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欽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采取手術治療胃腸疾病患者會對其造成創傷性損傷,甚至傷害患者機體。而在圍手術期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方式,可減少患者的術后不良應激反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治療安全性和生命質量[1]。本次研究重點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護理效果,具體報到如下。
對將醫院抽取的98例患者進行護理觀察,設置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49例。對照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5.3±3.2)歲。觀察組:27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齡41~73歲,平均年齡(55.1±4.1)歲,兩組資料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
(1)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式,如術前半日告知患者禁食;術前6h禁飲;手術當日留置胃管;麻醉后留置導尿管;結合患者狀況留置引流管;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記錄患者各項體征恢復狀況;術后72h撤除尿管等[2]。
(2)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包括:①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提高其對疾病和手術方式的認知,糾正其認知錯誤,并介紹相關注意事項和手術流程。通過與患者的交流進行心理疏導,利用成功案例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其信心和依從性。術前3h讓患者口服500ml葡萄糖溶液,并滴注500ml生理鹽水,緩解患者饑渴與饑餓現象[3]。②術中護理:進行體溫護理,防止患者皮膚大面積裸露,做好保暖措施,通常將溫度和濕度控制在25℃和55%左右。③術后護理:對疼痛患者使用非阿片類藥物進行鎮痛,而針對痛覺感知極為敏銳患者可采取麻醉止痛。術后6h幫助患者更換體位,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4]。
(3)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工具,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表示方式分別為均數±標準差(±s)和數(n)、率(%),對比組間差異,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法,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兩組患者各項相關指標,觀察組用時均短于對照組,并且費用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指標 觀察組(n=49) 對照組(n=49)肛門排氣時間(h) 13.18±2.06 23.21±3.12排便時間(d) 2.01±0.79 3.59±1.2 8下床活動時間(h) 47.87±0.97 54.38±1.2 6首次進食時間(d) 3.19±1.1 7 5.16±1.68創口愈合時間(d) 5.23±0.51 8.47±1.2 3住院費用(元) 12089±1697 14895±2084住院時間(h) 9.65±2.3 4 13.18±3.54
比較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組間差異明顯,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恢復用時和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險阻(P<0.05),說明在胃腸圍手術期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復速度,并且該方式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為患者節省更多費用。
綜上所述,胃腸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縮短患者肛門排氣、創口愈合等指標恢復用時,提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