的適合的游戲交給學生,讓學生體驗游戲的快樂,玩得越多,想法就越多,有一顆游戲的心,就能隨時隨地隨教學內容設計出好玩的游戲。
2.2 學生自己設計游戲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游戲教學實踐能力包括活動選材、計劃編寫、游戲準備、游戲組織以及游戲效果評價。要想設計出好玩、能激發孩子興趣、孩子能理解游戲規則及順利參與并完成游戲全過程的游戲,必須在設計游戲時綜合考慮孩子的年齡、生理特點、認知水平、理解力、活動水平及興趣愛好,同時還要符合游戲設計的目的以及參與人數、場地等客觀因素,最后還要考慮孩子的安全因素,確保游戲在安全的規則、環境下進行。
教師可以以實習作業的方式給學生布置游戲設計任務,教師在課堂上檢驗學生游戲設計效果,可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言講述自己的游戲設計及相關規則,講完之后大家可以對發言人講述的游戲設計進行補充、提出疑問或者改進意見,教師可針對同學們的發言進行總結、引導。
如果針對學生設計的游戲大家褒貶不一,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教師可針對此類型的游戲設計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試玩。游戲是各個年齡段都需要的解壓方式,小孩的游戲大人也可以玩。如果覺得高職院校學生年齡段和幼兒園孩子年齡差距較大,在條件允許下可以組織一定數量的幼兒參與到新游戲的試玩中。通過組織一定數量的學齡前兒童參與游戲,包括準備游戲材料、向他們講解游戲規則、監督他們游戲進行、游戲中作為裁判且過程中保證幼兒安全等,這其實就是一次實戰型的幼兒園游戲課程。
通過幼兒園小朋友實際演練新游戲玩法,直接驗證了該游戲設計者的水平。如果演練過程小朋友都玩得很嗨,參與度很高,甚至游戲過程中還吸引了很多其他小朋友想參與其中,那這個游戲設計就是成功的。如果演練過程中出現一部分孩子理解不了規則,不知道怎么玩,或者玩一會就覺得沒意思不想玩了,或者游戲中很多步驟對孩子來說偏難,基本都完成不了,那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游戲設計。沒有考慮到孩子年齡特征,把游戲設計得過于簡單或者過難,或者規則表述不明確,孩子理解不了等,這些都是影響游戲實施效果的因素。
2.3 加強幼兒園實習,提升游戲組織水平
《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終歸是一門技能課,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讓學生真正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才能設計出符合孩子年齡特點、讓孩子感興趣的游戲。技能訓練需要不斷進行實際操作才能達到成熟。所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領導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實際工作崗位鍛煉,通過崗位實操訓練提升學生游戲教學實踐能力,創設游戲課程實踐性教學環境與條件,做好游戲實習與實踐指導工作,通過園、校合作建設好實習基地,建設好“雙師教學團隊”。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如簽署合作辦學協議等,與各種類型的幼兒園合作開展共同辦學。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為在校生提供實習基地,另一方面還可以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
學生通過學校被安排到幼兒園實習,幼兒園負責安排學生進某班級協助有經驗的幼兒教師一起開展班級教學工作,在帶班過程中學生既能從幼兒教師身上學到許多實際的幼兒游戲開展經驗,同時還能幫助幼兒教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學生和幼兒園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3? 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是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活動方式,在幼兒園開展教學也主要以游戲形式為主,因此,針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游戲設計、準備、組織、實施能力培養就非常重要。高職院校要重視《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同時要不斷更新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設計、切身體驗以及游戲改進過程中,逐步提高游戲設計及組織實施技能。
參考文獻
[1] 趙欣.淺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游戲技能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1):142.
[2] 徐麗玲.學前大專生游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10):4-6.
[3] 張春艷.張家口地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教學現狀與改革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