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日漸加強,當今社會對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國際間的商務貿易交流合作也推進了各國科技和文化間的交流。英語學習成了當下的熱點,詞匯量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單詞記憶能力更是英語學習中影響最大的一環。然而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廣大學生群體死記硬背的現象屢見不鮮,在部分大學生日常英語學習和備考英語四六級中尤為突出。死記硬背的“填鴨式”記憶留下了記憶“空白”,嚴重影響英語學習。合理科學記憶單詞才是重點。文章探究了大學生單詞記憶“空白”的現狀,并給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單詞記憶;記憶“空白”;現狀;建議
【作者簡介】俞杰銘(2000.09.04-),男,漢族,江蘇無錫人,寧夏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一、前言
單詞記憶“空白”可指在完成英語單詞記憶后,出現對于單詞拼寫、中文意和拓展應用的階段性遺忘或回憶時只有模糊印象、無任何線索的現象。語言學習無國別之分,大學生英語學習應充滿主動性。文章通過簡單闡述部分大學生單詞記憶“空白”的現狀,給出相應建議。
二、單詞記憶“空白”現狀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人在完成學習后,便立即開始遺忘,先快后慢,并根據他的成果描繪了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記憶完成20分鐘后遺忘近百分之四十,1小時后僅剩一半不到,1天后記憶留存約百分之三十,一周后只剩不到四分之一。由此可見,大學生完成單詞記憶后出現“空白”,是必然現象。
大部分大學生進行英語單詞記憶時,往往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一味地死背單詞拼寫和中文意思,卻不去理解地記憶單詞。長此以往只記住了一詞一意,對于原詞的引申義和許多固定搭配一概不知,更談不上放到句子中靈活運用了。
同時也加大了單詞的遺忘頻率,“涂鴉式”記憶,只關注所背單詞的量,卻不注重復習,等到閱讀英文文章才發現所背詞義根本對不上在句中的語境義,甚至抓耳撓腮可就是想不出單詞的意思。
缺少科學的記憶方法、學習主動性不強、無法系統的復習總結構成了部分大學生單詞記憶“空白”的三大因素。
三、對于減少單詞記憶“空白”和靈活記憶單詞的建議
1.營造濃厚的單詞學習氛圍。通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單詞背誦的積極性和復習的主動性,客觀降低了陷入“空白”期的頻率。(1)在英語課堂上。在英語課堂這個英語學習的大環境下,專業教師通過課本和理論知識的傳輸有利于單詞記憶能力的提高。英語課堂上課的高效率必不可缺。(2)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已經記憶的單詞活學活用,如:逐漸增加和朋友用英文聊天的次數,看到喜歡吃的東西或日常用品能脫口而出對應的英文單詞。(3)利用多媒體設備。多看發音純正的英文電影、電視連續劇,如:《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等。達到從看中文字幕聽英文發音;到只看英文字幕;最后完全脫離字幕的目標。勞逸結合,增長詞匯量的同時又鍛煉了聽力水平。
2.運用詞綴記憶法。運用詞匯記憶法,主要利用了單詞的前綴和后綴。以單詞前綴中的pri為例,pri表示first(首先),以pri為前綴的詞有primal(最初的;原始的),primordial(原始的;根本的)等。由此,在進行大量的單詞記憶之前可利用閑暇時間對單詞詞根、詞綴進行系統的學習并總結歸納。結合詞綴記憶單詞更方便促進大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
3.聯想記憶法。(1)將單個單詞聯想到相關語境中。背誦單個單詞時,可將單詞聯想到課本中的某句話、日常交際用語中,本質上做到了把單詞實際運用。久而久之,在特定語境中看到陌生意思,也不至于一籌莫展。(2)將多個單詞聯想到一起造句記憶。背誦多個單詞時,可以將所背單詞進行分組,5-8個為一組,并將這些單詞全部關聯起來用它們的中文意思造句,并忽略句子的合理性。
4.圖片記憶法。(1)將單詞象形化記憶。將單詞象形化再進行記憶,例如:bounce(跳,反彈),便可將單詞“o”象形為一個皮球;抑或將“b”象形為高爾夫球桿,“o”為高爾夫球,并在腦海中構建栩栩如生的概念圖。(2)通過相關聯圖片輔助記憶。仍然以bounce為例,背誦時可借助有關“彈”的圖片加強單詞記憶印象。
5.利用手機軟件記憶單詞,提高瞬時記憶能力。有效利用單詞記憶app,例如:百詞斬等。該類app通過圖文記憶的方式,將單詞變形、抽象化為圖片的形式,配合對詞根、詞綴的解讀鍛煉單詞瞬時記憶能力。而后采用圖文匹配的方式進行2-3次復習,加深背誦者印象,以此刷新記憶的重復率,在減少遺忘頻率的基礎上延長記憶周期,甚至逐步消除單詞記憶“空白”。且大學生群體逐漸養成了獨立、自理的能力,單詞記憶軟件便于攜帶,減少了投入在背誦單詞工具書上的金錢消耗,讓大學生放心學、輕松學,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提升英語詞匯量。
6.后續注意事項。完成每一輪的單詞記憶后,需要將生僻詞、同義詞、形近詞等及時歸納總結,防止出現記憶“空白”,可巧妙利用艾賓浩斯提出的遺忘頻率進行周期性復習。
四、結論
綜上所述,部分大學生出現的單詞記憶“空白”是必然而不可避免的,但卻又可以通過相關措施來減少“空白”期的產生。具體體現在通過營造學習氛圍,利用詞綴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圖片記憶法和單詞記憶app,但關鍵仍在于周期性的復習和總結。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8:365-367.
[2]Mary Wood Cornog.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M]. America: Anchor Books,201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