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杜淑芳
摘 要:目前,檢察機關各類檢察業務的受理、辦理、流轉、審批、監督和用印,都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上操作。依托大數據,對某市應用系統中2018年度部分檢察業務的法律文書進行了巡查,指出存在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對策建議是:樹立制作法律文書的規范意識,提高規范水平;適應新型辦案需求,固強補弱提升綜合業務水平;加強對文書規范的監督把關。
關鍵詞:大數據 檢察法律文書 實務分析
2013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在全國正式上線運行,檢察機關各類檢察業務的受理、辦理、流轉、審批、監督和用印,都在系統上操作,并實現了四級檢察機關互聯互通。依托此系統,檢察機關也在當前大數據背景下,充分運用大數據系統的人工智能操作完成辦案,實現了效率的大提高,智能辦案的大進步。本文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對某市檢察院系統中2018年度部分檢察業務的法律文書進行了巡查,形成具體分析報告,以期指導司法辦案實踐。
一、基本情況
一是巡查案件類型。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中,共巡查2018年某市檢察院辦理各類案件484件,其中偵監業務案件228件,公訴業務案件200件,民事行政檢察案件22件,刑事執行檢察類案件34件。
二是巡查法律文書類別?!妒芾戆讣怯洷怼贰稒嗬x務告知書》《審查逮捕意見書》《公訴案件審查報告》《起訴書》《糾正違法通知書》《民事監督案件審查終結報告》《羈押必要性審查立案報告書》等幾十種文書。
三是巡查內容。重點圍繞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內網上文書制作使用是否規范、用印是否正確、法律文書公開是否及時等方面進行巡查,共累計發現各類問題近千條。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巡查案件,發現通知書、告知書等權利保障類文書存在未按法律規定及時制作;個別文書內容不全面、表述不詳細、不準確、引用法律司法解釋條款錯誤;自動生成文書信息未進行核實修訂;法律文書公開版內容屏蔽不規范;文書未在網上用印打印;部分案件或文書未制作《送達回證》等問題。
(一)應當制作的法律文書未按規定及時擬制
審查逮捕案件,普遍存在《批準逮捕決定書》《不批準逮捕決定書》《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建議書》《檢察建議書》《糾正違法通知書》《不批準逮捕理由說明書》《偵查活動監督通知書》等文書的《送達回證》未在網上擬制情形;部分案件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訊問時未制作《訊問筆錄》《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告知書》《提訊提解證》,不捕案件未制作《不批準逮捕理由說明書》;在《審查逮捕意見書》中表述需偵查機關繼續偵查的,未制作《逮捕案件繼續偵查取證意見書》。
公訴案件,普遍存在未制作《審查起訴期限告知書》《延長審查起訴期限通知書》、應當重新決定取保候審的未制作《取保候審決定書》、應當解除取保候審,未制作《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的未制作《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筆錄》、補充偵查時僅將補偵內容寫入《補充偵查決定書》中,未制作補偵提綱等情形。普遍存在未在網上制作《不起訴決定書宣讀筆錄》《補充偵查決定書》《糾正違法通知書》《檢察建議書》等文書的《送達回證》。部分案件《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告知書》雖然擬制時間符合法律規定,但通過上傳的《訊問筆錄》記錄時間推算,權利義務告知時間應當超期。起訴書中提到告知被害人而未制作《被害人權利義務告知書》,決定不起訴未制作《不起訴決定書宣讀筆錄》等。
民事行政檢察案件,受理階段文書缺失,沒有制作《受理案件登記表》《案件材料移送清單》等文書,有的案件未按照《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規則》相關規定,在確定承辦人后及時制作《通知書》,向當事人告知辦案人員的姓名、法律職務以及聯系方式。確定提請抗訴、提出檢察建議的案件,未及時制作《通知書》告知當事人該案已經提請抗訴或提出檢察建議。部分案件存在未制作《送達回證》問題。
刑事執行檢察案件,多類案件未制作《受理案件登記表》;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中普遍存在初審階段未制作《羈押必要性審查立案報告書》,決定立案的未制作《羈押必要性審查立案決定書》,《羈押必要性審查結果通知書》。部分案件存在《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予以釋放)建議書/函》的《送達回證》未制作或制作不及時問題。
(二)法律文書形式、內容制作不規范
文書段落間距、字體、字號不規范、格式未接受痕跡保留,文書套用系統模板不修訂,填寫不完整,對系統自動生成的相關信息疏忽核對。文書表述不夠清晰和條理,引用法律規定和認定事實之間不能很好結合,引用法律條款未使用漢字,所引用的法律未引用全稱,未將條、款、項引全。文書落款時間與領導簽發時間不符。檢察官自己決定的文書中應使用“決定”仍出現“建議”“以上意見當否,請批示。”等字樣。文書用印提示不刪除。流轉簽發單中表示“決定”意見時仍用“建議”字樣,擬制和簽發意見空白或過于含糊。
(三)部分法律文書使用不當
