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定元
1950年底,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了。我經常會買《紐約時報》,因為它登載的戰爭消息最詳細。當我看到志愿軍把美軍從鴨綠江畔趕回到三八線,心里很興奮。跑到實驗室時,可能臉上還有著笑容,一位同事開玩笑說:“今天你高興了,你們打了勝仗了。”雖然是說笑,但我聽了覺得十分尷尬,心想如果戰爭擴大,這種環境可怎么待下去呢。
那段時間,我開始思考回國的問題。我為什么要留在美國?論文做完有什么意義呢?博士學位對我有什么用呢?最終,我決定趁還可以通行的時候回國。我訂好了1951年5月10日離開舊金山的船票。
我按規定在3月底去移民局辦理護照延期,移民局的辦事員一開頭就問我:“共產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我說,我是學科學的,不懂什么主義。他解釋說:“國民黨與美國是資本主義,現在中國大陸是共產主義。”我說:“如果國民黨是資本主義,那我寧愿是共產主義。”他接著問:“美國就是資本主義,不是很好嗎?”我說:“美國有許多很好的地方,我來美國是為了學科學而來。”他忽然冷笑:“我知道你們中國人都想賺美元。”聽聞此言我很氣憤,大聲對他說:“是有個別中國人想留下賺錢,但大多數人不是。我就是要回國的。”他以為抓住了我的把柄,說:“你這話是否作準,我要記錄下來。”我告訴他,我已經訂好船票。這句話大約沖擊了他傲慢的心態,他在對話表的末尾打上“departed before 10,May”。Departed有強制出境的意思。
1951年5月,我拎著兩只沉甸甸的箱子,在舊金山碼頭登上了“戈登將軍”號海輪。近一月的海上漂泊,6月2日“戈登將軍”號海輪抵達了虎門,正是林則徐虎門硝煙紀念日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