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姍姍
摘 要 小學高段數學學習是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關鍵步驟,也是學生進行初中知識學習的開始,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效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夯實數學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做好準備,因此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應該不斷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文章當中便就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小學高段;數學學習;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091-01
小學數學是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學習基礎的數學知識,在三四年級的時候初步接觸了代數和幾何的淺層內容,到了五六年級,學生已經步入了數學知識初級的中層內容學習。此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是學生進行接下來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抓住重點,再加上高年級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較為復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聽不懂、反復練習仍舊出錯,漸漸地學生便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對于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開展貼近生活的數學實踐活動
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烈都是現今小學生的特點,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進行趣味化的課堂設計,引入生活內容,開展數學的教學實踐活動。如,在《折線統計圖》的內容教學當中,教師可以以每個人家中的日常瑣事作為數據的來源。家中的水電用量、煤氣用量、三餐花銷等都可以用來做為教學實踐的活動主題。以家中的煤氣用量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每天放學之后,在家長的帶領下進行煤氣表的查詢。教師在安排活動之前應該事先與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一方面是保障學生的人生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夠拉近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能夠在家長的監督之下,按期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之后教師在規定時間之后向學生收集成果,并在課上將這些成果制作成折線統計圖,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二、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
小學是學生正式接受教育的開始,也是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無論是在學生未來的發展當中,還是學生現今的學習生活當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重視起學生數學基礎的夯實,從而助力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成長。在我國有句話,叫做“基礎決定高度”,在教學當中,教師一方面要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掌握當堂課程應掌握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想要夯實學生數學知識基礎,應該改善單一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適當調節教學進度,從而保障學生基礎知識部分的牢固。
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當然,數學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但是僅僅是進行知識積累,而不促進思維的成長,就相當于是“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說是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重要項目,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起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在此教師可以采用直觀演繹的方式。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成長發育時期,對于外界的事物、思維、知識對視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來接收的,這就使得一些抽象化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借助一些實際性的物體來幫助學生進行認知。如,在《折線統計圖》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幾組數據的觀察,以此來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
四、靈活運用多媒體錄播功能,展示數學學科魅力
多媒體設備是在教育當中最為常見的教學輔助設備,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將原來書本上的枯燥問題或是數字轉變成為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媒介形式,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對于小學生來說,抽象的數學知識十分難懂,而且學生難以將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當中的事物相聯系起來。但是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學生通過“看”或“聽”的形式將現實與抽象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促進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如,在《比例》知識的教學當中,教師便可以在多媒體上進行操作,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比例。現今網絡當中各種電子地圖應有盡有,而且具有街景的功能,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向學生展示現今所在的位置,由世界地圖開始,慢慢縮小比例尺,到中國、到省市、到市區、到街道,最后想學生展示學校的街景畫面,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比例尺的認識。
五、結語
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提升,需要教師不斷嘗試教學方法,基于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于學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16+122.
[2]李國林.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