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青,張亞婷,張曉霞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簡稱靜配中心),是指在符合國際標準,依據藥物特性設計的操作環境下,由受過培訓的藥學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全靜脈營養藥和普藥、細胞毒藥物和抗生素的靜脈用藥調配[1]。靜配中心主要由護理人員組成,由于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對護理人員要求較高。護理人員不但得具有護理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有良好的計算機技能和相關的臨床藥學基礎知識[2],另外,高度的責任心,認真仔細的個人品質,沉著冷靜的工作狀態在靜配中心的工作中也顯得尤為重要[3]。在繁瑣的日常工作和巨大的壓力下,靜配中心的護理人員往往容易產生焦慮情緒,不但影響個人生活和工作質量,而且會降低靜配中心的日常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對醫院的醫療安全產生嚴重威脅。因此,了解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的焦慮狀況,探究其影響因素,并在靜配中心管理、培訓和工作人員關懷的政策制定等方面上作出相應的調整,對于靜配中心工作效率的提高,醫療安全的保障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過對共239名靜配中心護理人員進行紙質版和電子版問卷調查,了解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目前焦慮情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希望能為減輕靜配中心護理工作人員焦慮情緒的措施制定提供一些科學依據,從而提高靜配中心業務水平,為醫院更好的發展做出貢獻。
1.1 研究對象針對陜西省西安市、咸陽市、寶雞市擁有靜配中心的三級綜合醫院,以所有在靜配中心工作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女性;在靜配中心工作超過1年的護理人員;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積極配合。排除標準:在靜配中心進修或者實習的護理人員。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52份,回收有效問卷239份,有效率為94.84%,符合調查標準。
1.2 調查內容及方法采用紙質版和電子版的調查問卷以不記名自我填寫的方式填寫。為提高問卷有效率,采用填問卷贈送小禮物或在線小紅包的激勵方式。調查的內容包括:(1)個人基本情況的調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2)工作情況:工作年限、職稱、月收入、任職方式、擔心出錯程度;(3)焦慮評價: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焦慮狀況評價[4]。SAS采用4級評分,主要評定癥狀出現的頻度,其標準為:“1”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表示少部分時間有;“3”表示相當多時間有;“4”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SAS的主要統計指標為總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就得到標準分。按照中國常模結果,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Excel統計原始調查結果,錄入數據。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年齡等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調查對象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職稱、月收入、任職方式、擔心出錯程度與護理人員焦慮水平的分析比較采用單因素χ2檢驗或秩和檢驗。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進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以α=0.05為入選變量標準,α=0.10為剔除變量標準。結果描述中,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本次調查研究的靜配中心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9.88±7.22)歲,<25歲的占 20.08%(48/239),25~30歲的占 63.18%(151/239),30~40歲的占10.88%(26/239),>40歲的占5.86%(14/239);已婚的占41.01%(98/239),未婚的占56.90%(136/239),離異或喪偶的占2.09%(5/239);文化程度中專的占8.79%(21/239),大專的占38.08%(91/239),本科及以上的占53.14%(127/239)。
2.2 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焦慮狀況在調查的239名護理人員中,SAS得分范圍為38~82分,得分(53.45±13.12)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的(33.80±5.90)分[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35,P<0.01)。在焦慮程度方面,有44.35%(106/239)的護理人員無明顯焦慮癥狀,39.33%(94/239)有輕度焦慮,12.13%(29/239)有中度焦慮,4.18%(10/239)有重度焦慮。
2.3 不同特征的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焦慮狀況比較在年齡段分級檢驗中,年齡較小相對年齡較大的護理人員焦慮檢出率較高(χ2=18.718,P<0.01);工作年限較少的相對工作年限較多的護理人員焦慮檢出率較高(χ2=28.441,P<0.01);職稱相對較低的護理人員焦慮檢出率較高(χ2=17.951,P<0.01);編制外的護理人員相對于編制內的護理人員焦慮檢出率較高(χ2=18.365,P<0.01);護理人員越擔心工作中出錯,焦慮的檢出率越高(χ2=14.872,P<0.01)。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的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焦慮狀況比較/例(%)
2.4 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焦慮的影響因素分析在單因素分析中,我們發現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年限、職稱、任職方式、擔心出錯程度和焦慮的發生相關,我們進一步應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的方法研究這幾種因素對焦慮發生的影響。年齡、工作年限、職稱、任職方式、擔心出錯程度均是焦慮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其中,年齡大小、工作年限長短、職稱高低與焦慮的發生負相關,編制內外、擔心出錯程度與焦慮的發生正相關。見表2。

表2 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焦慮的影響因素分析
靜配中心的建立,不僅能顯著提高醫院藥物的應用效率,降低重復操作產生的浪費,減輕全院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醫院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時還能規范藥物的應用管理,大大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因此,靜配中心的建立對于醫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5]。而作為靜配中心的護理人員,規范性的管理和藥物配制,可以提高藥物配制質量,提高靜脈輸液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輸液反應,降低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另外,規范的操作還可以降低職業暴露的危害性,保障護理人員的自身安全[6]。因此,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就顯得非常重要,工作效率的低下影響全院的醫療工作正常進程,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嚴重的醫療不良事件[7]。也正因為工作的重要性,靜配中心的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相對普通科室可能比較大,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焦慮情緒,反而影響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焦慮指的是個人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者不能克服一些障礙的威脅,從而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者使失敗感與內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甚至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8]。在國內對護理人員的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中,陳茹等[9]發現在感染科護理人員中,55.33%的研究對象存在焦慮情緒,16.51%的研究對象存在中、重度焦慮情緒;李艷玲[10]發現在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存在著明顯的負性情緒,且睡眠質量比較低;鐘志霞[11]發現急診科護理人員中,焦慮情緒也比較嚴重,且年齡、護齡、文化程度、職稱、社會支持程度及職業倦怠感等是護理人員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國外的相關研究發現焦慮,壓力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職業滿意度和職業倦怠感,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醫療安全[12]。而關于靜配中心的護理人員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國內外未見相關報道。在本研究調查的239名護理人員中,在焦慮程度方面,有55.65%的護理人員有焦慮癥狀,表現為39.33%有輕度焦慮,12.13%有中度焦慮,4.18%有重度焦慮,而且,年齡、工作年限、職稱、任職方式、擔心出錯程度均是焦慮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傮w來看,護理人員的焦慮情況比較嚴重,是靜配中心和醫院工作效率提高的不良因素,也是醫療安全的重大隱患。
靜配中心護理人員的焦慮狀況應該得到醫院管理層和社會的關注,并針對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護理人員的焦慮,比如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年輕護士的職業素質;提高護理人員保障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工作的獲得感;豐富護理人員的業余生活,調整工作的緊迫感和壓力感等[13]。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使她們以一個更好的狀態去工作,保障日常醫療工作的效率和安全。