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東

“干事創業敢擔當”是新時代黨員干部的必備特質,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目標。當前泰州正處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期,處于加快建設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的關鍵期,需要全市黨員干部凝心聚力、矢志奮斗、敢于擔當。組織路線歷來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的。作為組織部門,我們必須精心謀劃、精準設計,著力把開展主題教育的過程,打造成點燃擔當激情、增強擔當本領、提升擔當情懷、彰顯擔當成效的過程,推動黨員干部建功新時代、爭創新業績。
“守初心、擔使命”是信念所系,需強化溯本求源,用“信仰之光”點燃擔當激情
理想、信仰、信念無論是對于一個國家還是對于一個人,都至關重要。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黑格爾說:“信仰是完全屬于一個人內在的確定性,就是完全自覺自愿、不講條件的相信。”我們共產黨人,當舉起右手,面對黨旗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心底就自始埋下了信仰的種子,立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回顧我們黨98年的歷史,正是因為有了堅定信仰,共產主義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回顧新中國發展的歷史,正是因為有了堅定信仰,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定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新時代。
信仰不是亙古不變的,守初心、擔使命也不是根深蒂固的,需要終身砥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漸陷入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建設中部支點城市是江蘇省委給泰州標注的坐標,是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容不得半點懈怠。我們將始終堅守目標不動搖,用“信仰之光”進一步錘煉初心、增強使命,著力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黨員干部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精氣神。
堅持用新思想武裝人。針對部分黨員干部“理解不深入、行動跟不上、落實缺乏創造性”等問題,持續深入舉辦領導干部讀書班,創設“初心宣講團”,開展“泰州紅課”精品黨課大賽,深化“萬名黨員進黨校上黨課”等活動,進一步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熱潮,推動黨員干部以新思想定向導航,與新思想對標找差,從新思想尋道問策。
堅持用紅色文化感染人。深耕泰州紅色資源,將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黃橋戰役紀念館、蔣垛蘇維埃紀念館等黨性教育場所集成整合、系統開發,構建“紅色矩陣”。用好放大泰州黨員“組織生活館”獨特優勢,開發“初心、使命、忠誠、擔當、愛國、為民”六條教學線路,編制紅色教育地圖,引導黨員干部在身臨其境中強化“集體記憶”,在筑牢初心中提振發展熱情。
堅持用身邊典型引領人。進一步放大“泰州典型群像”效應,引導黨員干部從張云泉、陳燕萍、周廣智、何健忠等先進典型的事跡中汲取更多養分,見賢思齊、堅守初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
通過持續深入地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保持理論上的清醒,促進信仰上的堅定,延續奮斗精神和奮斗姿態,推動泰州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守初心、擔使命”是動力所在,需突出砥礪磨煉,用“實踐之火”淬煉擔當本領
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的出發點、原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泰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順乎潮流、順應民生,提出新時代泰州發展的“1251”戰略規劃,繪制了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高地、統籌并進的融合發展高地、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高地、充滿活力的改革開放高地、舒適宜居的民生幸福高地等“五個高地”的時代答卷,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明確了任務書、提供了路線圖。這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不僅要有敢擔當的寬肩膀,還要有能成事的真本領。我們將充分把握主題教育契機,著力用“實踐之火”淬煉擔當本領。
把干部放到重點領域去“摔打”。緊緊聚焦“1+5+1”現代產業發展需求,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精致城市建設、大健康產業等,全面啟動實施“專業素養提升行動”,推動干部在學中干、干中學,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專業精神。
把干部放到基層一線去“磨礪”。深化千人墩苗鍛煉工程,持續從市級機關部門遴選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園區任職“挑大梁”,到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園區招商、企業服務、信訪維穩等“八個一線”駐點服務,讓干部到基層去摔打、“接地氣”,在干事中長本事、在歷練中變老練。
把干部放到高端平臺去“充電”。分層分批持續選派干部赴國家相關部委“上掛”,赴上海浦東、深圳前海等地“外掛”,讓干部開闊眼界、增長才干,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
通過積極創設載體平臺,優化歷練方式,讓干部在實踐實干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為泰州高質量發展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
“守初心、擔使命”是民心所向,需牢記為民宗旨,用“赤子之心”提升擔當情懷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論世情國情黨情如何變化,中國共產黨人都要始終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以來,我們深化“大走訪大落實”活動,創新推出“新風行動”,組織市縣兩級644個部門,4萬多名黨員干部,織就服務165萬戶家庭的黨群“互聯網”,推動黨員干部、部門資源、志愿服務下沉到基層一線,幫助基層群眾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通過走訪,我們深切感到,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最大的擔當,才能匯聚起推進我們的事業不斷勝利前進的磅礴力量。
守初心擔使命、聯系服務群眾永遠在路上。我們將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深化新風行動緊密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
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行動。學習浙江“萬村整治、千村示范”經驗,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示范引領作用,更大力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實施“鄉風提升、文明扎根”行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農村開展文明新風宣傳教育,推動建立并運行“一約四會”,引導村民崇尚文明,不斷提升文明素養、涵養文明鄉風。
實施“脫貧攻堅、同奔小康”行動。圍繞“幫強班子、幫聚資源、幫理思路”開展走訪,每名走訪黨員干部包保1—2戶有勞動力、有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尋找致富門路,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實施“助力發展、建樹新風”行動。強化服務企業、強化基層治理、強化組織提升,切實把走訪基層的過程,作為服務基層、指導基層、建強基層的過程,真正轉作風、樹新風。
通過持續用好聯系服務群眾的好平臺好載體,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擔當情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長期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
“守初心、擔使命”是發展所需,需注重真抓實干,用“奮進之舉”彰顯擔當實效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勝利連連,靠的就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接續奮斗、腳踏實地、真抓實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也是“擼起袖子加油干”,發揚釘釘子精神,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然而就泰州而言,盡管近年來我們采取了導向激勵、考核激勵、政治激勵、待遇激勵、榮譽激勵,用好用活“三項機制”,以及設立并持續評選“駿馬獎”“蝸牛獎”等一系列舉措,干部隊伍整體呈現出活力迸發、熱情高漲的狀態,但目前仍有少數干部不敢扛事、不愿做事。
水不激則不躍,人不激則不奮。干部擔當作為,既靠自覺內生,也靠環境催生。我們將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作為檢驗主題教育實效的最大標尺,著力引導黨員干部敢打敢拼、奮勇爭先,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變“催著干”“推著干”為“爭著干”“比著干”,以沖天干勁踐行初心、勇擔使命,用高質量發展的實效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拉高標桿,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奮勇向前。目標是前行的動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中部支點城市,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靠每個系統、每個行業、每個領域的一個個具體目標來支撐。必須引導黨員干部盡銳出擊,前推發展的“起跑線”,全面對照指標體系,著力在“兩大重點”“三個基地”“五項工作”上狠下功夫,推進泰州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昂揚斗志,以“中流擊水”的豪情攻堅克難。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實際,把精力聚焦到解決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生態環境領域歷史欠賬較多、營商環境不夠優化等短板弱項,在化解難題中開創發展新局面。
凝神靜氣,以“水滴石穿”的韌勁狠抓落實。圍繞市委“1251”奮斗目標,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推進市區一體化發展、提升鄉村發展品質、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抓落實、見成效,著力讓美好藍圖變成現實模樣。
不忘初心方能砥礪前行,牢記使命才能開辟未來。我們將始終秉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開展主題教育“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的諄諄教導,精心組織、圓滿完成主題教育各項任務,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以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實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