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花
[摘 要]綠化種植與景觀小品設計是影響園林景觀工程質量的關鍵要素,本文以奉賢新城08單元青年藝術公園景觀工程項目為例,針對工程概況與施工設計進行了簡要分析,圍繞測量放線與場地清理、綠化種植與景觀小品設計、園林養護措施三個層面,探討了綠化種植與景觀小品的具體施工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綠化種植;景觀小品;施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生態文明戰略的實施與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推動了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通常景觀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工期、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綠化養護以及環境保護等多重要素,對于施工組織管理與技術要點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務必要加強工程項目管理力度,實現營造精品工程的預期目標,提高工程質量。
1 工程概況與施工設計
1.1 工程概況
該奉賢新城08單元青年藝術公園景觀工程項目位于奉賢新城08單元09-05地塊,總規劃用地面積為7.029萬m2,工程施工涉及場地清理、土方工程、綠化種植、土建工程與養護期養護等內容。在工程質量要求方面,應確保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為100%,移交后養護期內所有草皮及苗木的成活率為100%,且園路、景觀小品等項目符合標準,工期計劃為325個日歷天。
1.2 施工設計分析
在施工設計環節,在前期踏勘施工現場的基礎上,嚴格依照《園林綠化植物栽植技術規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法規文件完成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基于項目法進行施工組織、工藝流程、施工段的詳細劃分。奉賢新城08單元青年藝術公園景觀工程難點:1、土方量比較大。2、景觀小品木平臺3340平方。3、苗木品種多,后期養護病蟲害防治養護責任比較重。根據以上難點,做出相應的措施:1、在土方平整前期中,制定每個區域機械班組,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現場條件進行土方開挖、回填、短駁等工作,土方造型的等高線均勻流暢,排水順暢。2、木平臺面積及大,大面積木平臺基礎結構是鋼結構,在鋼結構上雙層木龍骨,面層是進口的芬蘭木。工期比較緊,木平臺施工根據施工有利條件分段區域組織2支木班組進駐施工現場,結合當日施工安排與工程進度進行人員安排,保障各工種的交叉配合,針對相同工藝采取流水作業法進行施工。3、俗話“三分種,七分養”,著重針對苗木種植與養護、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強化施工管理,結合奉賢新城08單元青年藝術公園景觀工程所處區位因素進行病蟲害防治措施與環保措施的制定,人員養護都進行班前技術交底,每月養護重點及病蟲害出現應對措施,采取環保藥水進行病蟲害治理,致力于在保護苗木成活率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2 綠化種植和景觀小品的施工管理措施探討
2.1 測量放線與場地清理
2.1.1 測量放線與工程量復核。在正式開工前首先需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實地測量,針對控制網、控制樁、水準點、方格網、各橫斷面的設置情況進行檢查與復核,明確定位中線、坡角、邊線與防護坡道所處位置,并針對道面、道肩、土面的壓實度及結構物位置進行施工放樣、標注其輪廓,采用方格法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并完成復核,做好詳細記錄。
2.1.2 施工現場清理。在施工前期還需完成施工現場的清理工作,針對施工場地中存在的障礙物、砂石等進行清理,為土方開挖與回填創設良好保障。在填方前還應完善臨時排水溝的設置,避免在后續填挖土方的過程中產生積水,為防護工程創設完備條件。
2.2 綠化種植與景觀小品施工技術
2.2.1 種植土層與肥泥處理。種植土的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苗木的存活率,因此在進行種植土的選取時應側重于選取土壤結構疏松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將土壤pH值控制在5.5-7.5左右。針對不同園林植物應進行種植土層厚度的區別化設計,草本花卉、小灌木、大灌木、淺根喬木、深根喬木等不同植被類型所需的最小土層厚度分別為30cm、45cm、60cm、90cm和150cm,結合施工區域的地質條件適當增加30cm的普通種植土與15cm肥泥,以此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長。同時,需確保種植土層直接接觸地下土層,二者之間無水泥板等隔斷,以保障液、氣體的順暢流通。在土壤翻耕環節應嚴格檢查土質,完成土壤的壓實,確保其密度不低于80%,避免后續施工過程中因土壤沉降而出現坑洼[2]。
