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將使其一生受益匪淺,本文意在探討如何以較好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喚醒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學意識,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并對自學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做了比較詳細地說明。
【關鍵詞】預習;情境;重點;聯網;交流;歸納
【作者簡介】王韞紅(1966.10-),女,漢族,湖北荊州人,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培正小學,小學英語高級教師,教育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自學能力是學生獨立積極學習、獲取新的語言知識、運用語言能力的一種能力。英國教育學家哈里·麥多克斯認為:學習的成功不僅要靠動力和勤奮,而且也要靠有效的學習方法。而“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在“情境、激趣、互動”總課題指導下,以探索中小學銜接的方法為線索,我初步構建了“預習歸納、知識聯網”的自學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強化提高學生的自我感悟、自我討論、自我歸納、自我發揮的能力,其基本操作程序是“激趣預習-鋪現重點-知識聯網-自主交流-歸納提高”。具體操作如下:
一、激趣預習,教會學生快速掌握課文新單詞(8分鐘)
動機是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力量,自學動機就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自學活動的內部力量,是人們強烈的自學需求的動態表現,任何自學活動都是當自學動機強烈到一定程度時被引發出來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指導必須用帶有鼓動、激勵的話語來點撥、以喚起兒童內心深處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如Success with English? BookⅦ Unit 1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for our holiday? 一課,我首先以Free? Talk導入課文:Hello, what day is today? Are you free on Sunday? Lets go shopping . Ok? 正巧問到一個男同學,“跟Miss wang 一起去shopping?好哇!”全班都興奮起來,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進入了緊張的學習。
自學活動被激勵開始啟動,隨后就需要明確學習任務。學習目標是學生努力的方向,因此我在布置課前預習作業時,提出四點要求:1.找出新單詞,查閱課本單詞表或英漢詞典寫出音標,理解其意思,跟錄音或遵循讀音規則盡量正確讀出新單詞。2.用波浪線畫出難句和新的語法句型。3.試將課文口頭譯作中文或將中文寫在筆記本上。4.聽課文錄音,盡量跟讀,并力爭流利試讀。于是課堂預習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就能在第一時間讀出音標,并按照教師所寫音標找出單詞貼在黑板上。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完48個國際音標,掌握部分常見的拼讀規則,能力強的學生基本能正確拼讀。由他們帶讀,成績中下的學生通過預習,也能很快地掌握單詞拼讀和記憶。這樣,既減輕了課堂的壓力,又讓學生養成了自學的良好習慣;既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了課堂重點,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為高年級小學生進入中學后順利適應中學的英語教學奠定基石,可謂一箭雙雕。
二、鋪現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提煉(10分鐘)
唐代韓愈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鉤其玄。”所謂“提要鉤玄”,就是記住要點和關鍵。就小學課本而言,每一課都有著自己的重點句,重點句都有著自己的關鍵詞;抓住這些重點句和關鍵詞,以點帶面,認真領會,就能把握全文。因此,教師在講課中,一定要找準重點,用簡明扼要的準確的語言講清講透;學生有時間可以作簡單的筆記,反復朗讀。并輔以高效而快速的競讀比賽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對每一新句型和語言點,一定要進行大量的口頭和書面練習,讓學生深刻領悟這些重點的意義,從而減少日后對學生糾錯的工作,達到減負的目的。
如Success with English? BookⅥ Unit 7 Is Yongxians new school larger? 課文較長、比較句紛繁復雜,適宜情景與自學相結合,首先以激趣游戲導入,要求學生找出重點難句:Is your new school much larger than the old one? The library has more books than the old one.? There are more pupils in your school than in ours.分析、講解、競賽朗讀、設計練習,使學生在后面的單元測驗中能輕而易舉地處理與其相關的題型,從而體現鋪現重點的步驟效應。
三、知識聯網,擴大學生自學視野(10分鐘)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新的知識納入一定的知識網絡中去之后,不僅促進了理解和記憶,而且會進入運轉狀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孤立的、死記硬背的知識并無多大助益。每個英語知識點的學習都不是單一的、孤立的,而是某一“知識鏈”的一環。通過敘述事情、討論問題來體會語言中的語法現象,盡量用以前學過的句型提問,或讓學生自設問題、自己作答,并分組競賽,問對答對者得分獎勵。這樣創造的課堂評語情景,給學生提供了動腦、動口的機會,其對話、討論、表演都要大量運用以往學過的詞匯、句型等知識來完成;新舊知識自然相連,達到積累、鞏固的目的。學生的思維不單局限于單一的本課語法點,而是擴大到幾年所學,從而體現自學效益。
在教授新授課時,我經常在課前同學生用與將學課文有關的日常交際用語對話,在課中引導學生就課文內容互相交流提問。如呈現完Success with English? BookⅧ Unit 12課文后,學生可以提出下列問題: Where did the lion live? Who was afraid of the lion? 等近十個問題,小組商討,共同找出答案。這樣的訓練無疑對開闊學生視野、擴大其知識面有很大幫助。
四、自主交流,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7分鐘)
英語學習的首要任務是“教”而不是“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組織起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開始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識和獨立判斷。如 Success with English? BookⅧ Module 4 Stories and Fables最后學習部分,我用投影呈現各種故事書的封面的圖片后,學生首先自主交流題目(The Little Match Girl, Little Red Riding Hood, …),然后聽見我用 Long long ago一說,馬上就自己接著編出故事的意思及使用一般過去時的句子,并且自己發現講故事的特殊用法,隨之找出規律。這樣一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就逐漸形成了。
五、歸納提高、提高記憶英語的能力(5分鐘)
歸納整理,是記憶的訣竅。你將東西整理一遍,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安排,再找東西就容易記得多了。對于需要反復記憶的英語學科來說,歸納整理一遍,勝過隨隨便便瀏覽幾十遍。學生應該知道如何去選擇、辨別信息。這樣,他們就能有效地掌握新知識,將新知識長久地保留在記憶中。
自學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歸納鞏固,在 Success with English? BookⅧ的課文基本熟練后,我引導學生討論中、英文日記在日期表達及位置、天氣狀況、正文、結束語和日記輪廓五個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引導學生根據黑板上的重點句歸納一般過去時的結構,并找出其他類似句子,嘗試將一般過去時與一般現在時互換,并找出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之間的變化。于是,學生對本課的知識就有了一個完整的印象和深刻的記憶。
總之,自學教學模式是“啟發式”教學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和延伸,它離不開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特點,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當他們在自學教學模式中形成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就為他們順利地過渡到中學的英語學習,盡快適應中學的英語教學打開了方便之門。
參考文獻:
[1]王悅.中國孩子成才方案——自學能力培養方案[M].北京:藍天出版社,1998,10,1.
[2]李兵.小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自主性[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2004(9)32-35.
[3]鄒秋萍,周琳.小學英語自主閱讀模式探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4(5)44-48.
[4]陳福秋.小學不同年級的聽課觀察點[J].教學與管理,2018(17):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