巡查中發現,《糾正違法通知書》使用不當。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566條之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對于情節較輕的,可以由檢察人員以口頭方式向偵查人員或公安機關負責人提出糾正意見……,對于情節較重的,應當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在某些公訴案件中,因要求偵查機關補充證據,如因案卷材料缺少前科材料、戶籍證明、在逃人員信息表等而錯誤制作《糾正違法通知書》,不符合規定。在同一案件中,因同一辦案機關的同一種違法行為,發出多份《糾正違法通知書》。部分審查逮捕案件存在以《聽取犯罪嫌疑人意見書》取代《訊問筆錄》、部分審查起訴案件存在補偵時將補偵內容寫入《補充偵查決定書》中,未另外制作具體的補偵提綱、一些補偵提綱僅為調查犯罪嫌疑人的黨組織關系、法院指定管轄尚未批復、完善人身安全檢查筆錄簽字、調取相關人員的處理情況等不恰當的退補偵查理由,做出《補充偵查決定書》,退回補充偵查。
(四)依據系統模板生成的法律文書應當修正而未進行修正
文書套用系統模板后,敘述、填寫不完整,對系統自動生成的相關信息未進行核對修訂。一是文書名稱未修正。民事監督案件中的《關于XXX一案的審查終結報告》、上訴或抗訴案件中的《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刑事申訴審查案件流程中的《關于XXX申訴案的答復函》《關于XXX刑事申訴案復查終結報告》等,文書名稱未進行修訂。二是對文書中系統自動生成的相關信息疏忽核對。審查逮捕案件中,《聽取犯罪嫌疑人意見書》落款“犯罪嫌疑人”簽字***未修正;公訴案件中,《換押證》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案人)”“院(局)”等原有文書樣式未修正;《公訴案件審查報告》多數未對模板的提示信息進行修訂,如“偵查機關(或部門)”“經部門負責人批準(或者主訴檢察官決定)”等未修訂,《公訴案件審查報告》(簡化版)中“需要說明的問題”只照搬保留模板中“羈押必要性審查等問題?!钡奶崾?,未進行修訂;《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審批表》中延長審查起訴期限時間未寫明,仍保留模板中“時間從(辦案期限次日)至(辦案期限+15日)”??乖V案件中,《撤回抗訴決定書》中“此致***人民法院”未修正。民事行政案件中存在有的案件《終結審查決定書》完全沒有修正自動生成的內容、《檢察監督案件處理結果審查登記表》內容幾乎全為空的情況。刑事執行檢察案件中,《受理案件登記表》未修訂“刑事執行情況”“案件來源”的文書模板內容;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中,《羈押必要性審查立案報告書》中初審“依職權/依申請”未修訂。
(五)法律文書應當上傳至系統的沒有進行上傳
一是應當進行外來文書登記的文書未登記并掃描至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如公訴業務中的《同意延期審理裁定表》《強制醫療決定書》《撤案決定書》《延期審理通知書》《出庭通知書》《判決書》《裁定書》《函》。偵查監督業務中的執行類回執《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說明書》《公安機關立案決定書》《公安機關立案理由說明書》《公安機關撤銷案件決定書》。民事行政案件的《判決書》《裁定書》、函、《出庭通知書》、其他外來文書。以上文書應當經掃描,通過案件受理員的“外來文書登記”功能,上傳給對應的案件。
二是訴訟參與人簽收后附卷的通知書、告知書等,應當由承辦檢察官上傳到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備查,但未掃描上傳。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2016年8月印發的《人民檢察院案件流程監控工作規定(試行)》第16條規定第2款,對訴訟參與人簽收后附卷的通知書、告知書等,應當上傳到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備查。但辦案系統中,存在大量需要上傳的文書未上傳的問題。
(六)法律文書公開不規范
一是應當公開的文書未及時公開?!镀鹪V書》《刑事抗訴書》《不起訴決定書》《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符合公開條件的存在未及時公開問題。二是公開文書時,使用文書公開輔助系統生成的文書,退出輔助系統后應當接受修改但未接受,導致文書留有大量批注而直接入卷。三是公開法律文書內容屏蔽不規范,未對文書公開輔助系統生成的內容進行核對修訂,存在屏蔽錯誤問題。四是公開文書的名稱不規范。公開文書名稱后面括號內的表述格式為:姓名+犯罪行為+案。如,“張某某+盜竊+案”(不寫“涉嫌”二字)。
三、原因分析及改進建議
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雖然已運行多年,但法律文書在系統中的制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公開透明逐漸成為司法辦案的常態,就前文對文書的巡查來看,檢察法律文書的制作及使用仍亟待規范。筆者作出如下原因分析及改進建議。
(一)樹立規范意識,提高規范水平
對檢察法律文書制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是導致文書制作質量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檢察官把內部文書作為辦案工作的附屬環節和純工作記錄需要的手段,認為審查結論準確的意義遠大于對結論解釋和說明的意義,因而常常在該類型文書中忽視其規范性。為此,應當引導檢察官樹立規范意識,提升釋法說理能力。
(二)適應新型辦案需求,固強補弱提升綜合業務水平
員額制實施以來,遵循誰辦案誰負責原則,這需要檢察官轉變以前層報審批、集體負責的辦案思路,不斷學習新的業務內容。部分問題的存在與承辦檢察官對某項業務熟悉不夠、對新開始辦理的業務流程還未形成完整規范的辦案習慣有一定關系。對此,檢察官要有重點地進行業務學習和能力提升,固強補弱,揚長補短,避免出現文書結構不完整、分析不具體、制作不規范的問題。
(三)加強對文書規范的監督把關
對擬制的文書,檢察官應注重加強對論證分析等釋法說理方面內容是否充分到位的自我把關;部門負責人應進行文核法核、院領導審批案件時應加強對文書釋法說理方面內容的把關、核閱,確保文書使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