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江
1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所有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歡呼雀躍。作為全國檢察干警的代表、“民主法治”方陣中的一員,我為能夠參加群眾游行,接受習近平總書記和全國人民的檢閱而倍感榮光!
為圓滿完成這一重大政治任務,訓練伊始,指揮部便要求大家以追求完美的態度,全心全意投入“戰斗”,確保萬無一失!除常規時間訓練外,凌晨0:20、2:30、5:30集合訓練是“家常便飯”,有時當天的訓練要前一日的23:30集合,有的同志看錯了時間,差點錯過訓練,自嘲說:“誰清楚,日程表里的9月4日訓練是9月3日23:30集合呢?幸虧有我們的‘領頭羊逐一提醒!”
晚上,在人生地不熟的涉密場所訓練,不允許自帶手機,上廁所也成了不大不小的問題。訓練時跑道邊草坪里有較深的排水溝,盡管進行了充分地提示,“禁止通過草坪”,但為防止意外發生,還是要求每一位參訓人員將一個寫好所在方陣聯系人、聯系方式的紙條,以及醫保卡、身份證等放在褲兜內。當然這其中也有當參訓人員身體出現狀況時能夠盡快處理的考慮。訓練期間,方陣流傳的《告群游人員書》中所說的“少帶東西,按時報到。吃好早餐,少喝飲料。上車補覺,下車尿尿。身體不適,及時報告”便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通過基礎訓練、大隊合練、方陣合練、分指合練和彩排預演等諸階段訓練,全體參訓人員精誠團結,經受住了晝夜顛倒、日曬雨淋、長時間站立、動作多次調整等嚴峻考驗,最終以最飽滿的精神、最積極的狀態、最完美的配合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
慶典當天,天安門廣場上紅旗招展,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站在方陣里,訓練時的苦與累瞬間都拋之腦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當聽到這一句飽含自信、驕傲與深情的話時,我的淚水模糊了雙眼。七十年來,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披荊斬棘,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新時代迎來新的“趕考日”,作為一名黨員,理應“仰望星空”,亦不忘“腳踏實地”,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創造出新的“人間奇跡”。那一刻,檢察“新兵”初長成!
2
2015年3月,經過遴選,已近不惑之年的我脫掉“法袍”,惜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進入檢察隊伍,成為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的一名“新兵”!作為全國首批跨行政區劃改革試點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于2014年12月30日掛牌成立,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己又很自豪能夠成為院里的“元老”級人物!
此前,我已擁有四年民事審判經歷和近六年的執行工作經歷,所以對即將到來的法律監督工作信心滿懷!“在法律圈,要想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的磨練。”我的授業恩師、已故行政法學著名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莘說。以此評判,一段時期內,我可能將是一個“非專業”選手。劉老師很尊重我的選擇,接著說道:“在訴訟‘爆炸的朝陽法院歷練過,可能用不了這么長時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檢察機關在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方面前景光明,你正可以派上用場,期待你的好成績!”
萬事開頭難!我踏上檢察工作新征程,可以說各種“不適應癥”爆發。記得那時候,刑事檢察“雄霸天下”,反貪反瀆尚未轉隸,公益訴訟檢察還沒開始“試水”,自己所從事的民事、行政訴訟監督還處在“十字路口”,遠沒有達到法院系統的重視程度。實事求是地說,我的職業獲得感被拉低了不少。另外,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主要對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前者以行政訴訟為主打,后者知識產權審判的專業性、技術性號稱“宇宙”最強!自己的專業不匹配問題凸現。記得有一起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監督案,涉及到節能裝置和鍋爐排管具體安裝位置不同、所屬區域溫度不同是否可以認定具有新穎性、創造性的技術問題,我一頭霧水,最后咨詢專業人士方才順利解決。后來,我院成立了知識產權專業技術審查中心,借助“外腦”,使專業技術審查更加專業化、規范化。因此,之前自己的所謂經驗仿佛一夜之間清零,派不上用場,“非專業”人士的標簽貼在了自己心底!再有,案件數量下來了,但精細化的要求提高了。以前在辦案量大的時候,較小的瑕疵容易被理解、原諒,但現在案件在“聚光燈”下,容不得半點疏忽。我曾經迷茫過、彷徨過、失落過,甚至一度有當“逃兵”的想法!
