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梅
摘 要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與小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緊密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小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師只有在閱讀教學中應用科學的方法,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182-01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需強調閱讀教學效率。本文對其開展全面研究,并提出幾種教學方法,為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提供合理參考。
一、結合文本發展多元教材
(一)增加知識
在教學中,可結合教材特點增加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的知識,如拓展背景的知識。比如,在《陶校長的演講》中,可擴展解釋陶校長把“知行”改為“行知”的原因,同時按照課文內容擴充一部分有關曉莊師范學校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消化演講的內容。
(二)適當刪減
課文中往往出現很多陳述和介紹類型的內容,教師聯系教學任務對其適度減少,在關鍵教學內容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比如,《秦兵馬俑》一文描寫兵馬俑神態的自然段,分析中只要把握“神態各異”的詞語,學生自然了解內容。因此,教師在課堂小練筆中投入較多時間,確定主要訓練點“圍繞中心句寫話”和“聯系想象,寫活靜物”。
(三)舉一反三
在教學中,為了成倍增加教材內容選擇一篇帶多篇的方法,增加信息量,拓展閱讀范圍,不僅獲得學生的歡迎,也滿足新課程的要求。例如,在講解《負荊請罪》時,教師引入故事“和氏璧”“完璧歸趙”“將相和”等,可以講解《史記》的結構,還可以總結“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典故。
(四)延伸擴展
教材中存在不少空白,教師應高度關注這部分空白發揮的作用,利用教材的空白,適度延伸發展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于學生形成發散思維。例如,在講解《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時,有句話“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就是留白。讀者由此分析巴金老人怎樣思考,怎樣為人類作出貢獻。
二、加強讀寫訓練
(一)不斷積累語言
在指導學生開展大量閱讀、自主感受讀寫規律的前提下,我們應積極培養讀寫整合意識,確保科學遷移讀寫規律,學生真正體會美妙的語言。同時鼓勵學生主動積累語言材料,多讀、多背、多體會文思俱佳的內容。
例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中,作者準確到位地把握桂林山水的景色特點,并通過優美的語言向讀者展示這些景致。學習這篇課文時,利用“熟讀成誦”的方法吸引學生進入情境;在不斷吟誦中,學生深刻體會桂林山水的意蘊美;在彼此交流中,學生逐步掌握作者的特殊表達方式。
(二)優化閱讀效果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結合教材重點開展有規律的訓練,整合讀寫訓練,以便學生創新開展閱讀學習。在閱讀實踐中,聯系讀寫訓練和閱讀內容,引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有時還根據訓練內容設計科學的練筆活動。教師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并結合讀書筆記和練筆質量設置彈性目標,有利于學生持續創新;利用展示與評價讀書筆記的方式吸引學生深入溝通。例如學習《荔枝》時,用“細讀─賞析”的方法指導學生精確了解刻畫人物的方法:首先引導學生開展細讀,找到課文中精細描寫的句子,并在空白位置添加眉批,點出這樣寫的好處;然后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共同交流這樣描寫的好處,評價描寫的精妙之處,體會作者語言隱藏的真情實感。
三、激發閱讀興趣
(一)設計游戲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對全部游戲活動都感興趣。教師通過設計游戲開展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喜歡閱讀。例如,《將相和》教學中,教師可以課堂上設計“智慧星”的游戲,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得到小星星。這些問題具體包括:廉頗和藺相如是什么關系?廉頗為什么向藺相如道歉?你從文中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正確后可獲得一個小星星,最后統計誰得到的小星星最多,就可以得到“智慧星”的稱號。教師結合實際情況獎勵部分學生。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開展閱讀。
(二)建立情境
現今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較快,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語文教師應熟練使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材,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建立情境。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時,教師事先準備了幻燈片,采取生動的方法全面展示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先是百草園,充滿了趣味性;三味書屋內的私塾先生比較嚴厲,但經作者的描寫,學生在課堂上偷樂,客觀反映了書屋的生氣。用幻燈片展示作者描寫的內容,學生借助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課件,形成真實的感受。多媒體的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識。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高效的教學方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采取最佳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引導學生掌握閱讀中隱藏的知識,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學以致用,才可以徹底提高教學水平,保證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印惠.改變高耗低能狀況,構筑高效閱讀課堂——淺談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和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