施肥是改良土壤、彌補肥力不足的有效手段,用于保障苗木的正常生長。依據園林施工要求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種肥泥:其一是垃圾堆燒肥,將垃圾堆燒肥過篩后充分漚熟施用;其二是塘泥,選取魚塘曬干的淤泥搗成直徑3-5cm的碎塊施用,肥料中富含有機質與氮、磷、鉀等元素;其三是廄肥或有機肥,結合工程情況進行用量控制,用于種植喬木的基肥,配合15斤有機肥與0.3-0.5斤磷肥混勻放入穴底,澆入足量水。此外,還應結合設計要求構筑地形,針對花卉、草坪等種植地施足基肥,針對土層翻耕25-30cm,摟平耙細、清理雜物,保障施工區域的平整度、坡度滿足設計要求。
2.2.2 種植穴、槽挖掘。在進行種植穴、槽的開挖前,應嚴格依據設計圖紙進行測量放線,保障種植穴、槽位置準確,標明邊線與樹種名稱、規格參數等信息,明確所在區域地下管線、隱蔽物分布情況。在正式開挖種植穴、槽后,應依照設計要求檢驗樹穴規格、肥泥質量等,做好回填處理,選取腐熟的有機肥施加到穴、槽中作為基肥,在種植喬木、灌木時還應每穴額外施加10kg有機肥。
2.2.3 苗木運輸與假植。鑒于苗木起苗質量與苗木成活率、綠化效果存在密切關聯,因此務必要嚴格依照招標文件與施工設計要求進行苗木質量管控。在起苗環節利用禾草包裹土球,采用麻包繩呈米字型捆扎土球,保障土球的完整、緊湊與保濕,并針對假植苗質量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其無枯葉、病蟲害與損傷。在苗木運輸與裝卸環節要確保輕吊輕放,利用繩網將土球吊起,依照土球向前、樹冠向后的順序進行苗木裝車,在運輸裸根苗木時應確保當日種植,避免其暴露時間超過8h,針對未能當天種植的苗木進行假植、保持土球濕潤,待苗木運輸到現場后還應當確保排碼整齊、緊密。
2.2.4 苗木修剪。在移植苗木前應及時進行枝葉修剪,結合不同苗木生長特點剪去陰枝、病弱枝、徒長枝與部分葉片,剪除苗木的劈裂根、病蟲根與過長根,以保障苗木水分代謝平衡,提高新種樹木的成活率與生長率。在修剪不同類型的苗木時應當執行差異化修剪原則,在修剪喬木類苗木時,針對有明顯主干的落葉喬木應在原有樹形的基礎上適當疏枝,保留主側枝并在健壯芽上短截,減去枝條的1/5-1/3;針對無明顯主干、枝條較為茂密的落葉喬木,應結合干徑進行修剪,例如當干徑大于10cm時應在保留原有樹形的基礎上進行疏枝,針對干徑在5-10cm之間的苗木應針對主干上的側枝進行短截,針對圓頭型樹冠、枝條茂密的常綠喬木適當疏枝并剪除基部的2-3層輪生側枝[3]。而在修剪灌木類苗木時,針對開花灌木應預先剪除枯枝和病蟲枝,針對大灌木適當疏枝,針對嫁接灌木應剪除砧木萌生枝條,針對小灌木則依照樹勢進行適當強剪、促生新枝。
2.2.5 苗木種植與景觀小品設計。在苗木種植環節,應預先針對種植穴、槽的規格與深度進行檢查,確保其滿足根系生長要求,當種植裸根苗木時應預先在種植穴底部進行填土,待半圓土堆高度到達置入樹木的1/3位置時輕提樹干,確保苗木根系舒展、與土壤保持充分接觸,并隨填土分層踏實。在種植苗木后,應圍繞種植穴直徑筑成10-15cm高的灌水土堰,針對新植苗木應確保24h內澆透第一遍水,在干旱天氣還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待澆水滲下后用圍堰封住樹穴、設支柱固定。在進行景觀小品設計時,應當嚴格依照整體規劃理念進行設計,結合“青年藝術公園”的主題特色進行苗木形態、尺寸、比例、體量的設計,確保公園的景觀小品木平臺渾然一體、布設精巧,營造出整體自然美感。
2.3 園林養護措施
在園林養護環節,應嚴格依據月度、階段養護計劃執行養護工作。以大型喬木養護為例,主要需完成支架形態的設計,針對新植樹木應每日澆水1-2次,采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并進行中耕除草、伐除死樹,每月施加一次肥料,做好喬木的適當修剪,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長。
3 結論
綠化種植與景觀小品的施工設計對于園林景觀工程質量發揮著關鍵的影響作用,務必要嚴格依照工程特點進行施工技術與工藝技術方案的編制,實現工期目標、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等環節的全過程協同管理,針對施工管理技術要點進行精細化設計,為工程整體質量創設完備保障,從而創造出優質的園林精品。
[參考文獻]
[1] 李美超,張作喜.園林工程施工的技術管理和控制要點[J].現代園藝,2016(14).
[2] 張瑞霏.愛博家園(三期)道路景觀綠化施工與養護初探[J].農家致富顧問,2017(14).
[3] 袁常洪.藏區公園景觀設計實踐探討——以香格里拉市龍潭湖公園景觀工程為例[J].城鄉規劃(城市地理學術版),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