對于我的“不尋常”,主管副檢察長常國鋒看出了端倪,第一時間找我談心談話。他語重心長地說:“你是一個擁有十年審判、執行經歷的老法律人,不能以新人標準要求自己,給上幾年的適應期,而是應立足我院職能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可在執行監督方面求突破,力爭成為這方面的行家里手;再如,你有行政法的功底,可以在這方面多下下功夫,切忌面面俱到、顧此失彼!”一語點醒夢中人,我從此堅定了從事民事執行監督和行政訴訟監督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有幸被選派到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工作交流,參與輔助辦理一審行政案件150余件,工作內容涉及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工作的各個方面,補齊了自己行政審判經歷欠缺的“短板”,為從事行政訴訟監督工作奠定了基礎。其中,我在輔助辦理劉某某訴北京市某區政府履行法定職責一案時,無論是撰寫的判決書內容,還是作出的判決結論均得到合議庭、庭長及主管院長的認可,該區政府代理人亦認可該結論,未提出上訴,依法維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2018年5月,經請示批準,我擔任北京市某區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得到進一步的認可。
在民事執行監督方面,時任民事檢察部負責人的劉晨霞聯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尋求支持,幫助我取得了執行監督方面豐富的案件材料,我們共同申報的課題“系統論:完事民事執行監督的若干意見建議”成功獲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的立項!同事在民主生活會上對我的意見建議,更是讓自己感覺到:在有余力的情況下,不做點什么對不起自己的“過往”!而更直接的啟發,來自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檢察院原民事檢察部的主任王志彬。他是全國第二屆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競賽能手,機緣巧合之下,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建議我可以通過講課、開公眾號等方式,聚焦執行監督新實踐,傳遞執行監督正能量,為全市乃至全國執行監督工作的發展貢獻力量!
2018年4月23日,我的第一講“民事執行與監督實務問題探索”在平谷區人民檢察院開講,該院副檢察長郭彩霞出席并給予指導,其他四個區院的同仁參加并給出很多很好的建議。4月25日,我開設“民事執行實務”微信公眾號,并推出了第一篇民事執行監督的專業文章,得到市院、我院相關領導的肯定!時值全國民事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專項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我有幸被借調至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
3
2018年8月4日,我抱著學習的心態前往最高人民檢察院西區報到。不曾想,在那里,自己還有幸見證了中國檢察事業新時代的到來!
盡管我是以幫助開展民事行政執行監督專項活動的名義被借調過來,但因為廳里當時還有“慶祝民事行政檢察廳成立30周年”系列活動,所以我沒有被分到執行監督處,而是先參與了出版30周年大事記宣傳畫冊的部分工作,具體內容為從全國各地報送的海量圖片、視頻、文字等資料,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歷年來向全國人大所作的報告、檔案資料、相關報道中,搜集有典型性、紀念意義的“歷史瞬間”。這項工作給了我學習民事行政檢察“前世今生”的機會,收獲滿滿!
當時的執行監督處(現第六廳第二辦案組),不僅負責專項活動,辦理執行監督案件,還辦理民事裁判結果監督案件。借調期間,我共協助辦理上述相關案件8件,其中一起提抗案件已抗訴至最高人民法院,一起復查案件還向檢察官會議作匯報,復查結論以9票支持2票反對獲得通過。恰逢廳內刊物《民事檢察工作情況》開設的“執行工作”專刊組稿,我根據調研的階段性成果投了一篇名為《北京檢察機關調研認為民事執行監督應注重處理十大關系》的調研文章,該“十大關系”具體包括:新法與舊法的關系,法與規的關系,執行一般規則與特殊規則的關系,應當與可以的關系,執行立案、實施和審查的關系,執行作為與不作為的關系,違法與不當、瑕疵的關系,依職權與依申請的關系,實體與程序的關系,執行與訴訟的關系等。不曾想,肖正磊處長高度重視,處里還專門討論了這篇文章,并給予積極評價!文章事先也征得了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原民事檢察處處長李欣宇的同意,除專業指點外,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文章題目有點大,容易讓人聯想起毛主席的《論十大關系》,所以后來改用了“十種關系”這種表述。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檢察新時代已然來臨,民事、行政檢察迎來實實在在的轉機!借調期間,我有幸見證了民事行政檢察廳一分為三,成立第六、七、八檢察廳,開啟新的征程,續寫新的輝煌!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間借調結束,我本來要回原單位,卻半道又被第七廳借了過去。也是,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分立門戶了,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專項工作當然也要及時“歸隊”。
短短的三個多月時間,自己收獲頗豐:參與撰寫的《關于國土資源領域行政非訴執行專題調研情況報告》得到領導的肯定;撰寫的《優化路徑探索全方位監督模式》發表在《檢察日報》上,并得以有機會與第七檢察廳廳長張相軍、北京大學行政法學教授姜明安等共話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參與第十五批指導性案例收集、篩選、分析、論證等部分工作;參與撰寫的5起典型案例與指導性案例同時發布等等。
4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細想,成績又何嘗不是?在檢察新時代,民事檢察、行政檢察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檢察權威不是自然擁有的,而是要靠專業能力和水平說話,因此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需強化理念引領,以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為基石,最終通過司法辦案來實現,而理解、掌握法院系統的法律適用、司法實踐情況是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也是扭轉“監督者不如被監督者專業”困境的關鍵所在。我所在的部門承擔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兩項職能,當務之急,就是深刻領悟所取“真經”,并成功應用到今后的檢察工作實踐中,通過奮斗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如果兼顧民事、行政檢察,是一種非專業。那么,我喜歡這種“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