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瑩

【摘 要】目的:分析人工氣道濕化護理的實施改善重癥患者癥狀及并發癥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體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來院治療的47例行人工氣道干預的重癥患者。分A組和B組,分別為25例與22例。A組行人工氣道濕化護理,B組行常規護理。對比效果。結果:A組的相關指標均優于B組(P<0.05);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B組(P<0.05)。結論:為重癥患者行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可改善癥狀,縮短治療周期,并能提高安全性。
【關鍵詞】人工氣道濕化護理;重癥患者;并發癥
文章編號:WHR2019064013
氣道濕化利用微粒分子使氣道的濕度明顯增加,可保證高水分氣體進入氣道,達到稀釋痰液和維持纖毛運動等療效,是物理療法之一。人工氣道是臨床重癥患者的常見療法,其在生理氣道與氣體氣源間搭建連接方式,可解除呼吸困難等癥狀,高效清除呼吸道內部的堆積分泌物,改善缺氧表現[1]。人工氣道在成功創建后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而濕化護理可保證其安全性。本研究主體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來院治療的47例行人工氣道干預的重癥患者,旨在探究濕化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主體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來院治療的47例行人工氣道干預的重癥患者。隨機分A組和B組,分別為25例與22例。其中A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是21~77歲,平均(42.34±2.41)歲。B組男12例,女10例;年齡是22~80歲,平均(43.04±2.35)歲。將以上數據行對比處理后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B組行常規護理:翻身護理、排痰護理、口腔護理和生活指導。A組行人工氣道濕化護理:
1.2.1 氣道濕化 若患者使用呼吸機治療,則每日定時檢查濕化裝置運作情況,并每日添加蒸餾水,及時更換冷凝水杯。若其未使用呼吸機,則使用濕化針尖(噴頭式)注入1mL/次的鹽水(0.45%),每隔0.5h注入1次。觀察患者的氣道濕化反應,有異常表現立即確定原因并處理。
1.2.2 氣囊管理 每日定時進行氣囊壓力測量護理,頻率為每4h測量1次,氣囊的實際壓力介于10~25cmH2O間,吸凈氣囊口囊與上方的分泌物,選用氣管導管(可沖洗式)行氣管插管操作。若為氣管切開,則將套管切開,清除氣囊內部的分泌物,所有操作均需實現無菌化。
1.2.3 口腔護理 每日進行2次口腔護理,由2名護理人員協作進行,1名人員行導管固定操作,另1名行口腔清潔護理。觀察患者的口腔黏膜情況,叮囑其堅持漱口,若口腔內有不適感需立即告知護理人員。
1.2.4 體位護理 將床頭適度抬高40°,避免患者隨意變換體位,可每隔1h或2h為患者行翻身護理,詢問其體位感受,協助其取舒適體位。治療間歇期可適度活動,禁止嚴格臥床,可取半臥位或坐位。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MV(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和ICU治療費用等指標;記錄患者的氣道受損、氣道黏膜出血、痰液黏稠、刺激性咳嗽、呼吸道感染和痰痂形成等并發癥。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 16.0軟件加以處理,相關指標用(±s)表示,行t檢驗;并發癥用%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相關指標比較
A組的相關指標均優于B組(P<0.05)。如表1。
2.2 并發癥比較
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B組(P<0.05)。如表2。
3 討論
正常氣道對于吸入的氣體具有較佳的加濕功能,可保證氣道內部的濕潤度,防止因氣道干燥發生咳嗽或惡心等癥狀[2]。而人工氣道是為維持正常的通氣功能所創建的模擬氣道,由于其是對氣道結構的人為干預,所以會使下呼吸道嚴重失水,進而使患者出現明顯不適感。重癥患者需要借助呼吸機進行通氣治療,持續性吸氧會促進分泌物快速干結,使氣道黏膜過于干燥,痰液無法排出,加劇氣道堵塞情況,甚至會引發窒息情況。為避免以上情況,多需要通過氣道濕化護理降低反復吸痰率,避免發生感染事件[3]。人工氣道濕化護理的目的是避免氣道受損,在濕化方法加以改進的前提下,氣道濕化液可穩定、持續且勻速的進入到呼吸道內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氣道濕化的治療效果。但其并發癥難以避免,需要借助護理干預提高安全性。其中,氣道濕化能夠針對患者的治療措施選擇針對性濕化方案,如添加蒸餾水或使用濕化針,作用為避免氣道干燥。氣囊管理可通過壓力測量和壓力控制等措施保證氣囊的功能性,并對氣囊內分泌物進行及時清理,作用為防止氣囊接口堵塞或感染[4]。口腔護理可及時為患者清潔口腔,防止口腔黏膜因濕化治療滋生細菌,導致感染情況,并能防止口腔黏膜損傷。體位護理可根據患者需求調整體位,提高其治療舒適度,并能防止因長時間臥床導致氣道或胃部內容物出現反流現象。以上護理措施的實施前提為無菌原則,護理人員在進行任一環節的護理操作前應嚴格洗手,按照相關規范執行,規避并發癥高危因素,實現高效、安全護理。
結果為:A組的相關指標均優于B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B組(P<0.05)。結果同傅麗程研究相符[5]。可見,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可改善重癥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其病情改善,且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鄧家珍.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對重癥患者癥狀及并發癥的影響[J].母嬰世界,2018,04(03):180.
[2] 周瑜,劉琴,謝秀華.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對重癥患者癥狀及并發癥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04(21):152-153.
[3] 包惠榮.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對重癥患者癥狀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4):1949-1951.
[4] 祁紅紅.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濕化的方法及護理心得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75):135.
[5] 傅麗程.62例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8,08(02):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