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樂
【摘 要】鑒于現代崗位對高校人才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對學生的形體氣質培養也展開了探究。由于師資和條件的局限,高校的形體課教學只能針對部分學生開展,但對學生的形體訓練產生了積極的意義。具體到實踐,高校對舞蹈形體課教學進行了教學內容與方法的不斷完善與創新,對于高校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和價值。
【關鍵詞】高校;舞蹈;形體課;訓練;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6-0173-01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就目前高校舞蹈形體課教學開展現狀而言,依然存在一些顯著的制約因素。主要集中在師資薄弱、形式簡單、內容單一,難以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層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嘗試引入了中國古典舞元素來完善形體課的教學內容,提升形體課教學效果。并對高校學生的舞蹈形體訓練內容更新原因及內容進行了深入探究,主要觀點如下:
一、高校舞蹈形體課教學內容與方法創新背景
首先,高校學生形體課的基本訓練內容和方式方法,大體上都是在借鑒舞蹈專業形體訓練成熟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展開的。因此,引入舞蹈的訓練內容和方法,就能夠最大程度地吸收、利用舞蹈學科教學的成熟、成功經驗,從而強化形體課教學與訓練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其次,高校形體課教學的基本訓練體系是在吸收、借鑒芭蕾舞基訓的基本內容和方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中國古典舞的基訓又與芭蕾舞一脈相承。因此,在當前形體課教學及訓練內容的基礎上融入中國古典舞的基訓元素,不僅可以實現順利的對接,而且可以衍生出一些具有民族審美風格的舞蹈動作,增強形體課教學及訓練動作的韻律感和觀賞性,從而克服形體課訓練的枯燥,維持學生的興趣。
最后,現代舞和民族民間舞都不太適合舞蹈形體課的教學開展。現代舞雖然廣受青年學生歡迎,但其動作幅度較大,節奏較為激烈,即興感強,容易引發課堂訓練的傷病,對于培養學生形體及禮儀來說,不如古典舞或民族舞更為直接;而民族民間舞有助于培養學生民族化的韻律感和民族性格的禮儀風貌,然而此類舞蹈的基本訓練并非根植于芭蕾舞的基訓體系,而是具有自身的訓練語匯。從基訓內容順利對接的角度來說,選擇中國古典舞為模板來更新形體課的教學內容要比選擇民族民間舞更為合適一些。
二、高校舞蹈形體課教學內容與方法創新策略
(一)引入豐富的手舞動作
在中國古典舞當中有一類特別的舞姿動作,那就是手舞,手舞對整體的舞姿動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綜合來看,手舞是能夠集中體現中國古典舞身法韻律的一類舞姿元素。目前,高校的形體課訓練中,所教的基本手型是傳統的“蘭花掌”和“蘭花指”。這兩種手型雖然能夠突顯女性化的特征,但對于愛美的女學生來說,僅僅這兩種手型還是不夠的。因此,在訓練中增入了翹三指、彎三指、拈花手等古典舞流派的手型,甚至是來源于京劇的舒瓣、茁芽、蝶態、滴露等戲曲手部舞姿動作。同時,還利用這些手型結合出上肢的盤手、云手等律動動作發展出“盤手荷花”“翹腕”“抖袖手”等優美的手舞訓練動作供學生訓練使用。
實踐證明,對于手舞的訓練可謂“時間短,見效快”。所謂“時間短”是指手舞并不像舞蹈的身體中段、腿部動作那樣需要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才能使基本的舞姿和動作規格定型;相反,手舞只需要短時間的訓練就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說它“見效快”,是因為手舞的融入能比較迅速地突顯形體課基本訓練動作的美感,是符合我們民族形體審美習慣的美感。正因如此,增設多樣化的手舞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于自身形體美的關注度,激發了她們對于自身形體美的欣賞與熱愛,同時也就激發了她們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主能動性。
(二)融入古典舞的特有舞姿動作進行拓展訓練
以往的形體課訓練,往往是針對某一部位肌肉能力展開的局域性、針對性的訓練。這種針對性的訓練,固然能夠起到強化某一部位肌肉能力及柔韌素質的作用,但它往往忽略了動作的整體性,使訓練動作喪失了總體性的美感。比如,手位的訓練,從雙手自然下垂的“一位”到雙手平舉與肩平的“二位”、雙手向上伸直的三位以及雙手向前平伸的四位。這樣的手位練習就往往會使部分學生淪于簡單的機械模仿,難以教會學生形體訓練的“活”的靈魂,難以對改善學生的儀態、風貌和氣質發揮出較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在手位練習中加入古典舞山膀、按掌、沖掌、順風旗等動律元素,則可以讓手位練習動作具備整體性的韻律感和美感,能夠讓學生切身地體會到自身動作的形體美感,進而主動地學習教材、搜集資料、自主創新動作花樣去積極地展開訓練,則能夠有效地活化形體課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總體而言,隨著高校對學生形體訓練的重視度增強,以及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的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程度也會逐漸成熟。廣大教學工作者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拓展實踐,發揮高校教學資源,加強對學生形體素質的訓練,展現高校人才卓越的風采。
參考文獻:
[1]楊曉雨.高職舞蹈課中如何開展舞蹈形體的訓練[J].戲劇之家,2019(20).
[2]李利民.高校舞蹈形體課程人性化的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