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10月25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西應急管理廳組建一年來,在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479支、13.5萬人的應急救援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會上了解,目前山西省的應急救援隊伍主要有四類:一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全省共有159支6212人;二是省軍區和武警山西省總隊應急救援隊伍,共有184支5510人;三是專業救援隊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災害類救援隊伍,共有714支74023人,一種是生產安全事故類救援隊伍,共有322支42564人;四是社會救援隊伍,主要以藍天、天龍救援隊為主,共有100支6534人。共計1479支隊伍、約13.5萬人,分布在全省117個縣(市、區),且大部分都有實戰經歷,特別是今年在鄉寧“3·15”山體滑坡和沁源“3·29”森林火災救援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基本滿足山西省應急救援的需要。
會上,山西省應急管理廳黨組書記、廳長薛軍正也指出,一年來,從調研統計、座談了解和組織應急救援行動中,應急廳也發現“部分領域救援力量薄弱,救援人員年齡偏大、退出機制不暢通,救援裝備水平不高、信息化保障能力較差”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并表示,下一步省應急管理廳將針對救援裝備,如3D聲納、熱成像儀、無人機等高精尖裝備,及資金來源和參與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保障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提升應急救援隊伍救援能力。
據悉,未來,省應急管理廳具體將在5個方面進行重點推進。在加大應急救援裝備保障力度方面,省應急管理廳將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提供必要支持,為救援隊伍改造升級指揮系統、配備先進設施裝備。同時,加大通信保障力度,依托省政務云建設應急管理大數據平臺,為決策部署和指揮救援提供有力支撐;在加強重點領域救援隊伍建設方面,針對山西省沒有常駐國家森林消防救援隊伍,難以應對處置大風天氣和復雜地形條件下森林火災的實際,積極向國家爭取設立山西省森林消防救援總隊。目前,省政府已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成立山西省森林消防總隊的請示》;在加強航空救援力量建設方面,省應急管理廳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建省級航空救援隊伍。
同時,積極協調應急管理部在山西省設立航空護林站;在完善應急救援保障機制方面,積極協調出臺應急救援人員“商業意外保險制度”和“退出保障機制”等相關政策措施,設立應急救援專項公益基金,建立應急救援撫恤、獎勵制度,實行應急救援車輛免費通行機制,為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堅強的保障;在提升應急救援指揮能力方面,督促各專項指揮部辦公室成立應急指揮專班,實行定崗定人定責,加強模擬推演、應急演練和實戰鍛煉,大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并通過輪訓調訓、舉辦專題培訓班等方式,加大對全省領導干部和應急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帶動提升應急救援隊伍救援能力。特別是把社會救援力量也同步納入培訓計劃,讓社會救援力量享有更多專業化訓練機會,提升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