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業
近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和規模令人驚艷。但電商發展到現在,仍存在著電商細分領域發展不足的缺點。作為互聯網專業人士,王黎從一個技術員到湖南隨手購科技的聯合創始人,秉承一個理念,那就是在電商行業里技術要解決市場痛點,通過解決市場痛點去找到新的細分領域發展機遇,而目前新電商的發展,機遇在下沉市場……
做技術還做培訓,不走尋常路
王黎于2006年考取武漢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時他已經精通Java、SQL、JAVASCRIPT、XML等開發框架。
初入職場,王黎先后輾轉幾家公司做軟件工程師和高級軟件技術講師,后來又和朋友合伙創業,并任Android高級講師。王黎告訴筆者,做培訓比做技術更難,因為做技術你自己能懂會做就行了。而做培訓要把復雜的技術變成通俗的語言,這就要求你要比一般工程師對技術的理解更加深入,而王黎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技術破解痛點,成功做新型電商
時間進入2014年,移動互聯網的大規模興起,讓做技術出身的王黎再也坐不住了。巨大市場、無限商機,王黎決定投身其中。于是,湖南隨手購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作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技術總監,王黎認為做電商,要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開發細分市場。隨手購從一開始,便對市場進行了廣泛調研,最終發現,國內其他大型電商對于國內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輻射程度并不高。
新型社交電商一方面是“供應鏈+門店+社交玩法”的“互聯網+”方式營銷;一方面是聚焦縣鎮市場,打通下沉市場的銷售渠道。而這就是隨手購“慧店模式”,主要進行快消品的銷售。同時,這種新型社交電商模式,需要線上線下的配合,通過技術搭建平臺,解決市場銷售的痛點。
王黎告訴筆者,目前電商市場的痛點主要有三:第一,幫助廠家找到更多買家;第二,幫助廠家及時了解產品的反饋;第三,幫助廠家找到更多的線下銷售商。而這三大痛點,都要通過線上的技術來實現。慧店和過去電商平臺最大的不同,慧管店不是賣貨平臺,而是牽線平臺。一方面邀請商家入駐,另一方面開發線下的合作小店。同時,獲得客戶后,通過移動互聯網社交平臺建立社交群,完成與客戶的互動并了解客戶需求,完成對商品反饋數據采集,從而形成閉環。
而這種新型電商模式,經過多年深耕,已經形成了規模。最初的多項軟著,只是平臺搭建。發展到后來,包含慧管店智能終端系統,微信社群小程序開發,都需由王黎牽頭解決。同時,軟件需一直更新。經過長期持續的更新迭代,王黎先后帶領團隊研發了《慧管店客戶端》《金幣商城》《慧管店商戶端》,獲得了多項軟著。可見隨手購的成功并不容易。
致力扶貧惠農,堅持不懈創新
創業今日,慧管店平臺已入駐200家左右的快消品生產廠家及義烏、臨沂兩大小商品市場,全國加盟便利店近7萬多家,會員注冊數量約50萬。此外,慧店也對鄉鎮農村市場有更多優惠,在某些區域還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立扶貧超市項目,通過扶持開店的方式,幫助貧困農民增加收入。所以慧店不僅為廣大農村的便利店提高了營業額,增長了收益,還為農村的老百姓提供了更便捷的購物渠道和更優質的商品。為廠家找到了更多的代理商、商戶,提高了廠家的商品銷量。同時,慧店在快消品供應鏈領域通過軟件的研發,極大地加快了廠家、經銷商、店鋪、消費者之間的效率。為快消品供應鏈修建了一條信息化的高速公路。
同時,王黎為了保持自己在技術上的敏感度,先后在2016~2018年被北京58到家信息公司外聘,負責參與系統設計,不僅能完美完成系統進行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及核心代碼開發;根據產品需求進行軟件設計與開發,并維護和升級現有軟件產品和系統,快速定位并修復現有軟件缺陷;同時負責指導開發工程師解決開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對于王黎來說,這段寶貴經驗,使得他的移動互聯網的開發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這些經驗后來也被用在慧店系統后來的開發上。
王黎告訴筆者,自己這么多年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對技術堅持不懈。未來,他仍會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